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去哪了?父親對的孩子的陪伴,孩子未來容易有出息

爸爸去哪了?父親對的孩子的陪伴,讓孩子未來容易有出息

著名教育學家盧梭曾說:只有家庭、社會、學校三者配合起來,才能夠使孩子健康成長。人的教育在他出生的時候就開始了,在他不會說話和聽別人說話以前,他已經就受到教育。

爸爸去哪了?父親對的孩子的陪伴,孩子未來容易有出息

"小朋友,你爸爸呢?"通常孩子遇到這樣的問題,都會說爸爸去上班了。"你想和爸爸玩耍嗎?"孩子會用力點頭。傳統的家庭觀念都是爸爸在上班,媽媽在家帶孩子,孩子只有在晚上才能夠看到爸爸。有的時候爸爸下班回到家,孩子早已熟睡,根本沒有交流溝通的機會。有人說孩子的成長有媽媽陪伴就行了,爸爸只負責賺錢養家。其實不然,孩子都成長的過程,也需要父親的參與。

大姐和二姐家長的孩子可以說是兩個極端,兩家都是男孩,但是孩子的性格確實天差地別。大姐家的孩子名叫小東,今年6歲,活潑開朗,做事有激情。小東爸爸的工作比較清閒,每天有大量的時間陪伴在小東身邊。閒暇的時候,爸爸就會帶著去河邊摸魚、去爬山、去校外騎行車、去鄉下玩耍。小小年紀就懂得很多書本學不到的知識和經驗,長時間的運動讓小東的身體非常健壯。

每次家庭聚會,小東都是全場最亮眼的"小明星",當著一群人的面絲毫不怯生,大大方方地表演自己的各種才藝。6歲的小東,和各種年齡的親戚都可以開始幾句玩笑,就連自己的爺爺都經常被小東逗得捧腹大笑。

大姐經常誇讚小東"臉皮厚",嘴甜,幾句話既能讓人心花怒放,我說這孩子將來一定情商高、有出息。

爸爸去哪了?父親對的孩子的陪伴,孩子未來容易有出息

二姐家的孩子名叫小飛,今年也是6歲,相對於活潑開朗的小東,小飛則顯得更安靜。無論是在家還是在學校,小飛都很內向,平時很少和別人說話。在家裡的時候,小飛和媽媽幾乎是零交流,有時媽媽忙於做家務,小飛總是一個人在房間內畫畫,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他的爸爸常年在外忙於工作,很少有時間能夠陪伴玩耍。長期和媽媽生活在一起的小飛,內心也是多愁善感,敏感脆弱。

6歲的小飛就已經有了做"宅男"的潛質,即便是陽光明媚的天氣,小飛也不願意出去和小夥伴們玩耍。直到現在他都不敢騎自行車在郊外"狂奔",對於打球、捉魚摸蝦、放風箏通通沒有興趣。有時家裡來親戚朋友,小飛都是躲在房間內不出,很少和大人交談。和大人在一起時,小飛總是顯得很拘束,很緊張,不知道如何與長輩交談。每次二姐罵孩子"沒出息"時,小飛就像林黛玉一樣,立刻掉眼淚。

從小東和小飛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出,孩子的成長,當真是需要爸爸的參與。無論是孩子的性格還是興趣愛好,都離不開父親的教育。家庭中有這3種三種父親,孩子將來情商更高,更有出息。

一、爸爸喜歡蹲下來和孩子交談

家長站著指責孩子的時候,孩子處於仰望狀態,如果家長在此時大聲怒罵,會給孩子施加無形的壓力,孩子會變得緊張不安,內心脆弱的孩子甚至會嚎啕大哭。而且家長這樣"居高臨下"說話方式,很容易讓讓孩子產生叛逆心理。

經常蹲下來搭著孩子肩膀說話的爸爸,在和孩子交流的時候,孩子感覺不到任何的壓力,反而很輕鬆。因為孩子感覺到自己被平等對待,爸爸蹲下來的時候,要像朋友好哥們一樣和孩子交談,孩子也會會更加乖巧聽話,更喜歡和父親交流。


爸爸去哪了?父親對的孩子的陪伴,孩子未來容易有出息

二、爸爸參加孩子各種活動

有些多才多藝的孩子,都會參加各種比賽或是晚會的演出,孩子在舞臺上展現出自己的才藝,獲得全場的掌聲,對孩子來說都是難忘的時刻。而且孩子最希望將自己的快樂和父母分享,爸爸出席孩子的各種活動,不但會讓孩子覺得安心踏實,也會給孩子無形的鼓勵,讓孩子更有自信,長大後孩子更有出息。

三、爸爸脾氣溫和

如果家中的爸爸性格暴躁,喜歡發脾氣甚至是摔東西。這樣的爸爸,培養出來的孩子,大多都是情商低、脾氣差。這樣的孩子沒有感受到爸爸溫和的愛,每天都生活在吵架的暴躁環境之中,長大後很有可能患有"暴力傾向"。

脾氣溫和,不亂髮脾氣的爸爸,在生活能夠給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孩子在犯錯誤時,爸爸也不會打罵孩子,而是心平氣和地詢問孩子犯錯的原因,然後引導孩子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的孩子,在將來更加勇敢,而且待人寬厚,情商高,心胸寬廣。

爸爸去哪了?父親對的孩子的陪伴,孩子未來容易有出息

父親是孩子成長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只有父母平衡教育,孩子的內心才能夠健康地發展,今後對待一切事物,都充滿了愛心和希望。

每個孩子都希望被尊重、被關愛,父母給孩子一點包容和溫暖,孩子才能夠陽光健康地成長,對待生活充滿希望,善待他人。

孩子出生後就是一張白紙,未來長成什麼樣,更多的是在於父母如何去引導。

在孩子成長的這條路上會出現很多的問題,家長經常疏於引導,從而導致孩子性格上的缺陷,外在表現為:叛逆、頂嘴、孤僻、暴力。

面對這些,父母可能感覺有點力不從心,不妨試試通過閱讀繪本來引導,雙管齊下,會省力的多。

李玟謹教授在一次育兒節中特意為父母推薦了一套《兒童情商管理與性格培養繪本》。前段時間為自己的孩子買了一套,作為睡前故事講給孩子聽,孩子很喜歡,尤其對孩子的情緒管理、行為習慣和性格養成有很大的幫助。3-6歲可用作培養高情商、提高表達能力的工具書,用來幫助孩子管理情緒,養成好性格。

此套全綵繪全套共10冊,由多名育兒專家聯合編寫而成,繪本中每一個故事都是經精心設計,從多個維度對孩子加以引導,孩子聽了後,可以更加的有自信、有毅力、有誠信、有愛心、有自律和有擔當

父母可以作為睡前小故事講給孩子聽,孩子也可以自己觀看書中生動有趣的圖片。

爸爸去哪了?父親對的孩子的陪伴,孩子未來容易有出息

尤其在3-6歲的時候,是培養孩子優秀人格、優秀品德及良好行為習慣的最重要時期,很多父母忙於工作,缺席了對孩子的陪伴和教導。父母再忙也要抽點時間陪孩子一起學習一起成長。

爸爸去哪了?父親對的孩子的陪伴,孩子未來容易有出息

在3歲之前,父母可以讀給孩子聽,當做睡前故事書。在3-6歲當做好習慣養成的故事書,用來幫助孩子管理情緒,養成好性格。健全的性格會讓“雛鷹”的翅膀更有力量,有了力量他們會飛的更高更遠。不要錯過了幫孩子養成好習慣的最佳時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