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兩艘歐洲戰列艦,明朝中國人造出“航空母艦”?鄭和寶船長啥樣

頂兩艘歐洲戰列艦,明朝中國人造出“航空母艦”?鄭和寶船長啥樣


頂兩艘歐洲戰列艦,明朝中國人造出“航空母艦”?鄭和寶船長啥樣


編者按:在蔚藍大海上乘風破浪的巨船,可以說是人類通過自己的智慧,所能建造的最宏偉的交通工具。不過這就引來了一個問題,中國最大的海船究竟是什麼樣子的呢?說到這裡,想必大家應該會想到明代著名的鄭和寶船與遠航琉球的封舟,那麼這兩種船究竟是什麼樣子的呢?


頂兩艘歐洲戰列艦,明朝中國人造出“航空母艦”?鄭和寶船長啥樣

第一個問題,可能也是大家最關心的,鄭和寶船到底是什麼樣子的?要解釋這個問題,就首先要清楚鄭和寶船到底有多大並且屬於什麼種類?

頂兩艘歐洲戰列艦,明朝中國人造出“航空母艦”?鄭和寶船長啥樣

可能人們對寶船大小的最直接印象,來自於文獻記載中的“寶船六十三隻:大者長四十四丈四尺,闊一十八丈。中者長三十七丈,闊一十五丈。”光看這一數據,可能大家並沒有什麼概念,那麼按照明代一丈等於今天3.2米來計算,鄭和寶船中的“大者”長度達到了140米左右,“中者”也有118米左右。

頂兩艘歐洲戰列艦,明朝中國人造出“航空母艦”?鄭和寶船長啥樣

雖然這個數據最早出自參與下西洋的馬歡在回國之後所寫的《瀛涯勝覽》,但是有一個問題,他所提供的數據是不是真的準確?這還要引申一個問題,這種超過百米的船隻,在世界船隻歷史上,究竟是什麼樣的等級?

頂兩艘歐洲戰列艦,明朝中國人造出“航空母艦”?鄭和寶船長啥樣

▲西班牙“聖三位一體”號

首先來對比一下歷史上一些比較著名的木製戰艦,比如著名的巨型戰艦西班牙的“聖三位一體”號和法國的“瓦爾密”號。這兩者都出現了一個共同的問題,那就是因為沉重的船體,雖然他們都有較為先進的帆索系統,但是在風力較小的情況下依然行動速度緩慢。船身更大的“瓦爾密”號,在克里米亞戰爭中,甚至不得不依靠蒸汽船,將其拖到合適的炮位。雖然鄭和寶船並不像這兩艘戰艦一樣攜帶大量火炮,但是考慮到大寶船兩倍以上的船長,重量也必然會超過“聖三位一體”號和 “瓦爾密”號。

頂兩艘歐洲戰列艦,明朝中國人造出“航空母艦”?鄭和寶船長啥樣

▲法國“瓦爾密”號

甚至到了蒸汽機出現後,雖然有了可靠動力,可以讓更大的體積的木製船航行在海上,但是作為近代船長記錄保持者,英國皇家海軍的“沃登爵士號”受制於木質材料的強度,船長也止步於85米。直到後來金屬船殼的出現,才最終讓船隻的長度能夠突破百米。

頂兩艘歐洲戰列艦,明朝中國人造出“航空母艦”?鄭和寶船長啥樣

▲世界上最大的木製船“沃登爵士號”船

當然了,這時候應該有人要說了,說不定是明朝初期的船工,掌握了什麼秘傳的技術呢?首先一個簡單問題,船隻做的越大,那就意味著船的的重量越重,但在蒸汽機出現之前,有限的風力推動如此巨大的船體幾乎是不可能的。如果想通過減少某些結構讓船體減重,那又會降低船身強度,從而不可能建造出如此巨大的船隻。

頂兩艘歐洲戰列艦,明朝中國人造出“航空母艦”?鄭和寶船長啥樣



知道了文獻數據有問題,那麼想要確定鄭和寶船的大致大小,就必須要從考古入手,先確定鄭和寶船究竟屬於哪一種類。雖然有關這一方面沒有什麼文獻的記載,但是卻有兩個重要的線索,那便是鄭和寶船的主要建造地——太倉,以及在這裡發現的明代寶船建造遺址中,所發現的舵杆。

頂兩艘歐洲戰列艦,明朝中國人造出“航空母艦”?鄭和寶船長啥樣

▲太倉鄭和公園

太倉早在宋代就已經當時中國重要的造船業基地。在元代,伴隨著元朝政府組織的大規模海上漕運,太倉更是一躍成為了當時整個東亞最大的造船業中心。因此,明朝將太倉選為下西洋船隻建造的中心,可以正是對元朝航海遺產的繼承。因此可以說,想要確定鄭和寶船的大小,完全可以以元代海船作為參考。

頂兩艘歐洲戰列艦,明朝中國人造出“航空母艦”?鄭和寶船長啥樣

▲山東出土的元代沙船復原

在太倉地區所生產的海船,主要是向北沿海岸運輸漕糧的沙船。這種船隻的一大特點,便是它們的平底結構,這一結構使沙船吃水更淺,有助於在近海岸地區,避免出現擱淺或觸礁。不過相對而言,這種船的結構,也使得它們在抗浪方面表現較差。

頂兩艘歐洲戰列艦,明朝中國人造出“航空母艦”?鄭和寶船長啥樣

▲沙船

說到這是不是感到什麼奇怪的迷之既視感呢?沒錯,元朝在兩次徵日戰爭,尤其是第二次遠征日本,正是使用了大量平底的大型沙船,它們沿著海岸一路駛往日本九州,但最終在“神風”中幾乎全軍覆沒。

頂兩艘歐洲戰列艦,明朝中國人造出“航空母艦”?鄭和寶船長啥樣

▲遠征日本的蒙古海軍

有著這種巨大的缺陷,那不可能直接作為鄭和下西洋的船隻。這一點從太倉寶船建造遺址出土的舵杆中也能找到蛛絲馬跡。從出土的寶船舵杆殘件來看,它們與同樣是太倉出土的元代古舵形制相同,通過與各地出土的元代沙船船舵對比,兩者之間是存在著繼承關係。

頂兩艘歐洲戰列艦,明朝中國人造出“航空母艦”?鄭和寶船長啥樣

▲出土的寶船船舵

通過船舵來反推,我們今天所熟知的寶船,極有可能正是在元代,通過對當時在太倉地區主要製造的沙船進行改造,從而誕生的改進型沙船。這一結論的另一重要作證,便是明代沙船在日本和東南亞,也有著相關的記載,比如說在日本,就將沙船稱為“南京船”,以此與產自福建的福船相區別。這足以說明在明代已經有相當部分沙船,不再只能侷限於近海地區活動,而是有了遠洋航行的能力。

頂兩艘歐洲戰列艦,明朝中國人造出“航空母艦”?鄭和寶船長啥樣

▲明代的三種沙船


頂兩艘歐洲戰列艦,明朝中國人造出“航空母艦”?鄭和寶船長啥樣

▲日本繪製的南京船(鳥船型)

那麼依據沙船來反推,寶船應該有多大呢?由於太倉出土的寶船船舵並不完整,而且隨著船的增大以及航線的情況,船舵的大小也必然會有較大的比例變化,只能給出一個相對的數據。這支11米長的船舵,它所屬的船長應該是在40米左右,同時考慮到還有比船舵出土的作塘還是中等大小,因此很有可能,寶船與後來封舟是相同的45~50米長度。除此之外,數量最多,還有與寶船一起陪同出航,元明時期常見的28~30米長沙船。

頂兩艘歐洲戰列艦,明朝中國人造出“航空母艦”?鄭和寶船長啥樣

▲鄭和艦隊

說完了寶船,那麼最後再來說說明朝中後期的封舟。相對於寶船,封舟記載更為詳盡。但是如今大眾對於封舟的解讀,卻時常出現過度吹捧和貶低的情況。不可否認的是,封舟如果作為海船來說,是問題非常多的。在中國當時比較落後的帆索結構,對於風力的利用相對較低的情況下,龐大的封舟雖然得益於中國傳統的硬帆,可以在順風時保持較快的速度,但是一旦風力不足或者逆風時,則會陷入在海上停擺的危險。

頂兩艘歐洲戰列艦,明朝中國人造出“航空母艦”?鄭和寶船長啥樣

除了速度外,由於封舟本身採用的是福船船型,這種結構能夠讓封舟在農曆六月多臺風的季節裡,雖然船隻受到嚴重損害,但是明朝五次封舟出使琉球,都未出現船毀人亡的情況。然而,福船船型較深的吃水,同時也給封舟帶來的一個問題,即在入港時,極易擱淺。加上封舟本身巨大船體所帶來的巨大重量、極低的靈活度,以及古那霸港狹窄崎嶇的入港航道。使得封舟入港必須等到出現大潮之後,由小船和縴夫通過纜繩拖入港中。

頂兩艘歐洲戰列艦,明朝中國人造出“航空母艦”?鄭和寶船長啥樣

▲古那霸港的國場川航道

綜合以上的信息,其實也不難看出,封舟從船隻本身的角度來看,作為東亞地區風帆時代的標誌性船隻,在遠航方面還算是合格的。但是受限於帆索系統等,即為船隻提供動力的設施系統技術落後,讓封舟在航行和入港都顯得極為難堪。所以在這之後,在明末和清朝初期,中國船隻製造業開始極大的吸收西方造船技術,對傳統船隻進行改造。

頂兩艘歐洲戰列艦,明朝中國人造出“航空母艦”?鄭和寶船長啥樣

▲吸收歐洲船隻技術的的封舟

然而,伴隨著乾隆和他自詡的盛世時代到來,中國本就滯後的造船業發展,正式走向了更加黑暗的時代……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靜默之鴞,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