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價不成反被嘲,海底撈失去“民心”?

經濟發展低迷,大家的消費慾望也被壓制。為了刺激消費者的消費慾望,商家們也是使出了渾身解數。但是卻有那麼幾個品牌,不走尋常路。在大家都囊中羞澀的時候走起了漲價路線。這不才過了一週,就已經低頭“認錯”了。

漲價不成反被嘲,海底撈失去“民心”?

作為火鍋界的“網紅明星”,海底撈的口味並沒有非常獨特,但是海底撈的“變態服務”讓不少人都為之折腰。不得不說,能夠成為上市火鍋的企業,實力還是不凡的。但是就在全民經濟收入低迷的情況下,海底撈率先漲價了!

面對食材成本的上升,有商家選擇減少菜品份量,也有商家直接選擇漲價。而海底撈則成為了漲價商家中的一員,也成為了首個因為漲價而道歉的商家。4月初,有網友在公眾平臺發佈自己對海底撈的吐槽:人均消費220+還沒吃飽,就連米飯都漲到了7塊錢一碗。

事情隨後發酵,網友們紛紛開始“聲討”海底撈,海底撈隨後也發佈了漲價公告,稱由於原材料的成本上漲,最終做出了漲價6%的決定。但是消費者並不對此買單,僅僅過去一週時間,海底撈就率先道歉了。

作為首個因為漲價而道歉的連鎖品牌,海底撈的名氣還是比較大的,不然也不會因為大家的不買賬而低頭,但是低頭的背後,是打掉牙往肚子裡咽的成本之痛。但是不得不說,海底撈的影響力確實很大。小小的漲價竟然牽扯出這麼多消費者的“反抗”。

漲價不成反被嘲,海底撈失去“民心”?

早在此前,海底來就頂著壓力發佈了2019年的財報,從財報中可以看出,2019年的海底撈營收利潤都實現了增長。全年營收265.56億元,同比上一年增加了56.5%。淨利潤同比上一年增長了43.59%,合計為23.47億元。

一年營收超過260億元,按理來說海底撈的發展是穩定的,一家連鎖火鍋店能夠做到這樣的業績實屬不易。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海底撈新開了308家門店,全球的門店數量累計達到768家。但是門店增長的背後,卻是一二線城市的“不買賬”。

漲價不成反被嘲,海底撈失去“民心”?

海底撈的主要收入來源還是餐廳經營,2019年海底撈的餐廳經營收入為255.89億元,同比增長了55.17%。為了增加收入,海底撈的門店開設速度也越來越快,2019年一年內開了308家門店,而門店增長的背後卻不是銷售額的增長,而是一二線城市的銷售下滑。

根據海底撈的財報顯示,2019年海底撈的同店銷售增長率為1.6%,而這個數據在2018年的時候是6.2%。不僅如此,在一二線城市中,海底撈的同店銷售增長率竟然出現了負增長,一線城市-0.2,二線城市-1.9%。而其他三線以下的城市,增長率都在8%以上。

由此可見,海底撈在一二線城市越來越不吃香了,消費者對於海底撈越來越不買單。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可以看出海底撈已經沒有從前的超強吸引力了。也側面表示了,僅僅靠服務來打動消費者並不是長久之計。

火鍋作為中國民族特有的美食,以其獨特的口味以及飲食方式贏得了海內外人士的青睞。而海底撈自從成立以來就走起了“魔鬼化服務”的路線,一二線城市的消費者尤其青睞,但是隨著大家的接觸之後,僅僅靠著“變態式服務”已經不能打動消費者了。

漲價不成反被嘲,海底撈失去“民心”?

美食的最大競爭力還是在於口味,海底撈從成立以來就以服務出圈,但是在口味上並沒有特別吸引人的地方,如今海底撈在一二線城市的吸引力日趨下降,可以預見的是,未來的一二線城市中,將會出現更多海底撈的強勁對手。

隨著海底撈在一二線城市的競爭力減弱,我們也可以看出中國餐飲業的潛規則,國人“喜新厭舊”的消費觀還是很明顯的。此前有業內人士分析指出,餐飲消費人群的思維已經發生了變化,消費者都喜歡嘗試新鮮事物,而海底撈的吸引力下降也在情理之中。

海底撈主營餐廳經營,而其他收入來源還有外賣、調味品以及食材銷售等業務,但是從海底撈的營收收入結構來看,餐廳經營佔總收入的95%以上,其他的銷售可以說是小打小鬧。

作為國內首家上市的火鍋連鎖店,海底撈在上市之初股價就一路上漲,市值一度逼近1600億港元,直接將張勇夫婦送上了新加坡首富的寶座。是的,你沒有看錯,嚴格意義上來說,海底撈其實是一家外企,畢竟老闆和老闆娘都已經是新加坡人了。

海底撈之所以能夠成為火鍋界的楷模,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他的超高翻檯率,“翻檯率”有很多人都不知道是什麼意思,其實就是指一間餐廳中每張桌子每天的平均使用次數,當然翻檯率越高越好。一般餐廳的翻檯率最高在3次左右,而海底撈部分餐廳可以高達5.4次。

而進入2019年之後的海底撈,在一二線城市的吸引力顯然不如以往,一二線城市已經成為了海底撈的經營重災區。2019年海底撈一二線城市的餐廳翻檯率驟減,從此前的5.1次/天下降至4.7次/天。平均每天下降0.4%。

漲價不成反被嘲,海底撈失去“民心”?

而2019年國內的餐飲行業並沒有受到太大的衝擊,也就是說,翻檯率的下降和經濟形勢聯繫不大。也就是說,海底撈純粹的被一二線消費者“嫌棄”了。這也是海底撈5年來首次出現同店銷售負增長。

樹大招風,如今的海底撈已經是妥妥的上市集團了,雖然主攻的是餐飲行業,但是海底撈的實力還是雄厚的,雖然一二線的消費者不再依賴海底撈的消費,但是在三線以下的城市中,海底撈的受歡迎程度還是很高的。從海底撈的營收可以看出,發展危機目前還未出現在海底撈身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