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要死”“我會死”,孩子愛說“死”,大人該怎麼做

有次,我們一家三口過馬路。

孩子緊緊抓住我們倆大人的手向後拉,一邊拉一邊說:“爸爸,媽媽,你們不要撞死。”

過了馬路,孩子爸說:“咱們順路去超市拿牛奶。”孩子說:“不要,我怕爸爸媽媽累死!”

聽得我們兩個人哭笑不得。明知道孩子是好心,可聽著他的話,怎麼那麼彆扭呢?

01

朋友菲菲家最近鬧得雞飛狗跳,就是她家四歲的嘟嘟一個“死”字引起來的。

這天,菲菲下班回到家,剛進門,嘟嘟就大哭著跑來“告狀”,說奶奶把他的飛機模型踩壞了。

菲菲說:“奶奶一定不是故意的,你不要怪奶奶。咱們可以一起修,不能修的話,還可以再買。”

嘟嘟撅著嘴倔強地說:“不要,不要修,也不買,我就要原來那個!”

菲菲見嘟嘟開始撒嬌,就裝作難為情地說:“哎呀,那真是太難了,怎麼辦啊?”

只聽嘟嘟說:“我不要奶奶了,把奶奶打死!”

菲菲的婆婆聽後臉色驟變,轉身進了廚房。等菲菲抱著嘟嘟進了廚房,看到婆婆一邊煮飯,一邊“吧嗒吧嗒”掉眼淚。菲菲可慌了神,顧不上讓嘟嘟跟婆婆道歉,直勸婆婆說小孩子不懂事,瞎說的……

老太太說:“我不怪他,他小孩子家家的,不懂,怎麼可能會說那樣的話啊……”

哎喲喂,老太太這話說的,真是讓兒媳“消受”不起來著,不雞飛狗跳才怪呢!(笑哭)

菲菲說,其實就算沒這次事,她也正想找機會好好跟婆婆說“孩子問死亡”的事兒呢。

嘟嘟從三歲多時,多多少少都接觸到一些關於“死”的概念了。嘟嘟經常問大人“死是什麼啊?”“你什麼時候死啊?”“我也會死嗎?”“我明天就死了!”

菲菲的婆婆很忌諱“死”字,聽嘟嘟對“死”問來問去的,那真是渾身不舒服。如果嘟嘟跟她提問跟“死”相關的問題,她會直接打斷孩子的問題,或者呵斥孩子不要說這樣的話。

有一次,嘟嘟玩著玩具,突然說:“哈哈,死了。”奶奶放下手中的東西,扭過頭看著嘟嘟的眼睛,用很神秘又可怕的表情,冷冷地說:“誰想死,你想死?死就是被耷拉著長舌頭的鬼把你抓了去用石頭搗碎,再一口一口吃了……那鬼的舌頭上還滴著血……”

嘟嘟瞪著眼睛驚恐地說:“媽媽讀的書上不是那麼說的。”奶奶說:“書上是騙人的,你媽媽怕你害怕,才不告訴你。”嚇得嘟嘟放下玩具躲到房間旮旯的窗簾後面,好久不敢出來。奶奶說嘟嘟:“你別再瞎想,就不會那樣!”

菲菲跟婆婆說,不要那樣嚇唬小孩子,我聽了都害怕,小孩子得多害怕啊。可婆婆笑著回應:“小孩子一高興就瞎說,我就是嚇唬嚇唬他,他過幾天就忘了。”

可事實上呢,菲菲說那段時間,嘟嘟在睡覺時會害怕,會渾身發抖,起一身硬硬的雞皮疙瘩汗毛豎起,會緊閉著眼睛哭著問菲菲的老公說:“爸爸我會死嗎?我不想死,不想被(鬼)吃……”

02

對很多家長來說,對“死”的話題,小心謹慎的“避諱”,似乎是一種約定俗成。要麼迴避這個話題,要麼在跟孩子交流這個話題時缺少理性和客觀性(就像菲菲婆婆說得“長舌鬼”把人“搗碎”)。

華東師大就曾有一份調查結果顯示:63%的家長“難以接受向孩子開展和死亡相關的活動”。

但也越來越多的家長意識到,隨著孩子的成長,這個話題終歸是逃不開的。

孩子們在4歲左右會產生“死亡”的概念,如果無法得到父母或老師的正面引導,容易對死亡產生錯誤認知,進而產生負面情緒,影響一生。

在知乎上,有位“匿名用戶”的回答就很有代表性。他說:

我大概4~5歲的時候,突然有一天就意識到自己會死。起因是什麼已經想不起來了,但是這件事影響了我的一生!不是在開玩笑!

當時媽媽的回答是“人從哪裡的,就到哪裡去”。這句話完全沒有解決我的問題。

大人們認為小孩子過幾天就忘了,其實不是。之後的一段時間,一旦夜幕(降臨)或者處於封閉的環境,我就會反覆的想到死亡,嚴重的時候能夠達到全身顫抖、冷汗直流的情況。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現在。

為了“規避死亡”,我小時候偷偷練過“鍊金術”、“氣功”、“光球儀式”、“道家靜功”等等(都是揹著大人從互聯網上或者書攤上找的),現在想起來其中有些行為對於小孩子來說實在是太危險了。

上小學、初中、高中、大學都在反覆考慮這件事,“人為什麼要死”、“人又為什麼活著”,性格也因此變得內向孤僻,抑鬱……

說了這麼多,我想說這絕對不是小孩子“一時興起”、“過幾天就忘了”那麼簡單的事。如果當時爸媽能夠給我一個具體的解釋,就不會有後來我對這件事的無限遐想和恐懼。

現在,如果有孩子問這個問題,我覺得你應該和自己的孩子好好談一談而不是敷衍過去。

類似的答案,還有很多。大人對孩子關於“死”的問題敷衍過去了,沒有讓孩子得到保護,反倒讓他們掉進無限的恐懼裡。他們長大了,能意識到自己性格、情緒的問題所在和根源還好,還能有改善的方向。還有多少人意識不到,只能困在其中,繼續無端的恐懼呢?

03

讀研究生時,我的導師講過他的個人經歷。

老師的孩子,在兩歲多時就跟著導師參加親人朋友們的葬禮。第一次去送導師的一位親族長輩,還不到兩歲的孩子在殯儀館外瘋跑。老師和師母緊追不放,生怕孩子哈哈大笑著跑進肅穆的大廳。

幾個月後,導師的外祖父臨終之際,導師帶孩子去見了老人最後一面。“老人伸出瘦骨嶙峋的手撫摸孩子的小臉時,他卻盯著心臟監護儀上微弱的信號,三歲的他並不懂這一刻即是永別。”

不久後,孩子再次被帶著返回老家,孩子和大人們一起守在已陷入昏迷的曾祖母身邊,直到二十多分鐘後老人離世。導師說:“追悼會上孩子一直很安靜。”

再一次是老師帶孩子去給病重的貓“安樂”,導師為這個特意向幼兒園請了假接孩子去診所,“一針推完,喵眼中的光漸漸熄滅了,就在裝著喵的紙盒被拿走時,孩子突然甩開我的手叫不對,轉身跑進去找,被醫生給攔住了。”

接著是後來導師帶孩子坐最快的飛機返鄉,進門只見黑色相框裡的導師外婆,“孩子沒哭,只沉默地看著”。

後來是導師的爺爺奶奶。“安放好骨灰盒後,人們開始填土,孩子說想去看看就靠了過去,小心地探頭瞧了瞧。”

有一天,孩子突然問爸爸:“大家都會死嗎?”“每個人都會死。”

孩子頓了很久,又問:“真的有天堂嗎?《天藍色的彼岸》裡說死的人去了天堂。”

“這個我也不知道。有的人說有,有的人說沒有。這不是重點,重要的是,死了的人不再回來了。”

孩子不說話。

“如果你愛他,他也愛你,每次你想他的時候,他就在你心裡。以後,爸爸媽媽也會死,你要記住,我們沒走遠,就在不遠處看著你。我們的身體消失了,但對你的愛沒有走遠。”

孩子撲過去抱住爸爸。

04

導師的做法給我很大啟發。

也許我們沒辦法跟孩子解釋什麼是‘死’,因為死是什麼,誰也說不清楚。

但我們可以帶著他一起經歷親人們死亡前後的具象,比如衰老、生病、意外、就醫、臨終告別、葬禮等,讓他自己去經歷這件事本身,去感覺去體會人們面對親人死亡時的心情態度,慢慢他會有自己的體會、思考和疑問……

而且,帶孩子經歷這些,著重點並不是‘死’,而是我們要和孩子通過看到、感受到這些死亡的具象,一起來探討下活著的意義。

“你不要死”“我會死”,孩子愛說“死”,大人該怎麼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