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趙縣吃上世紀四五十年代流行的婚席“八大碗”,俗稱定碗或蒸碗

河北趙縣是富庶之鄉,有人誇這裡的地皮強,說是插根筷子就結穗。趙縣人很講究吃喝,老年人回憶,上世紀四五十年代,趙縣人在年節或遇婚嫁請客時,菜餚講究八盤八碗,多者也有12個、24個的。“八大碗”以肉菜為主,俗稱“定碗”或“蒸碗”。


來趙縣吃上世紀四五十年代流行的婚席“八大碗”,俗稱定碗或蒸碗


趙縣“八大碗”屬傳統美食,它用大鐵鍋蒸。熱騰騰、香噴噴的“八大碗”端上桌來,如春天的花,不可能叫全名字,卻美好無限,很有誘惑力。八大碗的實惠狀如同憨厚的莊稼人,霸氣十足;精緻狀倒像江南繡女,清爽有韻。


來趙縣吃上世紀四五十年代流行的婚席“八大碗”,俗稱定碗或蒸碗


所有菜品主要由豬肉製作,組成八碟八碗十六道菜。因當地儒家與道家文化盛行,人們崇拜“八”這個數字。人們坐席講究坐八仙桌,坐八客、食八菜,都用清一色的大碗。主要由四葷四素組成。四葷為:方肉、酥肉、扣肘、肉丸子等,材料精選肘子肉,後臀肉;四素為:豆腐、海帶、粉條和時令菜。


來趙縣吃上世紀四五十年代流行的婚席“八大碗”,俗稱定碗或蒸碗


葷菜用獨特工藝先煮後蒸,有嚴格的程序和工序。其技藝主要在選料、刀功、火候的掌握以及配料的選擇上下功夫。由此製作的菜餚製作精良、選材考究、經濟實惠、肥而不膩、老幼皆宜,且具色、香、味、型,兼具北方菜系特點,葷菜搭配營養豐富、吃法講究。


來趙縣吃上世紀四五十年代流行的婚席“八大碗”,俗稱定碗或蒸碗


如今,趙縣這些傳統菜被飯店大廚重又挖掘出來,從民間的“席”上搬到了飯店的餐桌上,讓吃貨們在平常的日子裡也能吃上八大碗。在趙縣以蒸菜“八大碗”為主的飯店有老字號惠雅軒飯店、梅林飯店、紅日飯店、宏偉飯店以及柏林街的蒸菜館。另外,城北韓村鎮上的飯店蒸菜也很有名,仍保留著老年間最傳統的製作工藝。所以做出來的菜餚風味不變,保持著老輩人做菜那股子原汁原味。


來趙縣吃上世紀四五十年代流行的婚席“八大碗”,俗稱定碗或蒸碗


八大碗品種多種多樣,有蒸丸子、香菇丸子、龍眼丸子、大酥肉、豆腐盒、花油扦、香米金瓜、藕夾、菜卷、肘花、扣肉、排骨、海帶、粉條、豆角、豆腐等等,葷素搭配。其獨到之處在於,葷菜不油腥、素菜不寡淡,吃起來滿口留香、嚥下去回味無窮。


來趙縣吃上世紀四五十年代流行的婚席“八大碗”,俗稱定碗或蒸碗


八大碗上桌之後,最令人嘴饞的要數那四碗肉,碗中的方塊肉肉皮為金黃色或紅褐色,皮下肥肉為玉白色,再下面的瘦肉為醬紅色,令人食慾大增。用中肋肉做成的酥肉,則是一層肥肉一層瘦肉,玉白和醬紅相間,油濃醬赤讓人垂涎欲滴。再看扣肉,貌似肥膩,卻是肥而不膩,入口即化。


來趙縣吃上世紀四五十年代流行的婚席“八大碗”,俗稱定碗或蒸碗


有一年,同學家辦喜事,從韓村鎮請來了5位大廚。我得以目睹了“八大碗”整個製作過程,熱氣騰騰的一口大鐵鍋上撂上大籠屜,十幾個裝著不同食物的碗盤整齊地碼放在籠屜上,碗盤裡的肉片、肉花和摶好的肉丸子等都是過了油的半成品,大廚們依次在碗盤裡兌上風味各異的湯汁就上大火蒸制了,經過長時間的蒸制,肉裡的油無窮被“逼”出來,這樣的菜當然不油膩,滋味濃。


來趙縣吃上世紀四五十年代流行的婚席“八大碗”,俗稱定碗或蒸碗


昨天,有幾位朋友來趙縣旅遊,遊覽了趙州橋之後,我特意選了一家蒸菜館,請他們吃了一次“八大碗”喝了我們當地的名酒“雪梨莊園酒”自然是紛紛點贊。詩人修哥拾貝藉著酒意說,用傳統“八大碗”待承客人充分體現了趙縣人的民風純樸和熱情好客。修哥拾貝實在是過獎了。不過,話又說回來,吃當地的“八大碗”菜,喝當地特產“雪梨莊園酒”,的的確確是一種待客之道,也是一種傳統的民俗風情。


來趙縣吃上世紀四五十年代流行的婚席“八大碗”,俗稱定碗或蒸碗

    

八大碗集中了扒、燜、醬、燒、燉、炒、蒸、熘等烹飪手法。食材不一,因而菜品也不同。想了解八大碗的更多資訊,直接用今日頭條app上方的搜索框輸入八大碗。


來趙縣吃上世紀四五十年代流行的婚席“八大碗”,俗稱定碗或蒸碗


來趙縣吃上世紀四五十年代流行的婚席“八大碗”,俗稱定碗或蒸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