清朝皇室官員的年薪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難怪清朝人人想為官

2018年的國考馬上就要到來了,每年國考的競爭激烈程度那是相當的激烈,考生們通過層層的角逐,最後走上各自不同的公務員崗位。對於現代許多人來說通過了這次考試,也是人生的一個轉折點,那麼在我國古代通過國考就是入仕為官,為整個家族增光添彩。那為什麼古代的學子會對入仕為官如此的痴迷呢?在古代做官以後又有多大的“錢途”呢?

清朝皇室官員的年薪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難怪清朝人人想為官

元寶俸祿

今天我們來聊聊清朝官員的年俸祿。清朝的官員俸祿一般分為兩種:一部分官員是俸銀,另外一部分官員就是俸米。清朝政府發放俸祿並不是像現在這樣按月發放俸祿的,而是按季度發的,也就是每一年的春季和秋季官員們。因為官員的俸祿並不是很高,有的時候根本沒有辦法維持那麼大一個家庭的開銷,所以當時清朝還存在養廉銀製度,一般在京都當官,主要靠年俸其養廉銀都是由國庫發放,不過很少,而外地官員的養廉銀可是比俸祿要高得多的。那麼,清朝領取俸祿的人,除了官員還有哪些人呢?清朝領俸的人一般分為三類:文官、武官以及皇族宗親。而皇族中包括親王、郡王、貝勒還有公主等,在皇族宗親中,親王的爵位等級是最高的,那親王的年俸祿是多少呢?是不是很高呢?可以先來看看清朝官員的俸祿以及養廉銀等級表一般如下:

清朝皇室官員的年薪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難怪清朝人人想為官

清朝各級官員俸祿一覽表

相比於武官的俸祿,文官的就要低一些,還不及武官的1/5。所以說清朝的官員等級不同,差距是很大的。比如一品大官可以領到1000多兩的年放俸祿,而低等級的官員,一年也許只能領到幾十兩俸銀。清朝在俸祿制度並沒有創新是沿用了明朝留下來的制度,按照當時的糧食價格來計算的話,一兩銀子就可以買600多斤的稻穀。比如一個知縣的年俸祿為150兩白銀摺合成人民幣就是差不多60000元左右,可夠稻穀90000斤。自從雍正帝實行了養廉銀製度以後,清朝各級官員還有親王等。不僅有俸祿可以拿,還有各種其他的專用補助銀所以也算是一個很高的收入了。當然,年俸祿最高的莫屬清朝的親王們吶,最高可達18000量銀子。有特別受皇上寵信的親王,甚至可以拿到雙倍的年俸,也就是36000兩。這麼多的錢放到現代,簡直是對於普通人來說都不知道該怎麼花出去了。然而清朝的親王們就算有這麼多的年俸祿,卻依舊是不夠花,那這是為什麼呢?他們的錢到底花在了哪些地方呢?

清朝皇室官員的年薪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難怪清朝人人想為官

恭親王畫像

清朝同治上臺以後,同治皇帝就把親王們的年俸祿降低了100多萬兩,不但如此,還將物價給提升了。在當是豬肉的價格,可是翻了一倍還要多。就連常常吃的蔬菜每斤也需要十文錢了,其他的生活用品等都隨之上漲。如此下來,這讓原本奢侈用度的親王們手頭變得緊吧了,因為除了一般的吃穿用度,親王還會買很多上好古董,還有字畫等。有時一高興,一開心也會給女人買些貴重的首飾。作為一個親王,當然買東西都要買最好的最貴的了,所以這些也要花上很大一筆錢。

清朝皇室官員的年薪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難怪清朝人人想為官

同治皇帝畫像

所以說呢不管是現代還是在古代,就算再有錢也架不住過分的揮霍,就算你有再大的家產再多的存款,不懂得合理節約話費,遲早也要敗光的。勤儉節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所以還是要有節制,有計劃的花錢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