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尿檢出細菌,我們應該怎麼應對?

科普:尿檢出細菌,我們應該怎麼應對?


尿液通常是無菌的。

也就是說,如果在常規尿檢中發現了細菌,那一定是出了什麼問題。

我們需要清除這些細菌?

事實證明,對於許多無症狀的細菌,即尿液中有細菌但沒有膀胱或腎臟感染症狀的人,使用抗生素弊大於利。

困惑嗎?懷疑嗎?讓我們瞭解一下。

首先,尿液通常是無菌的。測試一個健康的,無症狀的50歲婦女的尿液,90%以上的時間她的尿液是無菌的,沒有細菌的跡象。另一方面,5%或者10%的幾率,如果你仔細觀察,你會在她的尿液中發現細菌。它可能是一種汙染物,不是來自她膀胱裡的細菌,而是來自她皮膚或陰道里的尿液樣本。但也可能確實是她膀胱裡的細菌。有時會有一些生物在那個地方出沒,由於數量太少,不會引起症狀,也不會造成任何傷害。

根據美國傳染病協會(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of America)的說法,醫生不應該對健康的、無症狀的成人進行菌尿篩查,也不一定要對檢測後出現的少量細菌進行治療。

在這種情況下,抗生素的危害可能大於益處。如果你服用了一個療程的抗生素,你就有可能出現過敏反應,或者出現一場可能危及生命的抗生素相關腹瀉。此外,不必要的抗生素會導致耐藥性。

一個發燒的人,比如說,腎臟疼痛,尿液中含有大量的細菌和白細胞?很可能是抗生素的候選者。

一名以前有尿路感染症狀的婦女,性交後幾天膀胱症狀復發?她可能會受益於抗生素,但也可能會患上用雌激素治療更好的綜合症。醫生最好仔細判斷這些症狀是由感染引起的還是由其他原因引起的。

如果是一位老年婦女,她的痴呆症嚴重惡化,而且她的尿液看起來很渾濁,該怎麼辦?根據《傳染病指南》,即使在這種情況下,也不總是立即使用抗生素治療作為最佳方法。建議對其他原因進行評估和仔細觀察,而不是使用抗生素。

當測試結果顯示你的尿液中有細菌時,無論是在心理上還是情感上,都很難不使用抗生素。尿是無菌的神話促使我們總想著根除細菌,並對我們的系統進行再消毒。對即將來臨的災難的恐懼迫使我們採取行動;面對一種潛在的(如果不太可能的話)漸進性感染,等待和觀察顯得太被動。預防的心理力量也在起作用:在問題變得更糟之前治療不是更好嗎?

在這裡提醒大家,要與這些心理衝動作鬥爭。

如果你的醫生想讓你去做尿檢,而你又沒有尿路症狀,禮貌地問她為什麼她認為你需要做尿檢。

如果在你的尿液中發現了一些細菌,你感覺很好,問問你的醫生是否真的需要抗生素:告訴她,如果醫生認為這是安全的,你很樂意採取更謹慎的方法。

有時謹慎是最好的藥。


1. Material from Peter Ubel(杜克大學內科醫生)

2. Why Antibiotics May Do More Harm Than Good For People With Bacteria In The Urine

3. Resist the urge to overtreat bacteriuria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