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实名制”和“工资月结”,会不会把农民工变为“短工”?

农民工的权益一直都没有得到很好的保障,国家最近提出的农民工“实名制”和“工资月结”真的能够最大限度地保障农民工的权益吗?

用人单位会不会迫于用人成本生上涨的压力把农民工变为“短工”呢?大家怎么看待月结工资和实名制的问题呢?

农民工“实名制”和“工资月结”,会不会把农民工变为“短工”?


好的政策是否能够带来好的效果,执行力才是关键。

1 农民工实名制会给农民工带来哪些好处?

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身份”都很重要,我们每个人名的背后都代表着不同的身份和不同的福利待遇情况。

以前很多的农民工都是“匿名”工作,国家规定的社会福利和他们都没有什么关系,固然这些农民工得到了较高的现金收益,但是农民工的其他权益却很难得到保障。

所以实名制给农民工带来的第一个好处就是: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将会得到保障。

农民工“实名制”和“工资月结”,会不会把农民工变为“短工”?


农民工流动性大,且在城市大多数农民工都不在官方的视线之内。

很多地区针对农民工的技能培训都找不到人,所以只能找人凑数。

农民工实名制之后,政府相关部门就可以针对这些农民工的具体情况,对他们进行相对应的培训或是维权服务。

农民工实名制的第二个好处就是便于农民工获得技能培训或是获得其他的公共服务机会。

农民工“实名制”和“工资月结”,会不会把农民工变为“短工”?


在很多人员管理比较混乱的企业,经常会出现闹事伤人,或是偷盗的问题发生。肇事者只要跑路就很难找回,这就是因为没有实名制的缘故。

农民工实名制以后也会大大减轻用人单位的管理成本,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和恶性事件的发生。

农民工实名制和工资月结说白了都是为了维护农民的利益,避免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和逃避缴纳农民工的各种保险。

但是我们必须要承认,有的时候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事情还是存在的。

农民工“实名制”和“工资月结”,会不会把农民工变为“短工”?


我们在一些地区看到了一些很有意思的现象,一些中介公司和务工人员签订的都是临时性的用工和约,其工资价格每小时高达22-26元,而我们正式职工的工资只有区区的10元左右。

为什么这些公司会花费大价钱雇佣临时工呢?这个问题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

按照现在的法律条文来说已经没有临时工的这个说法了,但是我们必须要承认用人单位的临时性用工需求,对于劳动者来说其福利待遇方面是有所欠缺的,甚至很多用人单位根本就没有为临时性用工人员提供法定的福利待遇。

临时工其实也是有法律保障的,用人单位也应该为其缴纳各种保险,只是相对来说其福利待遇确实会有所降低这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问题。

我们都是弱势群体,能够获得相对平等的福利待遇我们就很满足了。

但是一些超短的用工情况,不但没有劳务合同更不会有缴纳合法的社会保险的行为。用人单位直接把农民工变成“短工”才是我们最为担心的问题。

农民工“实名制”和“工资月结”,会不会把农民工变为“短工”?

“短工”就是我们所说的“大岗”我们在劳务市场中会看到众多的农民工在“大岗”等待雇主雇佣。

这些人既不用劳务合同更不用缴纳各种社会保险,可以说是用人单位最省心的劳工来源了。

我们在很多地方都看到过“合同工”+“短工”的用工模式。用人单位雇佣一部分正式职工缴纳各种保险,然后再雇佣一些“短工”给予较高的工资,但是不用缴纳各种保险。

这种形式务工人员固然获得了较多的工资收入,但是却舍弃了保险为以后的生活埋下了隐患。

“实名制”加“月结工资”国家的初衷是好的,但是我们必须承认这些行为是在企业身上割肉,企业为了避免生产成本增加总是会想出各种办法来“降低成本”。

所以我认为与其让企业自觉不如让农民工自觉一些,提高工资标准让农民工自觉缴费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大家认为“实名制”和“月结工资”会让农民工变为“短工”吗?一起来评论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