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要求孩子“分享”,不過是一種道德綁架

女兒出門玩耍時,看到別的小朋友的玩具總會好奇地湊過去。小朋友見狀多半是護著自己的東西默默地走開,家長看到了就會說:

“給姐姐/妹妹玩一下嘛,你要懂得分享!”


我連忙說:“沒關係的,真的不要強迫孩子。”

家長聽了反而更急迫地想讓孩子交出手裡的玩具。然而越是這樣,孩子越不樂意。

刻意要求孩子“分享”,不過是一種道德綁架

我時常會想,假如沒有其他成年人在場,即使不分享也沒有任何人知道,父母還會如此期望孩子把玩具分享給另一個孩子嗎?雖然分享是個好品質,可在這個當下他們更在意的,真的不是自己的面子嗎?


刻意培養的分享意識,無法讓孩子體會到其中的快樂


3歲以前的孩子根本就沒有社交意識,他們還處於構建“自我”的過程當中,是以“自我”為中心的,同齡人對於他們來說,和會行走的玩具沒有什麼區別。這也是孩子上幼兒園的年齡要以3歲為界限的原因之一。“分享”這種高大尚的行為,要等到4歲以後才會逐漸形成。

刻意要求孩子“分享”,不過是一種道德綁架

孩子可能並不知道,自己的玩具給了其他人還可以拿回來,並不意味著再也不能玩了。同時,他們在形成自我意識的過程之中,需要利用“你的”、“我的”這樣涇渭分明的界限來區分自己和他人。孩子的“佔有”行為並不能直接與“佔有慾”劃上等號。


可惜很多家長根本沒有打算理解孩子的世界,他們往往使用父母的權威迫使孩子屈服,甚至直接從孩子手中強行拿走玩具遞給其他孩子。於是孩子懂得了什麼叫做分享:分享就是把我的玩具搶走,我討厭分享!


如果孩子總是在家長的要求下不得已地讓出自己的玩具,他們身體會記住這種委屈、憤恨、不愉快的感覺,並將它與“分享”建立因果關係。在他們的印象中,“分享”是一件令人痛苦的事情,這便會導致兩種結果:1、只要父母不在場,絕對不會分享。2、壓抑自己的真實意願,不敢拒絕他人。

刻意要求孩子“分享”,不過是一種道德綁架

我曾經還看到過一個“刻意倡導分享”導致的負面結果。


有一位網友說,自從父親小時候和他講了孔融讓梨的故事,每次父母問他和姐姐挑選東西的時候,他總是主動選擇相對較差的那個。於是父母都會誇他懂事、禮讓,反而將好的那個給了他,每一次他都能通過這種方式達到自己真正的目的。


誰能想到在父母的說教下,宣揚中國傳統美德的故事,卻啟發出了一個有心機的孩子。

刻意要求孩子“分享”,不過是一種道德綁架


如何引導孩子樂於分享


1、尊重孩子的物權,不要將“分享”變成道德綁架


人的天性便是去做那些令自己感到快樂的事。若要讓“分享”成為一件快樂的事情,首先要讓孩子有充分的“物質基礎”。


著名的育兒博主大J小D曾提到自己的女兒特別大方,當她詢問女兒為什麼這麼樂意把東西分給其他人時,小女孩兒只說了一句話:“因為我有啊!”

刻意要求孩子“分享”,不過是一種道德綁架

試想一下,當一個人來求你捐助1萬元時,月薪兩千的你和年薪百萬的你,在哪一種情況下更可能答應捐助?當一個人來找你借車,可你不確定這個人會不會帶著你的車跑路,你還會借給他嗎?


對於孩子來說也一樣,他必須清楚地知道“我的東西我有權做主,其他人拿了也必須還給我”,以及“即使這個送給了別人,重新獲得一個非常想要的新玩具也不難”,才可能更加無所畏懼地去踐行“分享”。


因此父母需要允許孩子在小的時候先滿足“自我”,形成良好的物權意識,才能在未來更早地體會到分享的樂趣

刻意要求孩子“分享”,不過是一種道德綁架

女兒吃水果時,我偶爾會詢問她是否願意給我吃(前提是我真的想要),她通常都很樂意。有一回她手裡總共只有2顆草莓,我問她可不可以給我一個,她思考了好幾秒然後拒絕了我,卻讓我感到鬆了一口氣。


以犧牲自我的需求來成全他人的“分享”,根本不是一個懂得自尊自愛、身心健康的孩子的正常表現。若孩子為了滿足父母的期望而自我要求“要分享”,實在是不敢想象將來長大成人,為了做出符合他人期待的行為,他們會有多麼地委屈自己。

刻意要求孩子“分享”,不過是一種道德綁架

2、遇到社交衝突時,巧妙引入分享的概念


《如何培養孩子的社會能力》書中寫過一個案例。當兩個孩子因為搶玩具而打起來的時候,家長介入問了三個問題:


“孩子們等一下,你們現在出了什麼問題?”

A說:“他搶我玩具!”

B說:“我想玩那個車,可是他不給我……”

刻意要求孩子“分享”,不過是一種道德綁架

“你現在有什麼感受?”

A說:“我感覺很生氣。”

B說:“我覺得很難過。”


“那誰能想辦法讓你們倆都高興起來嗎?”

A說:“如果他把他的皮球和我交換,我可以把車給他玩一會兒。”

B說:“也許我們可以編一個故事,一起來玩這輛車。”


直到找到了雙方都滿意的解決方案後,這位家長鄭重地說道:“你們想出來的這個辦法,就叫做分享。”

刻意要求孩子“分享”,不過是一種道德綁架

一場社交衝突引發的思考,讓孩子們通過自己的智慧找到了解決問題的辦法。這種踐行過程所體驗到的“分享”的快樂,難道不比那些苦口婆心的說教、氣急敗壞的強迫有用得多嗎?


3、不要故意逗孩子“分享”


有的長輩為了讓孩子養成分享的好習慣,特別喜歡向孩子要各種東西。


看到孩子吃零食,老人家明明不想吃,卻對孩子說:“給我一個好嗎?”當孩子真的給了,老人家卻擺擺手笑著說:“寶寶真乖,你吃吧,我不要了。”

刻意要求孩子“分享”,不過是一種道德綁架

看到孩子玩玩具,老人家湊過去說:“給我玩一下好嗎?”若孩子不肯,便百般請求:“好啦,給我嘛,就玩一下嘛,要分享才快樂啊!”等到孩子皺著眉頭給了,老人家又說不要了。


這樣的行為只會讓孩子覺得“大人都是在騙我的”,無形中又樹立了一個“說謊”的負面榜樣。即使孩子願意分享給大人,很可能只是因為孩子心裡知道“你們不會真的拿走”。又或者孩子習慣了這種模式,當他發現外面的小朋友並不會立刻把東西還給他以後,對於“分享”這件事的抗拒反而更深了。

刻意要求孩子“分享”,不過是一種道德綁架

身為父母,與其迫於社交壓力倒逼孩子“分享”,倒不如放下焦慮,反過來充當孩子的保護傘,讓孩子明白分享是一件“你情我願”的事情。畢竟發自內心的的分享,才是令人身心愉悅的、真正有意義的分享,不是嗎?

歡迎關注 我是90後新生代麻麻,PET育兒理念踐行者,在父母修行路上,願我們與孩子一起共同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