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宝宝姐的教育理念看少年东坡之养成

文|高宝宝

最近有幸参加了一个读书会——宝宝姐读书会,并按照日程,于本周开始读国学大师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在细读慢品的过程中,我产生了很多感想,尤其对苏东坡在少年时代的成长历程感慨颇多。常常是读着读着,一个人以及她关于教育的理念便闪现在我的脑海中。她就是宝宝姐读书会的发起人——高宝宝。

高宝宝, 15岁写小说,38岁考取香港中文大学研究生院,有20年中文教育经验。自去年5月开通个人公众号以来,已发表原创作品近150篇。在加入今日头条和百家号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已经取得了不少骄人的成绩。

喜欢她的宝宝粉们都亲昵地称呼她为宝宝姐,宝宝姐不但自己成就卓越,而且还凭借着多年积累的独特教育理念,一手把女儿卢姗培养成为香港大学一级荣誉学士、伦敦大学教育硕士优秀毕业生。

优秀的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深远的。接下来,我们就从宝宝姐的公号文章里,选取几段有关教育的经典文字,并结合中国千古文豪苏东坡的少年成长史,一起来品味一下吧!

从宝宝姐的教育理念看少年东坡之养成

宝宝姐在《有这样一位母亲的孩子,后来都怎么样了?》一文中写到:

每一个优秀的孩子背后,一定是一位优秀的母亲。这个母亲,也许学富五车,就像接连把三个孩子送进斯坦福的陈美玲。也许目不识丁,就像是培养出了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莫言母亲。


每个孩子的成长,都只有一次,错过了就永远错过了。孩子的一生,掌握在我们做母亲的人手里。

而北宋的天才少年苏东坡,也恰好是在这样一位优秀母亲的陪伴下长大的。我们来听听国学大师林语堂给我们讲讲少年苏东坡和他母亲的故事:

在苏东坡8岁到10岁之间,因为父亲进京赶考,所以由母亲在家管教孩子并教孩子读书。一次,苏母教苏东坡读《后汉书》的《范滂传》,读完后,小东坡抬头望了望母亲,问道:

母亲,我长大之后若做范滂这样人,您愿不愿意?

母亲回答道:

你若能做范滂,难道我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吗?

通过这短短的对话,我们可以看出苏东坡母亲的格局。通过这个小小的故事,我们也不难看出,苏母教会儿子的不仅仅是读书,更重要的是人生的道理。日后无论遭遇怎样的政治迫害与艰难险阻,苏东坡都能始终坚持刚正不阿,母亲的教育功不可没。

从宝宝姐的教育理念看少年东坡之养成

苏东坡与母亲之间还有另外一个故事:据说幼年时,苏东坡在读书之外,富有多方面的兴趣。下学之后,他常常一回家就往鸟巢里窥探。母亲看见了,严格告诫东坡与家中的使女,要爱护生灵,不得捕捉鸟雀。


母亲的言行,造就了苏东坡的仁爱之心。使得成人后的他,能屈身给监狱中患病的囚徒治病、收养路边饥饿困顿失去父母的儿童。以及后来即便被贬黄州,自己和家人的生活都很困顿的情况下,他还出头召集朋友兴办儿童福利院。


宝宝姐在文章《都说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可你知道起跑线在哪里吗?》中写道:

胡适的好学问、好品性,都是因为他有一个好妈妈。没有胡妈妈,这世上就不会有我们的朋友胡适之。


我想说的是:苏轼的好学问、好品性,与苏母的培养和教育密不可分。如果没有苏妈妈,这世上就不会有洒脱、正直、仁爱并且名传千古的文豪苏东坡。

从宝宝姐的教育理念看少年东坡之养成

宝宝姐在另外一篇文章《从他们身上,你是否看见了自己的影子》中写道: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我们每个人都能从他们身上看见自己的影子。你想要你的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自己就要先成为什么样的人。

接下来就让我们去看看,在林语堂笔下,苏东坡的父亲苏洵是怎样通过自己的行为举止,影响自己儿子的。

林语堂在书中讲道:苏洵以纯粹而雅正的文体教儿子,教儿子深研史书为政之法,乃至国家盛衰隆替之道,并一向要少年东坡坚持文章的醇朴风格,力诫当时流行的华美靡丽的习气。

父亲的教诲和影响,是苏东坡醇朴自然文风的源泉。

东坡在16岁时,父亲把东坡的姐姐许配给外婆家东坡的一个表兄。但他的姐姐因受表兄家人的折磨,不久便去世了。

这个表兄的家族在当地是一个豪门,非常有势力。但苏洵不为所惧,当众谴责苏东坡表兄的家人:村中“某人”,已经弄得全村道德沦丧;他已然把幼侄赶走,独霸了家产;他宠妾压妻,纵情婬乐;一家是势力小人,欺下媚上,嫌贫爱富;他家金钱与官场的势力可以左右官府,是三十里之大盗也。

苏洵勇于挑战豪门,显示出了刚强和嫉恶如仇的性格。父亲的这些性格特点,后来都投射到了苏东坡身上。

从宝宝姐的教育理念看少年东坡之养成

除了父母,苏东坡的祖父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影响。林语堂讲到苏东坡祖父时说:苏东坡祖父不识字,但是人品不凡。那时他们住在乡间,自己广有田地。别人家全都储存食米,但是东坡的祖父却以米换谷,在自家谷仓中存了三、四万石之多,非常令人费解。

直到遭遇荒年,田地歉收,苏东坡的祖父才揭开谜底:他开仓散粮,先给他自己的近族近亲,然后才轮到他妻子的娘家人、再后给他家的佃农,最后给同村的贫民,几乎令所有人受益。

林语堂评论道:

不难看出,这位不识字老汉的智慧和才华,原是在身上深藏不露,结果却在他儿子的儿子的身上光荣灿烂的盛放了。身心精力过人的深厚,胸襟气度的开阔,存心的纯厚正直,这些苏东坡身上的优点确都潜存在老人的身上。

从宝宝姐的教育理念看少年东坡之养成

一个人的成功,固然离不开父母长辈和环境的影响,但是与其自身的努力和坚持同样密不可分。宝宝姐在她的文章《那些看上去的轻而易举,都是你想象不到的努力》中写道:

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那些看上去的轻而易举,都是因为在背后付出了我们想象不到的努力。

苏东坡之所以能够成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离不开他的勤奋和坚持有恒。他11岁时进入中等学校认真准备科举考试。为应付考试,很多刻苦的学生都会将经史诗文中的文字整篇背诵下来,苏东坡就是这些孩子中最用功的一个。

他不仅通篇背诵,而且还会将经书和正史抄写一遍,这种读书习惯一直持续到苏东坡成年后。而且他常常不止抄写一遍,每次抄写甚至还会使用不同的字体。正是这样的勤奋和坚持,为苏东坡日后成为文史以及书法大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宝宝姐在文章《你不坚持,怎么配得上最好的?》中写道:

坚持很难,但是,有些东西,值得我们竭尽全力。珍贵的,从来都来之不易。

在任何一个成功者的背后,一定会有一个对他有着深远影响的父母。那些影响,帮助他在他的童年和少年时期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目标,成为他人生航船上的帆。

在任何一个成功者通往成功的路上,也都一定少不了坚持不懈的努力,以及遇到挫折时锲而不舍的精神,那是推动他人生航船前行的东风。

任何的成功,都不是无缘无故和轻而易举的,从古至今,向来如此。

世上只有一个苏东坡,况且也不是每个孩子都能成为苏东坡。不过,好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路上,我们有宝宝姐。只要我们愿意,只要我们努力,我们的孩子都有机会成为卢姗。

从宝宝姐的教育理念看少年东坡之养成

上面这篇文章,是《宝宝姐读书会》的小伙伴“一路走来”的作业,经过同意,把这位小伙伴的读书笔记发表出来。

《宝宝姐读书会》是我为了带领我的小伙伴们一起读书而成立的。

【读书会共读方式】:

1.自备共读书籍。

2.大约两周(14天)共读一本书,若内容较少,就一周读完,内容较多,会延长至三周。

3.每周写一篇500字以上的读后感或是读书笔记,小程序打卡交作业(一周记一次作业)。

4.每周一个话题讨论(两周之内至少参与一次)。

5.每本书由宝宝姐点评作业一次(每本点评3人,抽签获得)。

【如何收费】:

《宝宝姐读书会》是公益性质的读书会,是我公众号读者的福利,因此不收取任何费用。但是,为了激励大家能按时完成共读计划,参加的小伙伴需要缴纳51.8元的押金。

如果你能按时完成阅读和作业,51.8元将退还。如果不能按时完成,51.8元将作为读书会的奖金,当期平均奖励给完成读书计划的会员。

【如何加入】:

关注公号【遇见宝宝姐】+宝宝姐微信,先进入读者群,然后再由读书会会长统一安排进读书会群。

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但是,只要努力了,就一定会看到成果。

欢迎喜欢读书、想通过读书提高文学修养、写作变现的小伙伴加入《宝宝姐读书会》!


作者简介:

高宝宝

15岁写小说

38岁考取香港中文大学研究生院

20年中文教育经验

一手把女儿培养成港大一级荣誉学士及伦敦大学教育硕士。

让她温暖而有力量的文字,陪伴你一路前行,遇见更好的自己。

微信公众号:遇见宝宝姐(ID:gaobaobao-52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