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火藥桶填滿再炸──論《凡爾賽條約》的作用


把火藥桶填滿再炸──論《凡爾賽條約》的作用

《凡爾賽條約》封面

“這不是和平,這是二十年休戰”,法國元帥福煦對《凡爾賽條約》的評價,一語成讖。

1919年1月18日,為了解決戰爭所造成的問題,勝利的協約國集團在巴黎凡爾賽宮鏡廳召開巴黎和會。如果時間拉回到1870年,同樣在巴黎凡爾賽宮鏡廳,德國取得普法戰爭勝利並統一德國後,德皇曾在此舉行加冕儀式。很明顯的,戰勝的法國要藉此狠狠地羞辱老對手德國,人為刀俎,我為魚肉,戰敗的德國也確實被羞辱了。

當時的法國人肯定不會想到,22年後,他們會再次簽訂投降協議書,而且是在當年德國簽訂停戰協議的同一節火車車廂內,為了把這節車廂運到同樣的地點,德國人把停放車廂的博物館的牆都給拆了。希特勒把巴黎和會上德國受到的羞辱,加倍地奉還給了法國人,2:1,法國還是輸家。

1914年7月28日,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1919年6月28日《凡爾賽條約》簽訂,大戰結束。《凡爾賽條約》是巴黎和會最為重要的條約,對日後的世界格局有著至深至巨的影響。

把火藥桶填滿再炸──論《凡爾賽條約》的作用

從左至右英國喬治、意大利奧蘭多、法國克里孟梭、美國威爾遜。

一、復仇與均衡

和會由美國總統威爾遜、英國首相大衛·勞合·喬治、法國總理克里孟梭主導,來自38個國家的70名全權代表參與了談判。戰敗國德國、奧地利、匈牙利被排除在談判之外。俄國因於1917年和德國單獨媾和且布爾什維克取得國家政權也被排除。雖說是和會,但協約國集團三大核心法國、英國、美國訴求並不一樣,差距甚至是巨大的。

法國為戰爭付出了巨大代價,傷亡了500餘萬軍民,因此希望能取得德國工業的控制權以補償自身損失。克萊蒙梭的主張是:德國對戰爭中法國的損失(包括人員、財產等)進行戰爭賠償,將其軍力削減至不再對法國構成威脅,懲罰德國軍國主義以使德國再也不能恢復到1914年以前的政治格局,當眾處死德國皇帝,收回阿爾薩斯-洛林,建立萊茵蘭非軍事區,甚至要在法德之間建立一個“萊茵共和國”作為兩國之間的緩衝國,由戰勝國瓜分德國的海外殖民地。同時他還希望簽訂封鎖德國海岸線的秘密條約,以便法國能控制德國的進出口貿易。因為這些嚴苛的條件,克萊蒙梭也得到了“老虎”的綽號。

英國儘管其本土在戰爭中未遭戰火,但仍有許多英軍士兵在戰爭中喪生,英國首相戴維·勞合·喬治支持懲罰德國,但在具體措施上較法國為輕。因為喬治認識到,一旦法國提出的條件全都得到滿足就會成為歐陸的超級強國並破壞歐陸均勢,這和英國意圖維持一個均衡的歐洲的傳統政策相悖。喬治的主張可歸為如下幾點:保證英國的海上霸權,瓜分德國海外殖民地以加強英國;削弱德國軍力至較低水平;德國進行戰爭賠償但不可過分以免激起德國的復仇心理;幫助德國重建經濟。

美國國內盛行孤立政策,民眾普遍認為應及早從歐洲事務中脫身,為此美國政府傾向於安撫德國並保證平等的貿易機會並順利收回戰爭債務,並認為過分苛刻的條款會造成德國的復仇心理,戰爭將無可避免。在戰爭結束前,威爾遜總統就提出了十四點和平原則,該建議比英法兩國的條件都更寬鬆,更容易被德國民眾接受。威爾遜的十四點建議具體如下:

·公開的和平條約應該以公開的方式締結而成。

·在各國領海以外的大洋和水域,有絕對的航行自由,不管是在平時或戰時都一樣。

·盡最大可能地消除經濟障礙,並在所有同意接受和平及協同維持和平的國家之間建立平等的貿易條件。

·互相充分的保證各國的軍備減少到符合保衛國家內部安全的最低程度。

·各國對各殖民地的權利的主張,應該做自由,開明和大公無私的調整。

·撤退現在在俄羅斯領土上的所有軍隊。

·在比利時的佔領軍應該撤退,其領土應該恢復,並不得企圖限制她與其他自由的國家同樣地享有主權。

·法國全部的領土應該獲得自由。被侵佔的法國地區應該歸還。

·意大利和原奧匈帝國的疆界必須依照民族特性加以清楚的確定。

·東歐人民按照民族自決原則建立獨立國家。

·羅馬尼亞,塞爾維亞及門的內哥羅獨立。同時巴爾幹諸國的政治及經濟的獨立和領土的完整應透過國際條約予以保障。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各民族自決前途。

·波蘭獨立,並獲得波羅的海出海口。

·建立國際聯盟以保證國際秩序。

威爾遜的14條建議無疑是巴黎和會中最具人性、並能夠有效維護世界和平的中肯之言,但並沒有被法國和英國完全採納。三個主要的協約國的目的不相同甚至存在矛盾,雖然三國都做出了讓步最終達成了一致,但結果是各方都做出了妥協但卻沒有任何一方完全達到了自己的目的。而德國沒有被徹底削弱也沒有得到安撫,這個結果預示著無論是對戰勝國還是戰敗國,以至於整個歐洲甚至全世界都是個不安定的因素。

二、羞辱與仇恨

得到國際聯盟的承認後,《凡爾賽條約》於1920年1月10日正式生效,戰敗的德意志成為任人宰割的羔羊,仇恨的種子也就此埋下。

1919年4月29日由德國外長烏爾裡希·馮·布魯克多夫-蘭祖伯爵率領的德國代表團抵達凡爾賽宮。但因德國被排除在談判之外,德國政府認為條件不公並提出抗議,隨即退出和會。德國最為反對的是協約國強行將戰罪之全部責任加諸德國一方,反駁稱:“我們雖承認已戰敗,但對我國獨負引起戰爭罪責之要求,則無法接受,如由我口中承認此一罪行,顯然是謊言,所有歐洲國家在過去五十年中之帝國主義行為,早已不斷加劇國際情勢的緊張。”

戰勝國當然不會理睬戰敗國的抗議。1919年6月,協約國宣稱若德國不簽署條約,戰爭將繼續進行。菲利普·謝德曼領導的德國政府無法在內部達成一致,而其本人亦不願接受條約,故宣佈辭職。6月20日以古斯塔夫·鮑爾為總理的德國新政府成立表示願意簽署,但希望去除第227、230和231條。協約國方回應德國必須接受全部條約,否則其軍隊將於24小時內自萊茵河發動入侵。6月23日,鮑爾最終讓步,表示德國將很快派出代表團簽署條約。6月28日,薩拉熱窩事件五週年紀念日,德國新外長赫爾曼·穆勒在和約上簽字,和約正式簽署。

根據條約規定,德國失去了6.5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和近7百萬的人口。在西歐,德國承認比利時對莫里斯尼特擁有主權,並割讓奧伊彭-馬爾默迪地區控制權。把薩爾煤礦的產出交予法國,薩爾的控制權交予國聯,阿爾薩斯-洛林亦迴歸法國。在東歐,德國承認捷克斯洛伐克、波蘭獨立,波蘭共由德國處獲取5.1,8萬平方公里的領土。條約要求德國放棄其前殖民地主權,其中第156條將德國在中國山東的權益轉交予日本而非中國。條約對戰後德國軍隊(國家防衛軍)的發展狀況做出了詳細和複雜的限制。這些條款旨在使國家防衛軍無法發動攻勢。德國必須在1920年3月31日前充分解除動員,其總軍人數量不得超過100,000人,至多允許有7個步兵師和3個騎兵師。撤銷了總參謀部的設置。警察力量亦被裁減至戰前規模,準軍事部隊被禁止存在。萊茵蘭地區將被去軍事化,全區及萊茵河東側50千米(31英里)內所有防禦工事均將拆除且不得新建。德國不得參與軍事貿易,所有武器的類別和數量受到限制,並不得生產或貯存化學武器、裝甲車、坦克及軍用飛機。德國海軍只允許擁有六艘前無畏艦、六艘輕巡洋艦、十二艘驅逐艦及十二艘魚雷艇,並不允許擁有潛艇。海軍總人數不得超過15,000人,禁止德國組織空軍(包括海軍航空隊)。

在《凡爾賽和約》的眾多條款中,最具爭議性的一項莫過於第231條款,即戰爭罪責條款。

條款原文:The Allied and Associated Governments affirm and Germany accepts the responsibility of Germany and her allies for causing all the loss and damage to which the Allied and Associated Governments and their nationals have been subjected as a consequence of the war imposed upon them by the aggression of Germany and her allies。條款譯文:基於德國及其盟國之侵略行為,協約國之政府及其國民因戰爭因而受害。協約國之政府,確認德國必須就她及其盟國引致的一切損失與破壞而負責。

該條款迫使德國承認發動戰爭的全部責任,並支付鉅額的賠款。在1921年時,德國所要負擔的賠款高達1320億馬克(爾後減免至314億馬克)。

由於當時刀刺在背傳說在德國廣泛流傳,很多德國人都痛恨條約,尤其是戰爭罪責條款。原因是世界大戰並非只是由德國引起,而戰爭責任亦不應由德國獨力承擔。德國共和政府因負責簽署條約而受到猛烈批評。不少德國極端民族主義者懷恨在心,一直想謀求報復。1933年,納粹黨在德國崛起。其領袖阿道夫·希特勒為了贏得民眾支持,便承諾撕毀凡爾賽條約。戰爭罪責條款是間接助長極端民族主義在德國崛起的重要因素。

三、破局與崛起

戰後的德國經濟非常脆弱,只支付了條約規定的賠償金額中的一小部分,但即使這一小部分也給德國經濟造成了極大負擔並導致了近1/3的通貨膨脹,條約規定德國以礦產資源和工業設備賠償未能以現金支付的部分更激起了德國民眾的不滿。但是,堅韌的德國人並未被條約束縛住,而條約本身,卻似乎給德國創造了比一戰前更好的戰略態勢。恰如史學家格哈德·溫伯格在其著作《手邊的戰爭》中提到,由俾斯麥一手建立的德國政治體系不但未被摧毀反而得以保存,而且德國避免了戰後被戰勝國大規模軍管。

條約給德國帶來的戰略好處是:1919年德軍總參謀部在形式上被解散,但其核心仍以“部隊局”的形式存在和運作,並依據一戰的經驗繼續完善德軍軍事學說、組織訓練。德國的東方,原來在經濟和軍事上都不斷膨脹且親法的俄羅斯帝國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外交上孤立,內部紛爭不斷且捲入內戰的蘇維埃俄國。在南方,德國的前盟友奧匈帝國分裂為數個弱小的共和國,對德國的再次崛起已經無法構成威脅。凡爾賽條約中規定的裁軍委員會名存實亡,德國的戰爭賠償數額不斷減少直至幾乎取消,這筆財政負擔和受害國的戰後重建費用實際上從德國轉嫁到了受害國身上。七個新的獨立國家出現,分別為:芬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波蘭、捷克與南斯拉夫,戰後德國保持了對巴爾幹諸國的比其東南方的鄰國更大的影響,而其他國家並沒有努力改變這種狀況。波蘭的建立使德國免受其最大的潛在敵人俄國影響,1920年的華沙戰役阻擋了布爾什維克主義向戰後虛弱的歐洲前進的步伐,特別是此時的德國正面臨著共產主義思潮。總之,儘管德國在一戰中失敗了,但是仍然有在20年後再次主導歐洲局勢的能力。

1933年,希特勒成為德國總理。他宣佈廢除民主制度,同時藉由民族主義的風潮提出要重新修正世界秩序,並很快便開始大規模地重整軍備。在希特勒的主導下,德國於1935年再度合併原本作為德國領土的薩爾盆地地區,而在獲得民意支持的情況下德國隨後推翻《凡爾賽條約》且加速重整軍備的計劃,甚至以大規模徵兵的方式擴充部隊兵力,而這些強調國家主權的舉動也更加加深了德國社會對於希特勒的聲望。以下是一些對條約的明顯違反:

  • 1935年3月希特勒宣佈恢復徵兵制並擴充德國軍隊,包括建立凡爾賽條約中禁止德國擁有的海軍武器、裝甲部隊和空軍。
  • 1936年3月希特勒宣佈德國重新佔領萊茵蘭非軍事區。
  • 1938年3月希特勒宣佈德國與奧地利合併。
  • 1938年9月希特勒宣佈佔領捷克斯洛伐克蘇臺德地區的部分。
  • 1939年3月希特勒宣佈佔領捷克斯洛伐克除蘇臺德地區的其餘部分。
  • 1939年9月德軍閃擊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
把火藥桶填滿再炸──論《凡爾賽條約》的作用

二戰三巨頭,法國已經不見蹤影。

英國軍事史學家科熱裡·巴尼特認為英法兩國應通過一種徹底摧毀俾斯麥一手創立的統一的德國並使其重新分裂為多個較弱小的政治實體的方式實現歐洲大陸的永久和平,只有這樣做才能徹底解決德國給歐洲帶來的麻煩,但《凡爾賽條約》並未達成這個目的。凡爾賽條約在德國人心中種下了仇恨的種子,隨後在納粹黨的培育下生根發芽,引發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凡爾賽條約》表面上給獅子上了鐐銬,但同時又把鎖匙給了它。把火藥桶填滿再炸──這就是《凡爾賽條約》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