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社會治理東莞樣本的價值?專家這樣說


近日,東莞市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暨創新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工作推進會召開。會議部署創建首批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和創新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工作,全力推進全市社會治理不斷邁上新臺階。


如何提升社會治理東莞樣本的價值?專家這樣說


東莞如何將創建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全國試點與推動基層社會治理創新相結合,全面提升全市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南方日報與多名資深專家展開對話,進一步尋找東莞在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的答案,為東莞社會治理髮展支招。


專家

武漢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院長、中山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副院長倪星

華南理工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社會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文宏

東莞市委黨校科研科科長、教授孫霄漢

如何提升社會治理東莞樣本的價值?專家這樣說


多點開花,有效推進基層社會治理

南方日報:目前東莞正在探索社會治理經驗,如塘廈“平安共創園”工業園區、虎門“3S之家”平安小區、寮步組建平安文化藝術團隊,如何評價這些治理方法?


倪星:塘廈的“平安共創園”是一個具有創新性的工業園區治理案例。過去工業園的建設主要以工藝生產、企業管理為主,而通過“平安共創”模式動員工業園裡的入駐企業、業主單位、工廠員工等力量參與共建,從而建立一個協同共治的機制,是具有創新價值的做法。如果下一步能延續並且產生良好效果,則可以說明“平安共創”模式在機制設置、資金安排、積極性的動員等方面已形成較好的經驗框架。


如何提升社會治理東莞樣本的價值?專家這樣說

虎門的“平安小區”是典型的居民社區治理案例,其中提出了一個很好的理念——“3S之家”(安全、智慧、共享)。過去中國基層的社區治理主要是業主維權、組建物業管理委員會,以此實現自治;而“平安小區”則不侷限於社區居民的維權抗爭,而是在政法委的支持下,通過社會化動員、項目化運作、品牌化運營去搭建公眾的參議平臺。社區治理機制從被動的利益表達、利益抗爭,走向了圍繞建設文明、和諧、美麗的小區建設,其中發揮社會各方面的力量。

如何提升社會治理東莞樣本的價值?專家這樣說

孫霄漢:政府為公眾提供文藝活動是其公共文化職能之一,寮步鎮通過將平安文化理念融入到公共文化中,一方面符合老百姓的文化需求,另一方面也有益於平安文化理念深入人心。“平安”需要社會各方力量共同參與、共同維護,藉助文藝的力量讓平安文化理念深入到社區居民心中,則有利於社區居民以包容、平和的方式解決各種矛盾問題。


如何提升社會治理東莞樣本的價值?專家這樣說

南方日報:東莞通過凝聚商會的力量來共同參與社會建設,如何評價這種做法?

文宏:東莞是一個外來人口倒掛的城市,廠房數量多,由此社會治理呈現出新特點,可以說東莞的社會治理經驗未來將成為中國城市化進程或城鄉融合的一個很好的樣本。近年來,東莞當地做了許多實踐探索來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例如通過藉助異地商會來實現共建共治,許多異地商會通過親情、血緣的方式將一個團體凝聚起來,這種思路是傳統治理在現代治理中的有效運用。

從體系架構上來說,東莞不僅藉助了市內的資源,同時藉助了異地商會這樣的外部資源,從宏觀、中觀和微觀上形成資源的整合和資源運用上的開放平臺體系。


如何提升社會治理東莞樣本的價值?專家這樣說

創新社會治理,促進和諧善治

南方日報:東莞在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中,還有哪些比較好的做法?


倪星:東莞地理位置特殊,同時是改革開放的前沿地帶,較早應對社會發展情況、問題和需求,目前有幾個方面亮點突出。一是通過黨建引領加強制度建設,探索基層治理需求,增加社會治理凝聚力,塘廈“平安共創園”工業園區、虎門“3S之家”平安小區中均發揮了基層黨組織作用;二是打通了城鄉、社區等社會治理的“最後一公里”,如出租屋、工業園等方面均形成了創新機制;三是東莞在積極地發揮各種社會力量的主體作用協同共治;四是把科技信息技術運用作為社會治理的重要支撐,例如“智網工程”通過網格化管理、開發信息平臺、統一調度中心等方式形成了有效工作機制;五是東莞在法治化營商環境、公正司法等方面也形成了行之有效的措施。

如何提升社會治理東莞樣本的價值?專家這樣說

2019年2月22日,東莞市大朗鎮松柏朗村“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揭牌儀式。

文宏:近年來,東莞探索了社會治理的經驗做法,一是調動市場機制的作用,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為本地人口和外來人口提供無差別的服務,以資金購買的方式撬動社會資源的投入;二是在原有的社會治理格局中,合理運用街道、局辦、社區等資源,以黨建引領、社會運作、資源嫁接等形式,構成了“街道-社區-小區”之間的紐帶;三是東莞的社會組織發達,其中包括組織機構、包括商會、志願者等,形成原子化的結構滲透到社會中,實現共建共治共享。


如何提升社會治理東莞樣本的價值?專家這樣說


新常態下,東莞探索“新治理”

南方日報:東莞推進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的地域性原因

倪星:

作為一座製造業城市,過去東莞以出口加工、“兩頭在外”為主,事實上東莞的發展是國家發展的一個縮影。近幾年來,東莞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在執政理念、治理思維、社會治理格局方面都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隨著外來人口在東莞的居住時間越來越長,融入本地社會的需求和意願也越來越強;同時東莞也面臨製造業轉型升級,需要有更多高素質人才長期留在東莞創業、工作、生活。這一現象表明外來人口和政府雙方都有留住人口的需求,一方願意留、一方需要留,才會有建設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的動力源頭。

近期,東莞市委提出了“灣區都市、品質東莞”的發展理念,符合現代國家社會治理的理念。政府在其中的主要作用是“宏觀規劃”,維持公平競爭的高品質營商環境。此外,政府更重要的是發揮社會治理的職能。東莞此次召開高規格的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工作會議,表達了東莞未來治理的重心轉向。


如何提升社會治理東莞樣本的價值?專家這樣說

2019年國慶節期間,東莞市委政法委在東莞中心區域CBD外牆屏幕滾動播放群眾原創的平安文化宣傳口號,擦亮“人人友善人人平安”的東莞平安文化品牌


社會多元參與,鼓勵創新發展

南方日報:對於東莞爭取打造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城市有哪些好的建議?

倪星:政府方面要更加主動、有預判性的瞭解社情民意,以老百姓的需求為執政的出發點。對社情民意的變化有預先的瞭解、分析和判斷,社會治理則能走在前端,進一步發揮引領性的作用。

其次需要積極地培育、發展社會組織。孤立的個人面對黨和政府也無法發表自己的聲音,雙方之間缺乏一個連接通道,而社會組織則能成為黨和政府以及老百姓之間的溝通橋樑。

另外,社會治理的核心是社會多元參與,但關鍵是要動員各級各部門更加主動積極地把社會治理當做自己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要鼓勵政府官員進一步擔當作為、創新發展。

文宏:東莞在社會治理上首先要做好頂層設計,要與宏觀理念匹配,從點線面的經驗中抽出主線,尋找東莞的樣本價值。思考東莞的樣本價值在哪裡?需要突出哪些問題?東莞應該根據自身“直筒子市”和外來人口倒掛的特點形成相應的治理模式,在此基礎上提煉經驗,從而在全國試點城市中錯位競爭,找到自己的定位。

如何提升社會治理東莞樣本的價值?專家這樣說

在當前各城市的人才競爭壓力下,東莞要思考如何吸引與自己城市產業發展相匹配的人才,如何將這批人才轉化為固定人群紮根在東莞,能夠留下來奉獻青春,參與城市的共建共治共享,從而找到歸屬感,成為城市後續發展的潛在活力。

此外,東莞還要注意託底性的問題。在社會治理中,社會問題往往是人們關注的重點,短板是群眾最關心的問題,因此在推進過程中要更關注弱項的解決。

孫霄漢:東莞要重視基層社會治理,在社區中不僅要由黨組織領導,更要發揮物業、業主住委員會、企業、志願者、社工的力量。讓多方力量參與,則要構建一個制度,建立社區的公約規章,形成一定的協商解決問題的程序。

同時,東莞要加大對商會的扶持力度,藉助商會的號召力和影響力建立起溝通的橋樑,引導企業規範化的解決問題。


如何提升社會治理東莞樣本的價值?專家這樣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