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历史上大疫之后是什么情况?

欲劫无奶


大概是随处可见的生离死别,是十室九空的的流离失所,是无数灾民的绝望与哀嚎。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受限于时代局限于科技水平,在医疗水平低下的几千年岁月中,发生瘟疫是做不到任何有效治疗与研究疫苗的。古代的中医从来没有彻底消灭过任何一次瘟疫,如果有瘟疫发生,你能做的大概只有听天命,看着亲人好友一个个死去却无能为力,什么也做不了,因为下一刻死去的人可能就是你。


在地区之间的联系与人员交流并不频繁的古代,瘟疫的爆发大概率是地区性的,严重的瘟疫过后,也许一整个家族都消失不见,也许一座城只余下少数的幸存者,也许某些偏僻村落的所有人都死亡而后淹没在史书的寥寥几笔中。

活下来的人也许离开这片土地,或者坚守这片土地,为了活着依旧是要发愁于明日的一口饭吃。

首先我们要知道,古代发生瘟疫之后是无暇顾及田地里的粮食的,瘟疫的爆发打破了春播秋收的自然规律。在依靠土地生存的古代,粮食无人经营颗粒无收,瘟疫结束之后接下来要面临的便是大规模便是大规模的逃荒与饥饿。

活下来的人来不及感慨庆幸瘟疫的结束,因为逃荒的路途还很漫长,同行的人也许下一刻便栽倒在地离开人世,无人顾及尸首也无人去感伤,因为死亡这种东西早就充斥笼罩在了每个人的头上。

逃荒的路上是遍地的尸体,或许易子而食,或许......如蜘蛛一般同类相食。

活着的人盼望着的是皇上的赈灾与收容,瘟疫消失之后,人还是得想着下一顿饭该如何解决。


当然,当局统治者也会采取赈灾的措施,来安抚解决大批的流民。

以宋代为例,当局统治者下罪己诏,表明“万方有罪,罪在朕躬”,表面是皇帝有错才造成如此危害,以安抚人心。

并且有特定的机构会免费煎药给灾民,实施救助,并且会对病人进行隔离,比如六疾馆,还会对灾民提供免费的住处。如瘟疫爆发地区离京师较远,朝廷核实之后,会对灾情发生地区拨款,并且选定官吏前去赈灾抚恤。

等着灾民安抚完毕之后,会对瘟疫爆发地区进行开仓救助,并且减免次年税收徭役,尽快恢复生产。并且处理遗留尸骸,例如唐太宗时期差遣专人处理绕城四周寻找尸骸,一经发现当即掩埋。


古代疫情结束之后,十室九空尸首遍野这是常事,伴随而来的饥荒,在逃荒的路上又是见惯了的死亡。

当局统治者虽有赈灾,但损失的人口与生产力水平,更多的还是靠时间来抚平。


蝉鸣八月


在春秋战国时期,史书上就有了瘟疫的记载。

烈王七年,壬子年,秦国大疫。

春秋战国之时,诸国纷争不息,战争频繁,大规模的人口被投入到战争之中,而每次战后,战殁者的尸体往往无法及时处理,这便成为了滋生疫病的传染源,同时战时人民逃离战火、战后俘获的人口、俘虏随之迁徙、辗转,人口大规模迁徙也使得瘟疫一旦爆发,便成为了一个令当政者极为头疼的事情,甚至出现了“天下疫”这种极端的情况。

秦始皇羸政四年,戊午年,天下疫。

那么当时的人们是如何应对瘟疫的呢?说实话,很消极,不仅没有行之有效的医疗手段,而且对瘟疫发生的原因还处于神话迷信之中。

山川之神,则水旱、疠疫之灾,于是乎禜之;日月星辰之神,则雪霜、风雨之不时,于是乎禜之。

当时的列国,在处理瘟疫之时,因为国与国之间沟通不畅,或是敌对状态,一旦出现瘟疫流行,往往通过封锁城池、祈祷攘除的方式来进行隔绝防治,没有行之有效的医疗技术来遏制瘟疫的发展,而这种自生自灭、祈祷上天的惨烈、愚昧的治疗方式,效果自然可想而知。

因为恐慌、封闭等原因,加之当时的交通、信息闭塞,朝廷掌握的数据也不准确,因此史书往往只是寥寥数笔记录了下,某某年某地有大瘟疫,然而就这么简单的一段话,背后却必然包含着一段极为悲惨的境况。



锋在起时


中国最早的文字殷墟甲骨文已经有了“虫”“蛊”“疟疾”这些文字的记载。特别是“疫”在中国古代文字学中间是指“瘟疫”的意思。这个字在《尚书》《山海经》《左传》都出现并且使用了,这应当是中国最早的有关瘟疫的文献记载。说明在殷商时期,我国已出现过多次足以致命的传染病。

汉朝 公元2年,青周大疫,汉平帝诏曰:「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


三国时期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冬天,北方发生疫病,当时为太子的曹丕在第二年给吴质的信中说:「亲故多罗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除孔融、阮瑀早死外,建安七子之中竟有五人死於传染病。曹植《说疫气》描述当时疫病流行的惨状说:「建安二十二年,疠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


以上种种无不说明,疫病的诞生在中国由来以久,而民间老话有云:大疫之后必有大饥。为什么会这样说呢

据《宋史》记载:南宋嘉定元年,公元1208年,“江淮一带大疫”。诗人赵汝绩写下了一首【无罪言】深刻地反映了这问题。

下面节选某些部分作简要分析:

哀哀民何辜,遭此凶歉厄。

初闻数米炊,次复并日食。

草根掘欲尽,木皮屑不给。

疲老就枯僵,少壮作捐瘠。


刚开始,老百姓做饭,还能放几粒米。

后来,就只能“并日食”,两三天才吃一顿饱饭

再到后来,草根挖光了,树皮也剥光了。

年纪大的,就像枯死的树木一样,躺在地上再也没起来。

剩下年轻力壮的,最终也难逃饿死。

以致最后 ”千百存什一,乌喙仍菜色。

朝忧夕恐惧,不得见新麦。”

即是说因瘟疫而勉强存活下来的人数千百人中可能只占十多人,终日在饥饿中担忧,也没有劳力去种粮食,如此恶性循环。

古代医学不是十分发达,又以自給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足可见大疫之后必有大饥!





叶知秋意


你好,我是父母年代记忆,现在来回答这个问题.

2020年这个新年绝对会是中国人永生难忘的新年,因为疫情的影响,全国人民都在家闷得挺难受,昨天看到疫情确诊人数涨了2000多,比之前的增长速度少了许多,还以为胜利的曙光要来了呢,结果今早看数据变成确诊人数增长一万多,心凉了半截,不知道是统计口径改变了还是潜伏期的携带者集体爆发了,总之,“战疫”之路漫长且艰辛,同胞们还要坚持再坚持。

在医疗如此发达的现代文明,我们还会被疫情困住手脚,可想而知,在医疗技术落后、信息传播缓慢的古代,人们势必经常遭受瘟疫的侵袭,且古代一旦爆发瘟疫,就是一场大灾难。



中国古代大多政权都采取重农抑商的政策,牢牢地将人民绑在土地上,底层百姓只能靠几分薄田的收成来糊口,若是风调雨顺的年头,全家人或许还能填饱肚子,若是赶大旱、洪水、蝗灾的年景,大多数百姓就吃不上饭了,那时候粮食够当年吃的就算富户了,根本别指望能囤余粮,没有收成的年景只能去乞讨、逃荒、卖儿卖女了。

冯导的电影《1942》讲河南大旱,河南人民逃荒寻活路的苦难故事,连地主都要卖女儿了,看得人心里很不是滋味,那时候都民国了,面对天灾人们还那么无能为力,就更别提古代社会了。



古代有句谚语“大灾之后,必有大疫”,这是劳动人民根据历史事实总结出来的规律,因为在大规模自然灾害出现之后,百姓就没有了食物,为了活命,顾不得尊严体面恶不恶心了,一切能吃的不能吃的都往肚子里塞,草根树皮挖没了,就吃老鼠,甚至人吃人。

灾荒之年,老鼠也没有吃的,只能吃人的尸体,本来老鼠就脏,是各种病毒的宿主,还以尸体为食,身上的病毒就更多了,它们穿行在人群生活区的时候,都有将病毒传染给人类的可能,更不要说还有人吃老鼠,还有更恶心的请自行脑补,这样一来,不爆发瘟疫才奇怪了。



明朝末年就爆发了一场规模相当大的瘟疫,起因就是连续四年大旱,颗粒无收、灾民逃窜,以鼠为食,爆发鼠疫,感染者身上会有血疙瘩隆起,口吐鲜血,发病快者几刻钟就能身亡。

最可怕的是那次鼠疫传染得极快,往往一人病发后,全家感染,接触者也难幸免,用十室九空来形容当时的情况是很贴切的。瘟疫很快就传到了京城,每日出殡的队伍就挤满了城门,最可悲的是为亲人送行的队伍,回来就会多出几个感染者,甚至直接陪亡者长眠在那块墓地了。

那场瘟疫也波及了朝廷大员和京城的驻军,搞得人心惶惶,因此也有人将大明朝的灭亡归结于这场声势浩大的鼠疫。



那么,在物资和技术有限的条件下,古代人是如何控制疫情的呢?

其实方式和现在也差不多,主要得先隔离,切断传播途径,减少蔓延。

在《汉书》中就提到,民间一旦发生疫情,就让患病的人与健康的人分开居住,由朝廷免费给患病的百姓提供药物。在晋代,朝廷还规定了,官员如果家里有人感染时疫,即使官员自身没有感染,也要在家待着观察,不能上朝。

不过古代瘟疫一般都是从民间兴起,一村一县的感染,若发现是瘟疫,官府就直接封村封县了,只进不出,政府供应白粥和草药,也会派大夫来察看疫情,出应对之策。



瘟疫去世者的尸体,必须焚毁,这时也顾不得入土为安的观念了,还是要先顾活人,控制瘟疫,连死者生前用的器物都要一起销毁,防止病毒传播,那种全家死光的,直接就把房子一起烧毁了,全村死光,就一把火把村子烧了。

要是情况特别严重,十室九空,又传播风险较大,不排除直接烧村子的情况,这就有些残忍了,即使说是为了更多人的安全。

古代村落距离的相对较远,交通不便,人员流动性小,向外扩散的几率相对较小,若是发现得早、隔离得好,瘟疫在一村一镇,顶多一省就控制住了,毕竟像明朝末年那样席卷全国的瘟疫是不常见的。



古代针对瘟疫也没有特效药,不过针对一些常见的疫情,已经产生了疫苗,比如在清朝经常盛行的天花,天花在今天是可治愈的,可在古代基本是必死无疑的病,康熙皇帝体质比较好,小时候得天花挺了过来,虽然也变成了麻子脸,但好歹保住命了,还因为身体好被选为皇位继承人。

康熙深感其害,执政期间命令用人痘接种法,有概率地预防了疫情,1796年英国琴纳发明了牛痘接种法,1805年传入了我国代替了人痘接种法。

这次肺炎疫情目前也是这样,没有特效药,只能靠自身免疫的抵抗,我们没有能力奋斗在第一线,起码也尽量待在家里,算是贡献自己的力量,相信战胜疫情之日不久就会到来。

感谢你的阅读,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