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林黛玉的性格談抑鬱症

祖國醫學《黃帝內經》上說:“百病生於氣矣。 ”林黛玉的病因也出在“氣”上。

“氣”,用現在的話來說,指的就是“情緒”,一個人情緒好壞,無疑會直接影響他的健康。確實,多愁善感是林黛玉性格的主要特點。林黛玉早年雙親去世,在她心底留下了傷痛。她好憂愁,多傷感,對事物陰暗的一面、消極的一面、悲觀的一面十分敏感。看到花開就聯想到花落的凋零景象,看到別人家團聚就聯想到父母雙亡,孤苦伶仃寄人籬下。因而常常獨自一人對空嘆息,臨窗流淚。若遇到不遂心的事,就更容易鬱鬱不樂,甚至終日淚洗面。

林黛玉無兄弟姐妹,從小就被父母視為掌上明珠,又兼聰明秀麗,頗具才華,這就形成了日後“孤芳自賞”的性格。但在榮國府這個是非之地,主子們鉤心鬥角,爾虞我詐,笑裡藏刀。表面上道貌岸然,骨子裡卻男盜女娼,就連有些奴婢也是趨炎附勢,明爭暗鬥。林黛玉在這樣一個特定環境裡,不得不“步步留心,時時提防,恐被別人恥笑了去”。加之林黛玉無財無勢,體弱多病,性格中又增添了“自卑”的情緒。而這種與她“自傲”的一面又不可避免地發生劇烈的內心衝突。

賈寶玉是林黛玉唯一的意中人。這在封建社會里,對她這樣一個弱女子來說,無疑是一巨大的精神依託。但封建的倫理綱常,又成了實現她美好願望的不可逾越的障礙。在她和賈寶玉之間,又插進個薛寶釵,加之林黛玉本性多疑,有嫉妒心理,便常常任性慪氣,自已折磨自己,給自己增添了許多煩惱,增添了許多傷感。

由於林黛玉終年忐忑不安,嚴重失眠,在這種境遇下, 她怎麼會有健康的心理狀況呢?直至最後,傳出賈寶玉娶薛寶釵時,她終於被失戀的痛苦擊倒了,含著無限的愁和怨離開了人世。

從精神醫學來說,情緒波動與環境因素有關。 一個素質正常的人在遭到突然強烈的精神刺激時,如親人死亡、家庭鉅變、失業或意外事故時,也會產生情緒抑鬱,這種抑鬱屬於正常的情緒反應。一般來說,這種抑鬱反應僅持續很短時間就會消失。若抑鬱反應持續時間過長就要引起注意,最好到心理諮詢門診看醫生。

抑鬱症的主要表現是情緒低落、思維遲緩或鬱鬱不樂。此時,甚至對一切, 包括平常喜歡的工作或娛樂都喪失興趣,或者是體驗不到工作、生活或娛樂中的快樂感。病人看起來疲乏倦怠、表情悲傷,甚至雙眉緊鎖,整個生活充滿了無精打采和懶散的氣氛。患者需要費很大的精力才能完成日常的工作,並儘量避免接受新的或額外的任務。同時不喜歡社交活動,常故意避開路上碰到的親友或熟人。意志消沉,對未來感到渺茫。對過去感到一無是處,常為一些細小的過失或缺點懺悔不已,抑鬱的思緒無休止地縈繞在腦際,甚至感到陷於痛苦的深淵之中而無力自撥。

抑鬱症是一種最普遍,但又不容易被認識的精神疾病。到目前為止,,有許多人對抑鬱症認識不清,加之患者出現各種各樣的軀體症狀如頭痛、胸悶、胸痛或胸部緊束感、氣急、心悸、心慌、心窩部燒灼感、消化不良、腹瀉或便秘等。這些症狀病人可以感覺很突出,以致掩蓋了情緒低落,使得病人和醫生只能注意到這些軀體症狀,雖然經過各種檢查,也難以肯定診斷。接受各種治療,效果也不滿意,因此,往往使病情拖延,影響治療。

西方國家統計資料表明,每1000人之中有3~5人有抑鬱症。而且,近年來抑鬱症的患病率有上升的趨勢,尤其是在城市,這種情況應引起我們的重視。那麼,哪些情況有可能是患了抑鬱症呢?

✾長時間持續性情緒低落,對生活失去興趣、想死或企圖自殺, 感到自己沒有價值、有罪、可憐或可憎,這時應考慮是否患了抑鬱症。

✾食慾和性慾減少,或敘述軀體多種不適,但經醫院多次檢查,又查不出相應的異常,或難以作出肯定的診斷,或經多種內科治療效果不佳時,應懷疑有抑鬱症的可能。

✾出現頑固的嚴重失眠時應懷疑為抑鬱症。

✾長期的疲乏感而又無可解釋,有抑鬱症的可能。

✾感到難以集中注意力,難以思考或難以作出決定,喜歡沉思默想過去一些不愉快的事情,或遇到事情總往最壞處去想。

抑鬱症是一種預後良好的精神疾病,現擁有治療抑鬱症的有效手段。經治療多能康復,如不治療,可能發展到諸如自殺等不良後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