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性格內向,就一定需要改正嗎?為什麼不能尊重孩子的選擇


現在有很多家庭在培養孩子成為更加優秀的人之前,會優先考慮到孩子的性格發展。

尤其當家長們看到不同的小孩子呈現出不同性格時,更感覺一個孩子的性格對於他們的成長又極其重要。

一般孩子的性格往往表現於自負,自信,自卑,開朗,內向和調皮等等。

而那些內向的孩子們往往在人群中不願意參與進其他人的交流中,會把自己包裹起來,躲在一旁拒絕與其他人的社交。

孩子性格內向,就一定需要改正嗎?為什麼不能尊重孩子的選擇

當家長們發現自家的孩子如果呈現出這種情況時,會表示十分擔憂:我家的孩子他是怎麼了,為什麼不願意和別人交流呢?甚至是在一些需要表達的場合時都不願意交涉自己心裡的想法,他們是由於害羞還是因為不自信呢?到底又該怎麼做才能夠改變他們這些不自信的表現呢?

其實家長們在想要改變孩子內向或其他不良性格之前,應該要首先認識到孩子們為什麼會選擇這種性格。

大家首先要明確一點,並不是某一種性格就容易產生更優秀更聰明的孩子。只是每一個不同的性格,會影響每一樣孩子的發展方向。

孩子性格內向,就一定需要改正嗎?為什麼不能尊重孩子的選擇

誰也不能夠說,那些愛表達的孩子就一定比那些不愛表達的孩子要更加富有創造力和想象力。其實孩子們的水平基本上都在一條線上,那些優秀且善於表達的孩子們,他們往往在社交能力這方面展現出了極大的優勢,不僅可以和認識的、不認識的人大方侃侃而談,而且還能夠呈現出不一樣的表情變化,十分討人喜愛。

但是那些不會表達的孩子們卻被貼上了內向的標籤時,誰也不能否定這類孩子,腦袋裡就沒有那些奇思妙想,其實所有的孩子基本都在一個水平線上,不願意表達自己內心想法的孩子,腦袋和心底都會有不一樣的觀點和思考,他們只是不願意說出來,一旦有一個機會可以倒出心中的想法時,內向的孩子往往訴說出來的觀點要更加新穎且富有更大的想象力。

孩子性格內向,就一定需要改正嗎?為什麼不能尊重孩子的選擇


說這麼多隻是為了證明一點,每個孩子的性格都應該得到大人們的尊重,家長們雖然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有一定的監護責任,但是孩子身上的有一些性格,如果沒有取得大人們的喜愛,家長們也不需要表示額外的擔憂。只要孩子的心理狀態和身體狀態處於正常水平,即便孩子的性格有一些內向,也一點都不妨礙他們走向更聰明更優秀這條道路。

孩子性格內向,就一定需要改正嗎?為什麼不能尊重孩子的選擇

家長們在培養孩子性格這一方面,要多鼓勵這幾點。

1.要鼓勵孩子們對於別人的評價要儘量看淡。

也不是說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就完全不需要聽取別人的建議和引導,而是對於那些風口輿論浪尖上的評價,就不需要付出更多的在意了。因為在這個社會當中有很多人尤其是成年人,習慣性的去評價別人的生活和行為選擇。其實別人要怎麼做,只要沒有違反到道德和法律的底線,那些人的評價到底又有什麼意義呢?

孩子性格內向,就一定需要改正嗎?為什麼不能尊重孩子的選擇


可是,越沒有意義的評價,反而對孩子的影響更大。在很多家庭當中,有很多寶貝們很重視別人眼中的自己是什麼樣子,相反的是反而忽視了自己在自己眼中是什麼樣子。

這一點其實出現了很矛盾,如果想要證實自己的價值,為什麼不通過自己的努力給自己一個明確的答覆呢,反而要從別人的評價和眼光中去找到答案?

孩子性格內向,就一定需要改正嗎?為什麼不能尊重孩子的選擇


內向的孩子他們在一定程度上的確不願意表達自己內心的情緒,有可能是因為他們不願意和自己交流,也有可能是他們原本就不愛多說話。不管是哪一種原因,他們沒有妨礙到其他人的自由和生活,也請不要多加干涉和評論這類孩子的性格和行為。

而孩子這邊也需要把注意力收回來,放在自己對自己的評價當中,而不是在別人的眼光裡找到自己的形象,畢竟那樣的做法毫無意義。

孩子性格內向,就一定需要改正嗎?為什麼不能尊重孩子的選擇

2.內向的孩子反而更注重自己的精神交流。

如果說外向的孩子她們善於表達。那麼內向的孩子,他們可能更加註重自己的精神交流。也意思就是說他們有可能會自己和自己對話,而在對話的過程中,他們可能會創造不同的角色和場景。

這樣的想象力是不是更加非凡?

其實在很多作者眼中,那些內向的孩子反而更容易成為主角。所以現在市場上有很多關於內向孩子性格的書籍,而在這些書籍當中,無一例外的都提到了孩子們那些美好的想象力。

孩子性格內向,就一定需要改正嗎?為什麼不能尊重孩子的選擇


雖然內向的孩子很拒絕別人邀請自己在公開場合時多多說話和交流。但是他們在略顯孤單的場合時,他們會營造出不同的場景和人物角色來給自己表達的機會。

所以生活中如果你真的遇到了一個內向的孩子,那麼只要你細心觀察,就很有可能會發現某一天,這個孩子會在一個不起眼的角落,自己和自己說話,而且他們聊得很開心,甚至表情也極其豐富。

也許會有人說這樣的行為,不就是神經病的表現嗎?

孩子性格內向,就一定需要改正嗎?為什麼不能尊重孩子的選擇


誰說的呢?只要孩子的身體是處於健康狀態,他們選擇了怎樣的方式去面對生活,誰都無權干涉。而他們的精神水平也不一定就出現了疾病傾向,更大多數孩子只是在性格選擇這一方面出現了差異罷了。

孩子性格內向,就一定需要改正嗎?為什麼不能尊重孩子的選擇

3.該如何面對內向孩子的教育呢?

在我們的身邊的確有有色眼鏡存在,的確也有很多孩子努力朝著社會所認可的那一類型去發展,但是也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希望自己成為被社會主流認可的那一類人。

所以孩子怎麼選擇,家長們也需要多多鼓勵他們,而不是用自己的主觀判斷去否決孩子的選擇,畢竟孩子也是主體,他們的選擇權最終是握在自己的手中。如果家長願意鼓勵孩子朝著自己所選擇的那個方向去奔跑,那麼孩子應該是收到了最好的禮物吧。

孩子性格內向,就一定需要改正嗎?為什麼不能尊重孩子的選擇


這篇文章也不是說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就完全不需要干涉孩子們的事情,只是說在孩子心理、精神水平、身體健康等方面沒有出現負面結局時,家長們多鼓勵孩子的選擇是對他們的一種尊重。

誰也不能用自己的主觀意識去判斷孩子的選擇是對是錯,畢竟這個世界的美好是由不同的色彩組成。孩子的選擇如何,只要是在正常的範圍以內,都是值得被尊重的一種行為。


孩子性格內向,就一定需要改正嗎?為什麼不能尊重孩子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