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歷史複習的一點體會

關於歷史複習的一點體會

進入三月中旬,對於九年級歷史的複習我頗感為難,這其中有多方面的原因。第一,去年秋天開學,我被學校突然安排接手代九年級的世界歷史,頓感前所未有的壓力。說實話,我對世界歷史一無所知,一年的新內容教完了,但我真的難以把握其中的重點、難點、考點,何況知識點也是隨記隨忘,把自己弄得苦不堪言。第二,已有很多年了,我沒有挨七年級、八年級歷史的邊兒了,不知教材都講了些什麼,更不知要學些什麼,考些什麼,現在卻要投入複習,這不是“狼咬刺蝟”嗎?第三,據我的瞭解,農村中的學生在小學階段的課外閱讀量幾乎為零,歷史沒有家底兒;八、久年級的歷史又學得很差,歷史知識少的可憐。面對師生的雙差,我一時感覺手足無措。

我起初的設想是用大眾化的方法,將知識切成大塊兒,以框架圖或知識樹或表格的形式,形成主線,連綴內容,帶動學生,進行綜合複習。嘗試了幾次,提問學生,發現學生啥都不知道,只有教師一個人搞“獨舞”,學生“靠邊站”,這種學生跟不住、師生“兩張皮”的方法顯然是行不通的。

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後來改作“串課本”,按照課本的順序和知識的邏輯,對歷史人物、歷史事件、歷史影響等重點、難點作較細的講解,並穿插一些歷史故事,讓學生先過記憶關、理解關,等於是又上了一次課本,學生對此反響較好,但這樣的複習進度緩慢,後續的分析關、綜合關就沒有時間進行了。

怎麼辦?我找學生商量對策,有的學生提出:下晚自習後,增加半小時的講歷史時間。隨後我進行了第一次嘗試,我一改往日站在講臺上的習慣,與學生相對而坐,我想以座談的方式直面學生,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學生對此感到新奇。我侃侃而談,講朝代更替的背景,每個朝代的政治制度、經濟措施、文化特色等。對重大歷史事件,我有意涉及一些評書、百家講壇、上下五千年、小說、電視劇,雖然學生並不知道,但也表現的興趣盎然,可也不乏昏昏欲睡的學生。我的辛苦倒也無所謂,只要有效果就好。

大方向定好以後,我覺得還要把握住細節。

第一、運用聯繫和比較法,將知識融會貫通。這裡舉兩個例子來說明。

其一,我在組織學生複習“列強的侵略與中國人民的抗爭”時,用一課時把教材中四課的內容:《鴉片戰爭的烽煙》、《劫難中的抗爭》、《甲午中日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進行有機整合,以三次戰爭:鴉片戰爭、甲午中日海戰、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為依託,以三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為主線,按照條約各自對於對應的戰爭名稱、發生時間、入侵國家、主要內容、產生影響為項目,製成一個大表格,一一引導學生對照課本填寫。之後,我用對比法歸納:賠款方面,《馬關條約》賠款2億兩,幾乎是《南京條約》的10倍;《辛丑條約》則是當時中國總人口數4.5億兩(數量越來越多)。割地方面,《南京條約》割佔香港島;《馬關條約》割佔臺灣、澎湖列島、遼東半島;《辛丑條約》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面積越來越大)。其他方面,《南京條約》開放沿海城市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口通商);《馬關條約》開放城市延伸至內陸,有沙市、重慶、蘇州、杭州,並在通商口岸設廠;《辛丑條約》的相關內容概括為“嚴禁反帝,拆毀防線,派兵駐紮”(主權的損害程度越來越嚴重)。最後,講到三個條約對中國的不同影響,我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前分別冠以“開始淪為”、“大大加深”、“完全淪為”來進行區分。

學生向我反映,他們在七、八年級時的學習中,也曾按老師的要求劃過課文中的重點知識,也曾高聲背誦過,只是不知記了些什麼,到做題時啥也找不到。基於這樣的學情,我針對性地找到了把握教學的駕馭點,又摸索出了學生學習的切入點。學生說,這種方法使知識變得整頓了,好記憶也好理解了。

其二,“拉主線”也要根據不同的複習內容,靈活調整。比如,對八年級上冊的第三單元“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興起”,我發現時間多、事件多,事件與時間難以對應起來,學生會感到混亂而記不住,我就按時間的先後把事件整合如下:

1919 .5 .4 五四運動 新民主主義革命開始

1921.7.1 中國共產黨成立 中國革命煥然一新

1921.7.23 “一大”召開 組織、開展工人運動

1924.1 國共第一次合作

1924.5 國民黨創辦黃埔軍校

1926.7 國民革民軍北伐

1927.4.12 四一二反革命政變

1927.4.18 國民政府成立

1927.8.1 南昌起義 中共建軍

1927.9 秋收起義 建立根據地

1928.4 井岡山會師

1928-1930 創建一批農村革命根據地

1934.10 第五次反“圍剿“失敗 開始長征

1935.1 遵義會議 確立毛澤東領導地位

1935.10 長征到達吳起鎮

1936.10 三軍會師 長征結束

第二,解讀歷史圖片,引導學生圖文結合,加深理解。在歷史教材中,有許多圖片,記錄了重大歷史事件的瞬間,反映了當時客觀而真實的情況。八年級上冊的第22課《全面內戰的爆發》,其中有一幅國共重慶談判期間毛澤東、蔣介石和美國駐華大使赫爾利等人的合影。照片上,前排的三個人中,蔣介石居中站立,身著中山裝,倒背雙手,昂首挺胸,神色狡黠,似笑非笑,顯得高高在上,不可一世。左首是毛澤東,兩手自然下垂,面色凝重,神情莊重。右首是赫爾利,高高的個子,稍息式的站姿,顯得輕鬆自在。三個人彼此站位較遠, “赫”離“蔣”更遠,好像“與己無關”, 整幅圖彷彿有意要突出蔣、毛的主角地位,但分明透出一種不和諧的氣氛。

第三,逐步培養學生的分析、說明、綜合能力。為了備好每一節歷史複習課,我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傾注了大量的心血。我先對課本過目,再填寫複習資料《面對面》上的“考點清單”,然後去做上面的各類習題,從中總結並完善知識結構,最後列出上課要用的提綱。大約要花費一天的時間。我在保證自己能理順結構、重點、難點、考點的前提下,預想學生的狀態,儘量做到複雜問題簡單化,混亂問題條理化,關聯問題融合化,易誤問題澄清化。比如,我把九年級《古老印度的抗爭》列成如下的提綱:

1、在新航路開闢的過程中,印度被迫成了英國的殖民地。1600年,英國人成立了東印度公司,對印度進行侵略,其中的克萊武侵佔孟加拉就是一個典型的代表。

2、影響:英國從印度獲取大量財富,造成印度的貧窮和落後(罪惡);財富被投入到生產領域,轉化為生產資本,促進了英國資本主義的發展(進步)。

3、印度的反英大起義

時 間:1857—1859

導火線:塗油子彈事件(“土兵起義”)

領導者:印度封建王公(代表:章西女王)

結 果:印度失敗

原 因:英國殖民者瘋狂鎮壓,印度王公貴族的妥協。

如果僅僅是上面的三條,也算條理清晰,知識明朗,但最多也就是就課本論課本,達不到昇華,侷限了學生的視野。為此,我又列出了下面的內容:

4、問題拓展:18世紀70年代到19世紀中期,面對殖民主義的暴行,殖民地人民進行了不屈不撓的鬥爭,一般有三種鬥爭結果:

一是民族獨立但社會發展緩慢

名稱:拉丁美洲獨立運動

原因:西班牙、葡萄牙實行的是封建統治,制度落後。

二是民族獨立並逐步強大

名稱:美國獨立戰爭

原因:獨立後美國走上發展資本主義道路。

三是失敗,殖民統治進一步加強

名稱:印度名族大起義

原因:(見前)

我的想法是,通過以上的總結,抓住知識的主幹,突出兩點:一個是評價歷史事件的多面性,二是問題拓展要有綜合性,實實在在憑藉易把握的知識點,逐步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

學生對此反映良好,課堂上積極思考,盡力回答問題,積極做筆記,課後認真做練習。他們欣喜地說,現在完成選擇題再不用亂翻書了;對材料題和綜合題有了一定的感覺,明確了思考的角度和答法。

當然,能力的提升絕非一蹴而就,要長期堅持記憶,縱橫聯繫,活學活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