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国珍:决定你上限的除了能力,还有志向

文丨《那些年》晓婷


元末创业史,今天来讲方国珍团队。


方国珍,元末第一个扛起义旗的团队首领;能力超群,征讨张士诚七战七捷的团队首领;元顺帝和朱元璋争相拉拢的团队首领;“志怀首鼠”创业失败却又能全身而退的团队首领。


对于方国珍而言,创业失败是因为胸无大志,但能够善终也恰恰有赖于胸无大志。

逼上梁山


方国珍,台州黄岩人,家里世代以海上贩盐为业。关于方国珍的外貌,史书特别记了一笔:身材高大,面色黝黑,体白如瓠,力赛奔马。


方国珍:决定你上限的除了能力,还有志向


1348年,官府追捕一个海盗,方国珍的仇家便趁机诬告他通寇,一怒之下方国珍杀死仇家,和他三个兄弟方国璋、方国瑛、方国珉逃亡海上,聚众数千人,打劫船只,反抗朝廷。


元朝对方国珍的征讨很像《西游记》里天庭对孙悟空的捉拿,派出一拨又一拨的天兵天将,都被孙猴子打得落花流水,于是换个神仙拿着高官厚禄来劝降。不知道是不是对元朝给的官不满意,每次投降没多久,方国珍就再次反叛,官府惮于用兵,只好一意进行招抚。直到任命他为海道漕运万户之职,方国珍这才真正投降。当时有一个人对官府的做法极其不满,他认为方国珍是首逆,而且屡降屡叛,不可饶恕,但朝议时没有听从他的意见。此人就是江浙省元帅府都事刘伯温,刘伯温为此一怒之下辞官回家,后来归于朱元璋帐下,成为明朝的开国元勋。


方国珍:决定你上限的除了能力,还有志向


方国珍授官之后,据有庆元、温、台之地,跟随他的人日益增多。而元朝失去江、淮后,只得凭借方国珍的船只保障海运畅通,便又以官爵笼络他,方国珍也由此一步步强大,更加不可控制。

胸无大志


1352年,元朝因治理黄河引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一时间群雄并起,天下大乱。当时李思齐、张思道号令关陕;陈友谅、明玉珍分有江、汉、荆、益;张士诚据淮、浙。方国珍亦有庆元、台、温三郡之地。身边的谋士劝说他:“元数将及极,不待智者而后知。今豪杰并起,有分裂之势,足下奋袂一呼,千百之舟、数十万之众可立而待。溯江而上则南北中绝擅馈运之粟;舟师四出则青徐辽海闽广瓯越可传檄而定。审能行此,人心有所属,而伯业可成也。”


方国珍回答:“君言诚是,然智谋之士不为祸始,不为福先,朝廷虽无道,犹可以延岁月;豪杰虽并起,智均力敌。然且莫适为主,保境安民以俟真人之出,斯吾志也。愿君勿复言。”

这位谋士看方国珍没有胸怀天下的志向,于是辞别。


方国珍:决定你上限的除了能力,还有志向


方国珍抱着保境安民的心态,累官至江浙行中书参知政事。1356年,自行称王的张士诚攻陷平江(今江苏苏州市),并把平江改为隆平府,作为自己的都城。平江城陷让元朝大为紧张,急命方国珍出兵征讨。这一战让世人再次看到方国珍的勇武。当时张士诚派了十位将军统兵七万防守在昆山。方国珍的舟师仅五万,史料记载:“公戒其众持苇席籍涂泥,冒矢石急奋。夹岸之兵以火箭乱射,公燎及须鬓,横刀大呼而入,杀两将军及十馀人。军大溃,若禽鸟散去。”


方国珍与部下追击,出入阵中,所向披靡。七将军溺死者万计。


第二天又战,七战七捷,一直打到城下。张士诚被迫投降,方国珍这才停战退兵。随后朝廷以军功授予方国珍节钺以镇浙东,官至太尉、江浙行省左丞相,昆弟、子侄、宾客皆至大官。

左右摇摆


1358年,朱元璋攻取婺州。方国珍看到朱元璋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与其下属商量道:“江左号令严明,恐怕不能与他对抗。现在我们西边有吴,南面有闽,都不好对付。不如暂且向朱元璋表示顺从,以观其变。”下属觉得他说的在理。于是,方国珍派使者给朱元璋送信,并奉上黄金五十斤,白金五十斤,有花纹的丝织品一百匹。除了这些,方国珍甚至请求进献温、台、庆元三郡,并派次子方关作为人质。朱元璋没有接受人质,而是给予厚赐,将方关送回;同时任命方国珍为福建省平章事,其弟方国瑛为参知政事,方国珉为枢密分院佥事。


方国珍名义上奉献三郡,实则心存二心。待朱元璋的使臣到达后,他就诈称有病,自言年老不能称职,只接受平章印章及诰命。朱元璋把他的心思摸得一清二楚,便写信告诫方国珍说:“我开始认为你是识时务的豪杰,这才命你专制一方。你却居心叵测,派你儿子来探听我的虚实,为了推却所封官爵则自称年老有病。历来智者转败为功,贤者因祸成福,你好好想想吧。”收到这封信,方国珍竟然都没拆开看。紧接着,朱元璋的第二封信又到了,这次的语气更加严厉:“福基于至诚之心,祸生于反复无常,隗嚣、公孙述两人就可作为前车之鉴。大军一出,就不再是用空话可以解救的了。”方国珍赶紧派人去请罪,并进献一匹黄金宝物装饰的鞍马,朱元璋没有接受。


方国珍:决定你上限的除了能力,还有志向


当时方国珍年年修造海船,每年张士诚进奉元朝的十多万石粟都靠着方国珍的“快递公司”才能运到京城,元朝因此多次提升方国珍,直到命他为江浙行省左丞相衢国公,分管庆元,方国珍也受之如故。然而随着元朝形势危急,再加上方国珍的大哥方国璋兵败被杀,堂侄方明善丢了温州,方国珍发现大事不妙了,连忙请求拜朱元璋为带头大哥,每年供奉白金三万两,并许诺待朱元璋攻下杭州后,马上纳土来降。


1367年,朱元璋攻克杭州后,方国珍派间谍借向朱元璋进献之名,侦察对方力量,又屡次通好于扩廓帖木儿(王保保)及陈友定,企图互为掎角。朱元璋获悉之后大怒,派人送去书信,历数他的十二条罪状,又索取军粮二十万石。方国珍为此召集部属商议,大家都认为不能顺从。唯有一个名叫丘楠的争辩道:“你们所言都不是方公之福啊。方公经营浙东十多年了,可总是迁延不决,犹豫再四,计不早定,这不是明智之举。既然答应朱元璋投降,却又反悔,这不是信义之道。如果现在你认罪请命,幸运的话你还能够封个王。”


方国珍不听劝告,只是日夜运送珍宝,修造船只,为避走海上做准备。

全身而退


1367年九月,朱元璋攻克平江,拔掉张士诚,开始全力以赴对付方国珍。而此时,方国珍的战斗力早已不是十年前的七战七捷了。在连续丢了台州、温州之后,朱元璋大军长驱直入抵达庆元,方国珍率部逃亡入海,又被追兵在盘屿打败,其部将相继投降。无奈之下,方国珍派儿子奉表乞降。


这封降表言辞恳切,态度卑微:


“臣听说天无所不盖,地无所不载,王者体天法地,对人无所不容。臣长期以来蒙受主上的宽待之恩,不敢做出自绝于天地的事,因此一陈愚衷。臣本是庸才一个,遇上这多事之秋,起兵于海岛,没有父兄之力相助,又没有帝制自为的野心。当主上率军浩浩荡荡到达婺州时,愚臣马上派儿子前去侍奉,就已经知道主上会有今天,我将如依日月之余光,望雨露之余润。而主上推诚布公,派我驻守乡郡。臣遵奉条约,不敢妄生枝节。只因堂侄性情暴躁,偷偷挑起衅端,烦劳问罪之师,我心里战战兢兢,因此派守军出迎。然而最后还是飘浮入海,为什么呢?孝子对于父亲的责罚,如果是轻微的杖责便接受,如果是重杖的话便会逃避,臣的事情就与这种情况相类似。我想马上自缚去朝廷请罪,又惟恐遭斧钺之诛,假使天下后世不知道臣得罪你有多深,将会说主上之心不能容臣,这岂不会连累天地之大德吗?”


方国珍:决定你上限的除了能力,还有志向

朱元璋看后,觉得方国珍可怜,便赐信说道:“你违背我的告诫,不马上收手归命,反而流入海上,负恩实在太多。今天你已走投无路,又情词恳切,我理当以你此诚为诚,不以前过为过,你不要自起疑心。”于是催促方国珍入朝拜见,当面责备他道:“你来得不是太晚了吗?”方国珍顿首拜谢,授官广西行省左丞,不过只享食禄而不上任,数年之后,死于京城。

对于方国珍的结局,《明史》在评价时似乎也觉得不可思议:“国珍首乱,反覆无信,然竟获良死”。可是,谁又能知道他只享食禄而不上任的最后七年是怎样的心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