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嚴重分離焦慮,該怎麼辦?

1 歲的寶寶,總是希望跟在母親的身後。到了 2 歲逐漸能夠離開母親獨自遊戲。母親在廚房做飯時,他能夠獨自在其他房裡面玩自己喜歡的遊戲。

而且除了母親之外,還能與家人或者特定可信賴的大人一起度過一段時間。這種能夠與母親暫時分離的前提是,要擁有“如果叫母親,母親能立即過來,或者如果過一段時間,母親就會回來”這種信賴感。

但是這種信賴感會因各種情況而被動搖。例如,本應在廚房的母親不見了,使得幼兒漸漸覺得不安,在家中四處尋找。如果很快找到母親,這種不安就會消失,而放心地繼續遊戲。

但是,如果母親外出辦事,幼兒在家中找不到母親,就會十分不安而大哭起來。這個時候即使母親返回並將他抱起,但短時間內他依然不會讓母親離開自己,那是因為他還沉浸在剛才找不到母親而不知所措的情緒之中。

在母親摟抱、得到充分安慰、哄勸之後,不安的情緒才會逐漸消失,又可以與母親分離,獨自遊戲。

寶寶嚴重分離焦慮,該怎麼辦?

讓其他大人代替母親在旁看護時,2 歲幼兒的心中,也會滋生不安的情緒。乍看好像什麼事也沒有,獨自在玩耍,但一見到母親,就立刻撲向母親懷裡撒嬌,可以看出孩子心中已經忍耐了很久。

而且,在“忍耐”期間,一點點小事都會令他生氣,急切地哭著尋找母親。以上的情形可以看出,2 歲幼兒仍然需要母親的看護。

而每個小朋友之間的個體差異也很大,在 2 歲幼兒中,有已經能夠離開母親獨自玩耍的幼兒,也有在心理上對母親有強烈依賴感的幼兒。

所以,只要幼兒一不留神,見不到母親或者長時間地等待,就會變得焦躁不安。為了幫助幼兒克服這種不安的情緒,需要給予幼兒充分地勸慰及安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