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銀行、保險、券商理財如何來甄別

小施主們,修行者online。

大家有在各大金融平臺上看到過下圖,產品用大大的紅字寫著收益率,注意了哈,這個收益率是近一年的淨資產增長率,而非我們腦海裡想象的投資90天,按照5.18%來計算利率。

理財|銀行、保險、券商理財如何來甄別

5.18%僅代表該產品的歷史業績,未來的收益還要看淨值的真是增長情況。


如今主流的互聯網平臺如京東金融、微信理財、支付寶財富的定期、穩健理財主要以券商、保險理財為主。那麼銀行理財、券商理財和保險理財,到底有什麼不同?我們該如何選擇呢?修行君給大家詳細道來~

☝️從投資門檻來看:

銀行門檻為1萬元,券商門檻為1千元,保險也為1千元。

☝️從投資期限來看:

A、銀行以封閉型的固定期限居多,3-6個月的期限產品比較大。

B、券商的期限靈活,種類比較豐富,一週,一個月,兩個月都有。

C、保險分為萬能險和連投險,期限長短均有,但總體偏長。

☝️從保本情況來看:

A、傳統的銀行理財是有保本和浮動收益的,但在2018年4月28日,資管新規出臺的打破剛信兌付的文件,目前的轉型環境下,佔比越來越少。

B、券商理財【券商集合資管計劃】產品有不少是低風險短期理財,也有公開承諾保本的理財產品叫收益憑證。投資券商的收益憑證,建議還是需要好好看看產品介紹。因為具體的產品設計,差別還是蠻大的。常見的收益憑證有收益固定的,也有收益浮動的。

收益憑證 其實相當於把錢借給證券公司,約定好期限和利息,到期還本付息。

C、保險理財中,投連險是不保本的,萬能險有最低保證利率,這個利率是由監管會定期公佈。


券商集合資管計劃 指證券公司發起設立的集合資產管理計劃

銀行或證券公司拿到我們的錢之後,就到市場上去投資各種金融產品,例如定期存款、貨幣基金、債券等等。而限定集合資管計劃的,其投資範圍會有一定程度的限制,證券公司只能在限定的範圍做投資。

和銀行理財一樣,一般情況,低風險的集合資管計劃,基本都很穩健,證券公司雖然沒有公開剛兌,但行業人士都懂的。低風險的集合資產管理計劃,一般收益率是3%-6%,期限有長有短,短則一週,長則一年。限定集合資管計劃就是我們最常見的券商理財產品,它的起投門檻相對低,收益相對穩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