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孩子为何睡不好?复旦学者领衔跨国研究

多动症孩子为何睡不好?复旦学者领衔跨国研究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俗称“多动症”,是一种在儿童中并不少见的大脑疾病,大约半数儿童患者的症状还会持续到成年。因此,多动症的不良影响可能是长期的,包括学业水平较低、就业困难、意外事故风险增加等,值得引起大家的关注。
无法集中注意力、多动、容易冲动是多动症儿童的典型症状,但除此之外,还有一类问题普遍存在,那就是睡不好。大约1/4到1/2的多动症患儿存在睡眠障碍,包括入睡困难,维持睡眠困难或过度嗜睡,梦游,夜惊,等等。睡不好,给患儿及其家人的生活质量都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多动症孩子为何睡不好?复旦学者领衔跨国研究

究竟是多动症症状导致睡眠问题的出现,还是睡眠问题引发多动症症状呢?针对这个问题,复旦大学与英国剑桥大学、加拿大渥太华大学等高校合作开展了一项研究,对总共5116名学龄儿童的睡眠问题和ADHD症状展开分析。
分析结果近日发表于神经科学和精神病学领域的国际知名期刊Biological Psychiatry。


多动症孩子为何睡不好?复旦学者领衔跨国研究


这支跨国研究团队首先利用带随机截距的交叉时滞模型分析了加拿大魁北克出生队列,1600多人的数据显示,早期ADHD症状越严重,后期睡眠问题就越多。


接着,他们利用交叉时滞模型分析了另一组美国学龄儿童(3515例),不仅验证了ADHD症状会增加睡眠问题,还通过脑影像数据发现,两种症状的严重程度同时与大脑的一组结构特征有关:一些脑区(主要包括中额回、额下回、杏仁核、纹状体和脑岛)的灰质体积较小。主要研究作者之一、复旦大学副研究员罗强博士介绍,这也是迄今为止最大的学龄儿童脑影像随访队列。

多动症孩子为何睡不好?复旦学者领衔跨国研究

▲利用交叉时滞模型研究ADHD症状和睡眠问题的先后关系(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根据因果分析统计模型,研究人员回答了ADHD症状与睡眠问题是何关系。论文中指出,ADHD症状是脑部较小灰质体积引起睡眠问题这一关系之间的中介变量:更小的大脑体积(灰质)与更严重的ADHD症状相关,然后更严重的ADHD症状会引发越多的睡眠问题。


接下来,研究人员根据相关脑组织的基因表达数据,进一步挖掘背后的分子机制。他们发现,在中介效应最显著的皮层下脑区,有一些基因出现过表达,这些基因主要参与昼夜节律和神经信号传递等分子生物学过程。


多动症孩子为何睡不好?复旦学者领衔跨国研究

▲中额回、额下回、杏仁核、纹状体和脑岛等脑区的灰质体积越小,ADHD症状和睡眠问题越严重(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罗强博士总结说:“我们发现ADHD症状会显著增加儿童睡眠问题,更重要的是,找到了与此相关的基因和脑结构。”
基于这些发现,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院长冯建峰教授表示,这或许有助于研发设计新的治疗方案,帮助患者同时减轻ADHD症状和睡眠问题。


[1] Chun Shen et al., (2020) What is the Link between 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an Sleep Disturbance? A multimodal examination of longitudinal relationships and brain structure using large-scale population-based cohorts Biological Psychiatry doi: https://doi.org/10.1016/j.biopsych.2020.03.010


注:本文旨在介绍医药健康研究进展,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