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疫情,我們應該做到哪些防控措施?

2020年武漢新型冠狀病毒爆發,來勢洶湧,不少地方封村,封城,全國各地戒嚴。據全國疫情實時數據報告,2020年2月24日九點三十分已確診77057例,疑似4148例,死亡2446例,治癒23322例。面對龐大的數字警示,無時無刻不在警示我們。在突發性的緊急疫情下,不得不引發我們頻頻思考,如何對疫情有著更為深刻的認識,以及要做好怎樣的防護措施呢?


面對疫情,我們應該做到哪些防控措施?


為了加深對新型冠狀病毒的瞭解,做出更為有效的防護措施,我專門去做了大量的功課。


面對疫情,我們應該做到哪些防控措施?

新型冠狀病毒傳播途徑


冠狀病毒是一大類單正鏈RNA病毒,有包膜,包膜上有排列如花冠樣的刺突,病毒形如日冕或冠狀,因而得名。冠狀病毒屬於冠狀病毒科的冠狀病毒屬。在自然界中廣泛分佈,能感染的宿主除人外還包括豬、貓、狗、牛、兔、鼠和禽類,以及蝙蝠和蛇等等。有高度的種數特異性,冠狀病毒對多種組織器官有親嗜性,主要為呼吸道和腸道,但也可累及肝腎心腦等器官。人冠狀病毒是引起流通感冒的主要病原體之一,普通感冒的10%-15%由人冠狀病毒引起,僅次於鼻病毒。人冠狀病毒還可引起腹瀉或胃腸炎。那麼什麼是新型冠狀病毒呢?

新型冠狀病毒是指一些前所未見的冠狀病毒,他們可以感染人類,並引起全球或地區性的流行,引發比較嚴重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比較典型的包括:SARS冠狀病毒(2002-2003年非典,突發地中國),MERS冠狀病毒(2012-2015,突發地中東),還有就是現在的2019的COVID冠狀病毒(2019-2020,突發地武漢)。

2019新型冠狀病毒的特點如下:

1.傳染源:疑為市場販賣的竹鼠,獾,果子狸,蛇等野生動物;

2.傳播途徑:以呼吸道為主,亦可通過接觸傳播;

3.潛伏期:一般為1-14天,大部分為3-7天;

4.傳染性:強;

5.致病性:較SARS弱;

6.抵抗力:弱,56攝氏度30minutes,75%酒精,含氯消毒劑,過氧乙酸等均可有效滅活性COVID-19,對紫外線,乙醚和氯仿等脂溶劑敏感。COVID-19乾燥環境中可存活48小時,日常空氣中倆小時後活力明顯下降;

7.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

瞭解了這麼多COVID-19的知識,下面我給大家做幾項建議,也希望大家按照我說的事項去做,這樣才能更好的預防病毒。

1.每天堅持勤洗手,注意手部衛生。

大家試想一下,如果一個人打噴嚏,然後拿手去遮擋,手上就會存有病毒。緊接著病毒會汙染門把手,汙染電梯按鈕,如果下一個人接觸這些之後,不洗手,不自覺地去摳鼻子,揉眼睛,就極有可能通過這種接觸的方式傳播。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每天堅持勤洗手,避免接觸性感染。


面對疫情,我們應該做到哪些防控措施?


2.居家少外出,外出即刻戴口罩。

疫情防控時期,最好不要外出,如果必須要外出,要儘量避免去人群聚集的地方,外出要記得戴口罩,由於冠狀病毒主要是通過飛沫傳播,所以戴口罩對病毒的防護感染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粗略估計,一個人打噴嚏,距離你3-8米內都有可能感染到你,其實戴口罩最大的防護作用還是避免病毒直接通過呼吸道進入肺部 ,引發感染。


3.多喝水,保持喉部溼潤,增強抵抗作用。

大家都知道,新型冠狀病毒主要是通過呼吸道進入肺部引起的,倘若我們一直不斷喝水,保持喉部溼潤,那麼就會大大減少病毒進入肺部的概率。而且如果不幸進入到胃裡,強大的胃酸也會以最快的速度將其殺死,降低發病的概率。所以大家一定要勤喝水。

4.保持良好衛生和健康習慣。

不要混用餐具,喝水杯子,毛巾等等,避免串親戚,串門,住員工宿舍的禁止互相竄宿舍,吃飯時錯峰去食堂,排隊和就餐時,最好保持一米以上距離,吃飯時間不得超過20分鐘,最好使用自帶碗筷,不使用公共碗筷,飯前洗手,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面對疫情,我們應該做到哪些防控措施?


5.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家庭常用75%酒精和84含氯消毒液。

針對使用酒精消毒,一定要注意安全,因為武漢一棟高樓裡的住戶,因使用酒精消毒後未開窗通風,直接打開空調,引發爆炸,導致20多層高的房間全部被大火包圍,還有八四跟潔廁靈不可以放在一起,也不可以混著用,因為二者在一起會發生化學反應,產生劇毒,甚至發生爆炸。

6.要進行自我監控,自備溫度計,自我測體溫,防控傳染病疫情人人有責。

每天嚴格量體溫,報送相關部門機關,針對自己的身體健康情況有更為詳細的瞭解,做到從我做起,對自己負責,對國家負責。在疫區暴露時,接觸疑似,或新冠肺炎病人或疫區人員,必須自覺上報接觸處置。若有發熱,咳嗽等症狀時,要及時就診和報告。另外,隱瞞病史,會嚴重危害社會健康,所以大家在這方面一定要重視。


面對疫情,我們應該做到哪些防控措施?


7.生活積極規律,直面現實,接納問題,理性瞭解,拒絕謠言。

規律生活作息,提高自身免疫力。接納自己的消極情緒,可以通過適當的哭泣,傾訴進行合理的宣洩,正向思維行動,以及開展一些運動,不信謠不傳謠,通過官方渠道正確全面的信息,減少不當的關注,儘量控制自己每天接受疫情信息的時間,最好不要超過一小時。


面對疫情,我們應該做到哪些防控措施?


8.科學的利用假期時間,理性看待疫情。

受疫情影響,各大企業與學校都延遲上班,上學,甚至有人面臨被裁員的風險,這個時候就要為自己設定一個目標,努力學習和提高自身的技能,多花些時間陪陪家人,提前為即將開學的課程或考試進行準備,通過鼓勵暗示,克服恐懼恐慌,並不是每個發熱病人都是感染者,有些可能只是普通感冒,無謂的恐慌只會加劇不理性的發生,要保持樂觀的信念,相信政府,相信科學,相信自己,積極樂觀的情緒是最好的免疫力。


9.尋求專業的心理幫助

如果你或者身邊的人有下列的感受或狀況,並且持續超過倆周以上,就請儘快找到專業的心理諮詢師或者醫生尋求幫助。我舉個例子,像睡眠情況惡化,恐懼,無法感覺安全,感覺無助,感覺空虛,對任何人或事失去信心等等,那麼就有必要進行心理諮詢了。


面對疫情,我們應該做到哪些防控措施?


個人防護54字守則:

需警惕,莫輕視;少出門,少聚集;勤洗手,勤通風;拒野味,管住嘴;

戴口罩,講衛生;打噴嚏,捂口鼻;噴嚏後,慎揉眼;有症狀,早就醫;

不恐慌,不傳謠;

疫情之下,沒有旁觀者,疫情防控是一場全民戰爭,作為普通人,我們絕不能掉以輕心,不能麻痺僥倖,要儘量做到不聚會,少外出,這是對他人負責,也是對自己負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