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封制和郡县制孰优孰劣,纠结了几千年,答案不是那么简单

之前我们讲了,周朝享国祚近八百年,这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但是同时,东周开始,周王室衰落,名存实亡,这应该也不是封建统治者想要的结果,只能说是无奈。秦朝统一华夏,摒弃了分封制,建立郡县制度,书同文车同轨,建驰道,权力高度集中,但是结果却是二世而亡。项羽击败秦国,建立西楚,号称西楚霸王,分封十八路诸侯,结果4年时间就被刘邦推翻,刘邦建立汉朝之初也是分封功臣,随后将主要诸侯一一诛杀,并立子侄兄弟为同姓王,以为分封同姓宗族就可以避免重蹈项羽覆辙,可没料到,到了他的孙子辈的汉景帝时,就发生了七王之乱。

分封制和郡县制孰优孰劣,纠结了几千年,答案不是那么简单

在中国,分封制频频出现在历史长河中,汉朝之后又有晋朝,甚至在1000多年后的明朝,朱元璋还进行了分封,最终靖难之役,他的第四个儿子朱棣攻杀明惠帝朱允文,成为了新的统治者。为什么分封制看上去会引起那么多的权力斗争,但是仍然有皇帝采用这种方式呢,是分封制有其独有的优势吗?其实每个历史时代都有其特定的客观情况,包括经济的发达程度、皇帝的出身、百姓的思想、当时的政治格局,所以并不是说分封制是一个比郡县制更好的政治制度,也不是说这些采用分封制的皇帝都不够聪明,而是有其历史原因的。我们后面会分几篇文章来讲述一下,历史上的分封制和郡县制。

分封制和郡县制孰优孰劣,纠结了几千年,答案不是那么简单

分封制起源悠久,商代就有此制度产生并有历史记载,而真正成为一种完整的政治制度是在西周。在夏朝,整个社会生产力有限,更多是以部落联盟的形式存在,虽然可能有一些宗族被分封,但是作用仅是共同保卫夏朝王室,王室实际控制地区加上分封的宗族构成了夏朝实际控制的领土面积,但是这个领土面积并不广大,夏朝周边是被其击败并臣服的部落(请注意是臣服,而不是被夏征服)。商朝的建立者成汤就是臣服于夏朝的一个方国的首领,他相当于推翻了夏王室的部落联盟首领的地位,虽然商朝国力上强于夏朝,但是即使到了商末仍然维持了夏朝的基本格局。

分封制和郡县制孰优孰劣,纠结了几千年,答案不是那么简单

周朝建立,总结了前朝的经验,认为需要扩大周王室的影响力和控制力,但是面对曾经帮助过周王室击败商纣王的各个部落又不能直接打击,因此较为成熟的分封制就应运而生。周朝将参加伐纣的部落以及自己的同姓宗族分封在广袤的土地上,多达上百个,将自己的宗族势力进一步扩大,穿插在异姓诸侯之间,起到防备的作用。另外,当时中国还是地广人稀,城市之间有大片的土地没有人居住,同时国家周边还有众多少数民族以及被视为蛮夷的部落,周王室将有些诸侯国分封在一些周朝没有实际控制的地区,给他们周王室军队和整个部落联盟的支持,来扩疆拓土,这样做一方面解决了不因为分封影响原各个部落的利益,同时又壮大了周朝的控制疆域。

分封制和郡县制孰优孰劣,纠结了几千年,答案不是那么简单

夏朝鼎

也许有人会提出,那汉朝初年的时候,刘备立了这么多异姓诸侯,不也是因为不能得罪这些帮助他打天下的诸侯,最后还不是在几十年后逐渐以郡县制为主了,为什么周朝做不到呢,为什么不能通过同姓诸侯逐步去消灭异姓诸侯,然后再逐步加强中央集权呢?周朝建立时,整个社会的生产力还不高,对于广袤的国土,还没有办法做到政令能够及时传达,控制力不高是时代的产物,可以看看秦始皇建立郡县制,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车同轨,建驰道,通过交通能力的提高,就仿佛把帝国缩小了,提省对帝国的统治力。另外,面对夏商以来上千年的政治制度的延续,周朝的改革已经是大刀阔斧了,非常不容易。同时,周朝还用严格的礼乐制度来控制诸侯和百姓的意识形态,不同身份的人有完全符合自己的一套行为规则,不可逾越,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分封制和郡县制孰优孰劣,纠结了几千年,答案不是那么简单

西周的两百七十多年时间,这个制度一直稳定保持着,让王朝持续发展,但是随着西周最后一代周王被一个诸侯国——申国联合蛮族犬戎的攻击,导致了周王室实力和尊严都大大受损。另外,原先的宗族诸侯国历经几百年,和王室的关系已经不像初期那么紧密,自己的野心在王室衰微后愈加凸显,同时这些诸侯国内部的士大夫阶层逐渐壮大,俨然成了诸侯国中的诸侯国,士大夫阶层需要功勋来为自己的家族争取利益,这些功勋很大程度上需要对外战争来取得,诸侯国之间的互相攻伐变得频繁而激烈,历时500年的春秋战国时代拉开帷幕。

所以分封制也需要看中央政府的实力如何,同时也要看诸侯国的能力,一旦天平倾向于诸侯国,那就会造成叛乱,这和人性有关,我弱小于你,被你管理很正常,但是我强大于你,那我臣服于你只能是我本身没有野心且感恩你之前给予的恩赐,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少之又少,更何况我可能感恩于你,但是我的子孙就不一定了。东周开始之所以出现礼崩乐坏的局面,不是大家不遵守制度了,而是大家想要自己来创建新的秩序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