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有多少加油站?”奇葩面试题这样回复,面试官:服了

阿手职说02期

上海一共有多少加油站?如何将羽绒服卖给非洲人?如何将冰箱卖给爱斯基摩人?你准备结婚吗?

许多人在面试中被提问过这种问题,我们听到这种问题,只能满头问号,最后只得不知所措的随便找个答案去搪塞。

但不管我们找什么答案,都能感受到面试官对答案的不满,在现如今的就业竞争状态下,我们面对这种问题时,怎么回答才能使面试官满意?同时我们还会疑惑与面试官为何要问出这些问题。

其实我们一直犯了一个错误,那就是我们总是将思考投入到问题本身,而忽略了面试官的需求。

当你耐心看完本篇内容,便可以学会一种应对任何“奇葩”问题的技巧,同时也可以知道面试官为何要问出这些“奇葩”问题。

“上海有多少加油站?”奇葩面试题这样回复,面试官:服了


一、

为何会有这种“奇葩”面试题

在考虑如何去应对这种“奇葩”面试题之前,我们需要先考虑一下面试官为何会说出这种奇葩的面试题。

马云看到培训师在讲卖梳子的方法时,毅然决然的将其开除,我们听到面试官的“奇葩”问题,也很难不会产生不满。

当我们无法去理解面试官的目的,并且对面试官出的“奇葩”问题感到不满,自然也就无法正确的进行回答。

那么,我们来看一下面试官为何要问出这些问题。

  • 1. 思维:不可否认,有一些我们认为的“奇葩”面试题实际上是考量我们的思考方式,从而确定我们的能力。

“一天有多少人坐地铁?看起来很奇葩的问题其实完全可以通过数据统计,或是官方网站发发布的信息获取到结果,甚至在以前可以直接通过观察票号来确定。”

  • 2. 匹配:还有一种目的,是面试官为了匹配你与工作的能力、性格契合程度。

“你喜欢跑步还是看书,对于需要体力、活跃、社交的工作显而易见跑步更为合适。”

  • 3. 打断: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性是面试官怀疑我们简历真实性,从而选择的一种打断性的临场测试。

“当我们对简历中的工作侃侃而谈时,面试官通过这种打断性问题来测试我们的信息真实性。”

那么,这些问题是否有效,能否达到面试官内心中想要的结果?

“上海有多少加油站?”奇葩面试题这样回复,面试官:服了


二、

无论怎么答可能都是错的

能否达到面试官内心中想要的结果,取决于面试官个体的观察、需求捕获能力,同样还取决于面试官“奇葩”的面试问题是否是具有针对性的。

据我观察,在许多中小型企业,面试官并不“专业”,既没有针对性的进行过人力资源的系统培训,甚至都没有翻阅过人力资源的相关书籍。

许多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不过是按照企业惯性去执行工作,其既不懂人力资源的理论性知识,也不懂实际操作性知识。

因此,许多面试者可以在面试过程中深刻的体会到面试官的“不专业”,不管是没有回复的面试结果、没有系统性的入职流程,都可以体现出这点。

那么就更不要说套路化的招聘模板、未经实际调查的市场薪资、模糊不清的岗位职责等其他表现。

同样是“奇葩”的面试问题,为何有的大型企业也在不断的采用?这实际上便在于面试官能否针对性的提出与消化问题。

对于许多中小型企业的HR来说,其实他自己也不知道答案所在,也无法去消化面试者的答案,最终导致了一个问题。

HR对所有的答案都不满意,但自己却又不知道自己想要的答案。

“上海有多少加油站?”奇葩面试题这样回复,面试官:服了


三、

我们不需要回答也可以获得满意

HR自己不知道想要的答案,又对所有的答案都不满意,每当这种“奇葩”面试题被提出时,都是面试者评分下降的时刻。

面试者不满于面试官提出的“奇葩”问题,面试官不满于面试者的答案,这似乎是一种无法解开的问题。

但无论何种不满,疫情结束后许多人都不得不去进行面试,而在面试过程中又不可避免的会被问及此类内容。

我们很难去改变所有HR,但我们可以通过掌握相应的回答技巧,去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让面试官惊艳,从而增加我们的印象分。


01 “奇葩”面试题出现的原因

面试官没有正确的、希望的答案,也就意味着如果我们执着于问题本身,自然是无论如何回答都无法使面试官满意。

因此我们需要展现的并不是回答,而是我们的思维方式,当我们局限于问题本身,则会出现这种答案:

“面试官:上海一共多少个加油站?应聘者:我个人感觉应该不少于500个”

这种答案,对于面试官来说没有任何价值,因为面试官也不知道有多少个加油站,即使面试官知道有多少加油站,我们也无法猜中准确的数字。

因此,我们需要的并非去回答问题,而是找出面试官提问的原因是什么?他希望通过这种提问获取到什么信息?

面试官想要的并不是一个具体的加油站数量信息,毕竟那对他、对企业来说没有任何的意义,他需要的是你背后的解题思路。

“上海有多少加油站?”奇葩面试题这样回复,面试官:服了


02 解题应对

因此,我们不要纠结于面试官的问题,正如前文所说,面试官根本不在乎我们是否能精准的计算出上海有多少加油站。

面试官看重的是我们如何思考这个问题,如何解题实际上体现出了我们对工具、思考方式的掌握情况。

因此,在这里我认为需要举一个例子,来详细的进行一次关于应答的讲解,在这里我们还是拿上海一共多少个加油站进行。

  • 1. 关键点提取:我们在事先不知道答案的情况下,显而易见无法去猜测出加油站的具体数量,因此我们需要提取面试官出题思路.

对于这种问题可以提取出:调查设计、工具使用、数据分析三个关键点。

  • 2. 知识点提取:
    当我们知道面试官看中我们解题的哪一点,那么我们便需要运用自己的知识,去有意识的进行展示,并有策略的进行答题.

在这里的知识点我认为也可以提取出三个,分别是区域调查、推算统计、个人经验。

  • 3. 知识点展示:正如前面所说,我们要有针对性的展示知识点,特别要着重的突出我们个人经验为工作带来的便捷性上,从而使我们获得足够的竞争力。

“对于这个问题,从我的专业角度来看,有几种解决方案,一种是通过对一个区域的加油站数据进行整理,并推算至整个上海;当然这是一种非常低效的行为,更高效的方法是直接通过地图软件提取上海市所有的加油站数量。”

说到这,有些人可能便志高意满,认为自己做出了正确的解答,但这里面虽然涉及了区域调查、推算统计,但并没有亮眼的个人经验部分。

“不过,这两种一种低效、一种数据不够精准,根据我的实际工作经验,实际上可以从国家数据中直接调取出详细、准确的数据,整个过程可能只要几秒的时间。”

亮眼的个人经验部分,需要有着不为人知的特质,也就是这是属于“内行专业人士”所知道的内容。

外行并不知道有“国家数据”这个官方的数据网站,当他们听到后便会对我们产生“专业”的评价。

“上海有多少加油站?”奇葩面试题这样回复,面试官:服了


四、

现状与愿景

前面我们说了种种原因与应对,相信这些内容已经足够我们去通过面试官的“奇葩”面试题,并在疫情结束的特殊时间中通过考验,获得职位。

但在这里我想稍微的扩展一下,聊一聊面试中“奇葩”面试题出现背后的根本原因,从而使我们更能理解企业、面试官。

  • 1. 不专业:面试官的不专业,很多时候不只是体现在面试过程中、过程后的表现,而是本身对企业岗位的认识不专业,很多面试官认为,我只负责招聘、薪酬管理等基础工作。

岗位的具体要求是部门需要提供的,但部门是出于本部门的需求出发,无法统筹决定公司的人力配合问题,也无法了解到老板的实际招聘愿景。

从而出现将“专业”的人拦在门外,导致部门受到负面影响。

  • 2. 不重视:企业是否重视招聘工作?可能并没有那么重视,不然也不会出现随意的薪资设置、随意的招聘说明,也不会出现“试试看”的招聘需求。

这可能是由于企业在招聘中拥有绝对话语权所导致的,但一个企业是否尊重人才可以从多种细节得到体现,随意的“招聘”,只会得来“随意”的人才,毕竟专业的人才一看招聘说明便可以了解到企业的真实情况。

因此,我们需要的是去体现出我们的专业性、在面试环节为企业建立积极印象,从而使我们在首因效应中获益,留下坚定、长时的“专业”印象。

“上海有多少加油站?”奇葩面试题这样回复,面试官:服了


“回家等通知,却一直没有通知,求职者是应该继续找工作还是等待?;通知入职却不注明薪资与福利待遇,这其中是否有猫腻的存在?;入职后却没有响应的交接、指导流程,入职要先坐几天冷板凳?”

这是几个面试实际表现出来的缺乏“人文关怀”的问题,也希望各位读者可以和我一起来探讨这里面的问题与经验。

最终,希望“奇葩”面试题不再“奇葩”,希望招聘过程中企业具有更多的“人文关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