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父母,不要靠打罵教育孩子,對孩子成長髮育沒有好處

孩子犯錯誤的時候,許多父母是不是第一時間的反映就是打孩子。這種教育方式是下下之策。真正懂得教育孩子的父母都會說這幾句話。

第一句;發生什麼事情了?

當孩子犯錯誤或者是做錯事的時候,父母應該首先問孩子發生了什麼事情,讓孩子有機會說話。這個問題看起來不起眼,但是非常重要。許多成人碰到突發狀況時,會過快的下判斷。況且給孩子說話的機會也是培養孩子的語言交流能力。

作為父母,不要靠打罵教育孩子,對孩子成長髮育沒有好處

第二句;你感覺如何?

孩子犯錯誤的時候,內心也是恐慌和不安的,父母應該給孩子打開一扇情緒的窗口,讓孩子說出自己內心的感受,一旦說出來,哭一哭,罵一罵,心情就會好多了。腦科學研究表明,當一個人情緒強烈的時候,外在刺激不容易被腦部吸收。也就是說,當一個人還有情緒的時候,別人說什麼他都會聽不進去。總要等到他心情平靜下來,才可能冷靜思考。

作為父母,不要靠打罵教育孩子,對孩子成長髮育沒有好處

第三句;你決定怎麼做?

徵求孩子的意見讓孩子檢視自己的判斷。孩子一定會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狀況,如果他了解後果,通常會做出最合理、最明智的選擇。即使孩子選擇的結果不是父母所希望的,但是父母還是要支持,培養孩子的自主意識。

作為父母,不要靠打罵教育孩子,對孩子成長髮育沒有好處

第四句;那你想讓我怎麼做?

當孩子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的時候,尋求父母的幫助,父母一定要表示樂意和積極。幫助孩子解決問題,並且告訴孩子解決問題的方法,引導孩子以後遇到這種問題該如何去做,這才是教育孩子。

作為父母,不要靠打罵教育孩子,對孩子成長髮育沒有好處

第五句;結果怎麼樣?

問孩子解決的問題有沒有達到孩子自己的預期,滿不滿意。讓他有機會檢視自己的判斷。並對以後出現類似的事情便有了一定的處理方式了。如此練習幾次,孩子就會有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不需要我們操心了。不少家長認為,自己的孩子年齡小,不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實際上,即使是很小的孩子,也會運用一些策略和辦法來解決問題。家長最好不要包辦代替,在孩子不需要的時候擅自說明孩子或替孩子作決定。

作為父母,不要靠打罵教育孩子,對孩子成長髮育沒有好處

總結;父母應該注重對孩子的語言教育,而不是打罵孩子,這樣會對孩子的內心造成傷害,正確的教育孩子比什麼都重要。

教育孩子有方法,但絕不是一味的嬌慣,你覺得是為孩子好,但實則是害了孩子。

作為父母,不要靠打罵教育孩子,對孩子成長髮育沒有好處

孩子未來會是什麼樣的人,和家長的教育是分不開的。如果想要孩子成為一個自律的人,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就要約束孩子的行為,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

父母再忙也要抽點時間陪孩子一起學習一起成長,繪本是父母培養孩子最好的助手。就拿我現在和我家孩子一起看的這套《兒童情緒管理和性格培養》繪本就很不錯。

作為父母,不要靠打罵教育孩子,對孩子成長髮育沒有好處

《兒童習慣培養和情緒管理》這套繪本,全套有10個小故事。我家孩子特別喜歡裡面精美的圖畫,即使我不在身邊,孩子也能看懂故事的內容。

每天睡覺前,我都會把繪本里的故事講一遍給孩子聽,孩子也漸漸的能夠分清什麼行為是好的、什麼行為是不好的。

作為父母,不要靠打罵教育孩子,對孩子成長髮育沒有好處

繪本不僅包括習慣養成,還包含情緒管理。內容都是小動物之間發生的有趣的小故事,簡單而且貼近孩子的生活,孩子可以從故事中學會如何與小朋友們相處,在社交中遇到了問題該如何去解決。

作為父母,不要靠打罵教育孩子,對孩子成長髮育沒有好處

對於孩子來講,良好的行為習慣會成為自己這一輩子不可多得的財富。良好的行為習慣可以讓自己給別人留下更好的印象。在未來的生活中,也能讓自己得到更多表現自我的機會,從而能夠更快地到達成功的彼岸。

作為父母,不要靠打罵教育孩子,對孩子成長髮育沒有好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