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間階層與文官系統是如何影響傳統中國的?讀費孝通《中國士紳》

閱讀是一件比較私人的事情,不同的受眾有不同的口味。但是僅僅依靠個人的閱讀,我自認為是無法獲得全面的理解的,所以我一直期待互動,用功利點的說法是“輸入”和“輸出”。

所以有了這個21天訓練營(每日閱讀+寫讀感)。一為經典閱讀,二為表達。不定時更新。

《中國士紳》費孝通 外研社 紙質

中間階層與文官系統是如何影響傳統中國的?讀費孝通《中國士紳》

經典閱讀 第1本

第一週,只讀了這一本書經典。每天大概15-50分鐘,內容很短,閱讀時間不長。

第一章 士紳與皇權

費老三大本,其實就完整讀了《鄉土中國》,《中國士紳》和《江村經濟》都只是瞭解了其中的理論邏輯和觀點。重讀之際,覺得觀點較為眼熟,因此也缺失了初讀的驚豔感,與看電影被劇透同理。

中間階層與文官系統是如何影響傳統中國的?讀費孝通《中國士紳》

故宮。

19世紀末20世紀初,關於中國主題的書不少,有西方人寫的,也有中國人寫的。

除了書中列舉的《吾國與吾民》等,還有明恩溥《中國人的氣質》、辜鴻銘《中國人的精神》等關於中國人的書籍。

除此之外,明恩溥還有關於《中國鄉村生活》的研究,較為靠譜,雖然也有硬傷(最後一切都歸結為基督救世)。其它的還有待閱讀和發現。

關於國民性的研究應該是要從人類學開始說起了。魯思·本尼迪克特的《文化模式》和《菊與刀》都是關於文化人格理論的代表作。國民性有一定道理,但是在一個多元化的時代,過於強調國民性其實是偏見,是一種刻板印象。

第一章

主要介紹了士紳與皇權的關係。士紳不同於"士"或"士大夫",它不屬於統治階級等級體系,是沒有實際的政治權力的;但它有"勢力",這勢力就是政治免疫性。

脫離了皇權的限制,就能"自由"享有經濟權利。關於皇權的部分,其實浸淫傳統文化這麼久,再不濟看了這麼多的歷史劇也能瞭解個差不多了。

第二章 文人當官

這一章引用了許多文言文,閱讀上有點耽誤時間,但基本理解也沒有問題。此處只談階層與政治。

費老認為,士大夫階層在經濟上是地主,在社會上有聲望,然而在政治上卻顯得中立和消極。在這裡,其階層劃分和韋伯的三位一體模式(即以財富、聲望、權力為階層劃分標準,三者相互強化)極為相似,但卻有著很大的不同,這種不同具體體現在政治上。

費老所謂的“政治權力”更傾向於權力的所有權,指的的是士大夫階層從未試圖與皇帝爭權,而是盡力提出一套倫理規範來限制政治權力的威力,依靠社會聲望來產生實際影響。

而韋伯的“權力”則意味著實現自身意志、無視他人意願而支配他人的能力,這種權力分層體現的是政治領域的不平等。即韋伯所認為的合法權力的主要源泉並非所有權,而是科層組織管理部門中的各種管理職位。

從這個角度講,士大夫階層是有著政治權力的,分析維度不同,兩者並不矛盾。

中間階層與文官系統是如何影響傳統中國的?讀費孝通《中國士紳》

拓展 這裡提到了“道統”與“政統”,簡單說下自己的理解。

“政統”即皇權統治,在中國古代文人看來它是既成的,無意去改變;“道統”則可以看作是依靠各種規範來進行統治,文人熱衷於維護的就是道統,所謂“衛道”。

但是自古“槍桿子裡出政權”,政統掌握著權力,道統自然受到壓制。在斡旋中,道統逐漸發展了“天”的概念。文人、民眾、皇帝出於不同的原因,均接受了這個能干涉人事的“天”。因此有後來的天人合一等,至此士大夫階層成為官僚,淪為皇權的附庸,屈服於政權來謀得安全。

需要說明的是“天”不同於“神”,商朝君權神授,而到了周則開始轉變為君權天授,講的都是政權的合法性來源。“神”是生物,如商朝的玄鳥,代表的是商的利益,是宗教性的;而“天”是自然界,代表的是萬民,是倫理性的。

第三章 士紳與技術知識

第一章的名詞是"士紳",第二章是"士大夫",到了第三章則是"知識分子"。費老用詞則由前兩個的"gentry"變為"intelligentsia",從範圍上來講,知識分子似乎更加普遍一些?

知識可以分為兩類,一是自然知識(生產知識),一是規範知識。

中間階層與文官系統是如何影響傳統中國的?讀費孝通《中國士紳》

孔夫子畫像。

孔孟都認為一個階層不必掌握同時兩種知識,也就是說知識把人區分成兩個階層,"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這裡已經不單單是兩個階層,而是有著上下的社會地位之分。柏拉圖的《理想國》中似乎也有著相似的觀點,勞動分工,各司其職。

我贊同勞動分工,但是為什麼就是他是木匠,你是教書匠?人人生而平等,這種分工的來源是什麼?知識分子的來源又是什麼?

費老從"語文"角度來做了解釋:在簡單的社會里,行為規範依賴世代間的口口相傳、人人相習。但是當生活變得更復雜時,書寫符號被運用,然而這對貧苦的農民並沒有什麼實際意義,因為農民事生產,生產與閒暇相互排斥,這樣受教育的人就侷限於一個經濟群體中,知識分子就出現了。

掌握生產知識與規範知識的人相分離,由此導致了中國技術的停頓。在這裡,我認為用"科技"表述更為準確,一是原文用的是"scientific or technical knowledge",另外則是畢竟還有"黃道婆"等人(代表著技術的提升)。

反觀現代,"聒噪"的文科生受到群嘲。我並不反對文科生的批判精神,畢竟我本身也是文科生的一員,但是若仍像兩千年來"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知識分子一般,那的確是要為人所不恥了。

第四章 中國鄉村的基本權力結構

"任何想長久維持的政權,如果不能贏得人民積極的支持,至少也要得到他們的容忍。"

中國的傳統體制如何運作?如果只從《萬曆十五年》等來了解中央政權則難免有些不足。

中間階層與文官系統是如何影響傳統中國的?讀費孝通《中國士紳》

縣衙。

從縣衙到每家大門,這一段距離是中央與自治社區的銜接點,也是傳統權力結構的重要部分。中央政策的上傳下達需要有衙役、鄉約、自治團體、士紳等人,經由這些繁瑣程序,上意才能得以貫徹。因此,後來出現了保甲制,意圖將此過程行政化,然而作為"唯一人選"的士紳並不願成為保長(例如《白鹿原》中的族長白嘉軒),因此這種集權化管理的目的就不能達到,在傳統中國,士紳依然是基層權力結構中的關鍵一點。

第五章 & 第六章

這兩章講的是城鄉經濟秩序。

地主們(士紳階層)作為寄生的消費者,對鄉民們的勞動產品予取予求。鄉民為了維持生計,在耕作的同時發展了小手工業,但士紳們轉而青睞洋貨。經濟一旦不以生產者之間的商品交換為基礎,則會越來越畸形。最終,傳統特權階層與拒絕執行傳統義務的人們產生鬥爭。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中國的內戰也可以以此來解釋。

第七章 鄉土社區的社會侵蝕

這部分提出了了一個概念"社會損蝕",雖不如"差序格局"出名,但卻更加深刻,也佩服費老觀察角度的老練。看到這個概念,我重新確認了一下文章的發表時間,確定是上世紀50年代之前,然而這個現象依然存在於社會生活當中。

所謂"社會損蝕",指的是城鄉二元論下,鄉村裡的年青人進城後,大多不願也難以再回到鄉土,造成鄉村人才和金錢的外流。即便是70年後的今天,這依然是一個緊迫的社會問題。這種身份的尷尬讓我覺得,70年來,中國其實並無太大變化。

本文寫作於2017年9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