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鸡娃”成为一场家长的“自嗨”表演

疫情期间,在大部分人宅家无聊度日的时候,我一个全职妈妈却忙的天昏地暗。这一切源于一个“鸡娃群”。一次误入,开启了老母亲一扇新的大门——鸡娃。在群内无数“牛蛙”的衬托下,第一次觉得自家3岁娃娃再也不是七大姑八大姨嘴里的聪明宝宝,反而像是个“智障宝宝”,只知吹泡泡、玩沙土、过家家。

别让“鸡娃”成为一场家长的“自嗨”表演

看,这家宝宝不到8个月,天天英文儿歌磨耳朵!

瞧,那家2岁娃已经会纯英文对话了,牛津树都刷到2阶了!

哇,3岁宝宝阅读了1000+绘本,家里俨然一个小型图书馆!

天哪!理工科出身的宝妈已经给她家3岁娃用上了思维导图!

……

别让“鸡娃”成为一场家长的“自嗨”表演

天天被这样的信息轰炸,即使是放养式养娃的佛系老母亲也不由焦虑。伴随焦虑而来的则是整个疫情期间疯狂“打鸡血”。

到底有多疯狂呢?自我感觉已经落后一大截,知耻后勇,奋起直追。

疫情期间线下辅导班不能报,线上各类培训APP、英文绘本APP、学字APP、讲故事APP全部安排,逐个对比体验,但求找到最能快速提升娃的利器。同时,各类英文绘本、中文绘本、思维数学练习册统统不能放过,跟随群内“鸡娃”大神的脚步,熬夜整理的书单整整列了十几页。

别让“鸡娃”成为一场家长的“自嗨”表演

鸡娃先自鸡,为了给娃营造英文语境,捡起十几年不用的英文,通宵制作日常对话大字报,家中到处张贴,力求抬头就能蹦出几句对话;不停的搜索各类资源,网络云盘储量瞬间暴涨;甚至一度产生了把餐桌、电视柜、沙发、茶几全部扔掉,统统换成书架的念头。

疯狂鸡娃,的确产生了一定效果。一个星期掌握了近50个中文汉字,2首英文儿歌,2本逻辑狗……但是,同样,娃学习的兴趣逐天降低,甚至开始排斥,每天的最爱是磁力片和积木。以往听到手机APP启动的声音都会直奔而来,现在直接大喊“关掉手机,我不要看”!

别让“鸡娃”成为一场家长的“自嗨”表演

随着疫情的缓解,娃娃终于可以出去尽情的玩耍。曾经特别感兴趣后来极度反感的各类暂且称之为学习的东西,对于娃娃来说已经变成了一种玩腻了的玩具,想起来的时候尽情玩耍,不喜欢的时候束之高阁。

而我也逐渐恢复常态,带她去玩喜欢的游戏和玩具,带她去结交新的小朋友。虽然“鸡娃”的想法并没有完全放弃,但也不会异常狂热。

别让“鸡娃”成为一场家长的“自嗨”表演

平静下来,反思之前的“鸡娃”历程,完全是一场自嗨式的所谓“教育”狂欢,以“鸡娃”之名缓解内心对于孩子成长教育的焦虑,甚至恶化成为家长间的成人式攀比。曾几何时,也曾偷偷遐想,等自己有了孩子一定要让他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一定要让他享受快乐的童年,不必为了求学放弃一切。

事实上,一次所谓的误入微信群就足以颠覆了曾经的理念。教育一直是中国家长的心头刺,焦虑一直是中国家长的常态。时代对于成年人的压力无形中折射到孩子身上。必须赢在起跑线成为套在家长与孩子身上共同的枷锁,而这个起跑线甚至越来越低龄化,真正的追求“赢在子宫里”。

别让“鸡娃”成为一场家长的“自嗨”表演

家长的焦虑与攀比真的能让孩子成长为所谓的“牛蛙”吗?精英教育又真的适应每一个家庭吗?家长的财力、学识、见识、人际关系本就存在天差地别,孩子的性格、兴趣、爱好、环境更是天差地别!跟风“鸡娃”很可能最终适得其反。


别让“鸡娃”成为一场家长的“自嗨”表演

我们总是倾尽所有,想把最好的教育、最好的资源留给孩子,但是什么才是最好的呢?是让孩子不停的出入各种培训班以为之后的求学路打下基础?还是顺应孩子的成长天性,让他的童年过得更肆无忌惮一些呢?

我想,人这一辈子总会经历种种,技能并不能完全支撑一个人成长。正如心理学上广为流传的一句话:“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童年最应该的难倒不是肆无忌惮的嬉戏与爱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