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越早走路越聰明”老人的說法科學嗎?哪個時間段走路最好?


從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父母就有操不完的心,把大部分時間放在孩子身上。

孩子什麼時候翻身,什麼時候吃輔食,什麼時候開口說話,什麼時候走路等等這些都是孩子成長過程中重要的里程碑,也是需要父母格外關注的事情。


很多父母特別在意寶寶什麼時候學會走路,甚至有些老人覺得“越早會走路的孩子越聰明”,在這種觀點的指引下,部分家長急著訓練寶寶走路,希望寶寶儘早學會。然而,我們需要思考的是這個觀點正確嗎?

“孩子越早走路越聰明”老人的說法科學嗎?哪個時間段走路最好?

在寶媽交流群裡,一位寶媽說自己家寶寶才10個月就已經學會自己走路,從字裡行間能看出這位寶媽的興奮和激動,後面她還加了一句“這樣是不是說明寶寶更聰明?”


群裡另一位寶媽搭話:“恭喜你啊,你家孩子真聰明,我家寶寶現在18個月了還不會走路,不知道寶寶是不是有什麼問題。”語氣裡全是對樓上寶媽的羨慕。


孩子走路的早晚真的跟智商有關係嗎?其實,二者並不存在因果關係,也沒有直接關聯。孩子會不會走路主要取決於孩子小腦是否發達,平衡力好不好。小腦越發達,平衡力越好,孩子就越早學會走路,反之則越晚。

“孩子越早走路越聰明”老人的說法科學嗎?哪個時間段走路最好?

而小腦是否發達,平衡力是否好,起主要作用的是身體骨骼是否發育成熟。


那麼寶寶什麼時候開始走路最好呢?

這個問題並沒有標準答案,並不存在哪個時間段最好這麼一說。寶寶在每個階段都會掌握一項新技能,而且掌握了這個年齡段一定的技能就會自動進化下一個技能。比如,寶寶學會抬頭後,下一個技能就是學翻身。


孩子從胎兒到嬰兒再到幼兒,每個階段都有一個發展順序。況且,每個寶寶都有自己獨特的成長軌跡和節奏,只要寶寶在正常範圍內學會該項技能,家長就不必過於擔心。

“孩子越早走路越聰明”老人的說法科學嗎?哪個時間段走路最好?

太早太晚都不屬於正常範疇。太早走路,很容易傷到寶寶的骨骼,導致出現”O"型腿。這是因為孩子的骨骼還沒發育完善,身體非常柔軟,過早接觸地面,增加了孩子下半身的壓力,損壞骨骼。


當然也不是說越晚越好,孩子過了週歲,家長就要開始有意識地訓練孩子,讓孩子沿著沙發,凳子等外物,來回挪步。如果孩子一歲半還沒學會自己走路,就證明孩子的行動能力低於同齡人,家長要多加註意,最好是帶孩子去醫院檢查。在寶寶學步期間,要保證寶寶攝入的營養充足,特別是鈣質。


孩子學走路的時候應該注意什麼呢?

1.合理使用學步車。很多父母為了讓孩子更快學會走路,會選擇給孩子坐學步車。其實,這種做法是錯誤的。寶寶走路起主要作用的是大腿和腰部肌肉,而學步車鍛鍊的是小腿的肌肉,寶寶在學步車上走得快不代表孩子離開學步車也會走得快。而且寶寶坐在學步車上四處亂動,並不利於訓練孩子的平衡力,甚至會造成孩子身體不協調。

“孩子越早走路越聰明”老人的說法科學嗎?哪個時間段走路最好?

2.儘量讓孩子光腳走路。在家裡室溫合適的前提下,家長儘量讓孩子光腳練習走路,這樣可以更直接地感知地面,調控身體的平衡,而且光腳走路有助於腳踝和腿部的發育,隨之抓地能力也會更強。但光腳走路僅僅適合剛學走路的時候,學會了之後就要穿鞋走路。


3.為孩子清除障礙。寶寶剛學走路,走得東倒西歪,搖搖晃晃,是很正常的,摔跤也是常態。因此,寶寶走路時,家長要把周邊雜物清理乾淨,最好是在空曠平坦的地方,這樣即便摔跤了也不會給寶寶造成傷害。

“孩子越早走路越聰明”老人的說法科學嗎?哪個時間段走路最好?

4.適當地鼓勵孩子。剛學走路時,摔跤是難以避免的,孩子摔倒後,家長要仔細檢查孩子有無受傷,並安撫孩子的情緒。但是,千萬不要因為怕寶寶摔跤而不讓寶寶走路,這樣孩子得不到鍛鍊就一直學不會。家長一開始可以牽著寶寶的手走,慢慢引導孩子,後面再鬆手讓孩子獨自行走,不要著急,給孩子時間。


家長還要明白一點:摔跤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不可避免的一道坎,只有不斷練習,突破,孩子才能學會走路。走路如此,做其他事情亦如此。多鼓勵孩子,引導孩子前進,讓孩子從小就養成堅強的意志力。

“孩子越早走路越聰明”老人的說法科學嗎?哪個時間段走路最好?

孩子學走路是離開父母懷抱的第一步,也是孩子學會自立的轉折點,家長要理性看待孩子走路這一過程。

適當鼓勵孩子,告訴孩子”你真棒“,並擁抱孩子,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和成就感。

“孩子越早走路越聰明”老人的說法科學嗎?哪個時間段走路最好?

【今日話題】你家孩子多大學會走路的呢?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逗逗媽,每天分享育兒知識,育兒小妙招,如果我的文章對你有所幫助,點個讚唄,一起輕鬆帶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