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振寧認為近代科學沒在中國萌芽與《易經》有關,知常容看法不同

管仲曾經說過這麼一句話: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人在豐衣足食的情況下,生存不處在危機之中,生活安定的情況下,就會開始注重禮節和榮辱,關心周圍的一切。人的善心因為生活的富足更容易被激發。

現在保護自然環境,愛護動物屢屢被提及和重視,受到越來越多的人的認可和加入。比如這一次的活動主題是愛地球專場,倡議“用寫作為自然發聲”就是一個很好的創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說明越來越多的人的關愛的範圍從人擴展到了自然,這是善心的擴大,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楊振寧認為近代科學沒在中國萌芽與《易經》有關,知常容看法不同

環保組織提供很多物種滅絕的數據。比如中國犀牛於1922年滅絕,中國白臀葉猴於1882年滅亡,昆士蘭毛鼻袋熊於1900年滅絕等等。有環保組織說動物滅絕的速度比二千年前快了千倍,全球有八分之一的鳥類瀕臨滅絕,每年至少有6萬個物種被滅絕。

看完這些數據,我們自然會生出保護環境之心,那怎麼保護呢?這就是知常容今天想提出的討論的觀點:保護動物的核心不在守護,而是重建人與自然的關係。

為什麼說保護不是最核心呢?

我們先思考一個問題,有人問你人是什麼?

相信馬上有朋友就會脫口而出""人是萬物之靈""

暫停五秒,思考一下這句話有問題嗎?

楊振寧認為近代科學沒在中國萌芽與《易經》有關,知常容看法不同

"萬物之靈"這個邏輯如果確立,自然就形成人與萬物之間是有等級的。

我們是萬物之靈,自然在萬物之上。

有等級代表有秩序,有秩序自然有上下區分。

"禽獸"二字是用來罵人的,"禽獸不如"更是用來罵人的。

在我們的下意識中認為人就是比動物高一等,否則"禽獸不如"也就不是用來罵人了。既然我們高高在上,我們自然有權力處置這個世界中的萬物,並且改造我們所遇到的萬物,讓他符合我們的理念。

這個理念在某個特定時期是有好處的,因為它有利於人類脫離對自然畏懼和束縛,更加主動地改造我們的生存環境,使之更有利於人的生存。

現代的科技發展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充分呈現出"人是萬物之靈"的魅力和作用。

任何東西都不是隻有好處而沒有副作用的,當人類對自然的攫取的速度越來越快,突破臨界點的時候,"人是萬物之靈"的副作用就會顯的特別明顯,比如現在物種的快速滅絕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

一個物種的存在和滅絕自然有其內在的道理,沒有人類活動的時候,物種的生滅也在延續,而不是不存在。所以保護物種我們先得明白一個界限,不是我們保護了物種就不會滅絕,如果認為我們保護了,動物就不會滅絕,那顯然又是誇大了人的作用,依舊是"人是萬物之靈"的觀點。

這個觀點不改變的話,我們保護動物,愛護環境無非就是將動物園的圍牆拆掉,從一個個人類圈起來的動物園,擴大成地球般大小的動物園

楊振寧認為近代科學沒在中國萌芽與《易經》有關,知常容看法不同

居上者會憐惜下位者,但是他會感同身受嗎?會是切膚之痛嗎?

當然不是,那只是居上者覺得你可憐,那你才可憐

當人類覺得這個動物可憐,就會生出保護之心,那麼覺得不可憐的動物呢?這地球的物種何止千萬,我們也沒有那麼多的情感,眼淚去可憐所有的物種。

我們實質是一邊做著保護一些我們覺得可憐的動物,一邊卻不斷擠佔我們不覺得可憐,或者根本沒有感覺的動植物的生存空間。

這或許就是目前一些動物保護的真實現狀吧。

所以核心的關鍵就是切換觀念,將"人是萬物之靈"轉到"天人合一"的上面來的。

《道德經》強調人只是萬物之一,不是萬物之靈長,依據呢?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道德經42章》

這就是萬物的來歷,這裡並沒有指出人的來歷,顯然三生萬物中就包括了人類,這自然就是告訴世人,人只是萬物的一種,而不是萬物之靈,高高在上的那一種。這句話很清晰,但後世依舊有人解讀成有了萬物,再有人,還是轉換到"人是萬物之靈"上去了,這個下面還會論述到。

楊振寧認為近代科學沒在中國萌芽與《易經》有關,知常容看法不同

如果這個觀念確立的話,我們每一次向自然索取資源都會懷著一種內疚感,因為這一切都不是屬於我的,現在卻變成我們的,有些像偷盜的感覺。

當一個人心中有著內疚之感之時,他自然就會約束自己的行為,而不會拼命,甚至無節制的索取。

如果確立"人是萬物之靈"長,我們就高高在上。地球是我們的家園,家園要好好愛護,但是在家園裡拿任何東西不存在歸屬的問題吧。索取這些比我們低的萬物作為我們的資源,我們會不會內疚呢?

舉個例子:當你的上級給你一杯茶,你肯定不會坐著去接,如果是你的下屬送你一杯茶呢?

這就是差別。

當然"人只是萬物之一","天人合一"的確可以讓我們與自然和諧相處,帶來的問題就是束縛了我們對自然的探索,我們會在相對約束的條件下與萬物共生共融。

有些人說近代科學會為什麼沒有出現在中國?

在"2004文化高峰論壇"中楊振寧教授提到五點:

第一,中國的傳統是入世的,不是出世的。換句話就是比較注重實際的,不注重抽象的理論架構。

第二,科舉制度。

第三,觀念上認為技術不重要,認為是"奇技淫巧"。

第四,中國傳統裡面無推演式的思維方法。

第五,有"天人合一"的觀念。

顯然指出"人只是萬物之一""天人合一"的負面作用。

楊振寧認為近代科學沒在中國萌芽與《易經》有關,知常容看法不同

當然先秦之時並非只產生出"人只是萬物之一"的觀點,同樣也產生過"人是萬物之靈"的觀點。

比如孔子在遊泰山時遇到榮啟期,問他你為什麼這麼快樂。榮啟期說了這麼一句話來回復。

吾樂甚多:天生萬物惟人為貴,而吾得為人,是以一樂;男尊女卑,吾得為男,是二樂;人生有不見日月、不免襁褓,吾已行年九十,是三樂也。貧者士之常,死者人之終,處常得終,當何憂哉!——《太平御覽人事部·卷一》

這裡提到天地萬物人最貴就是"萬物之靈"的另一種表達方式。

只不過到後來"天人合一"漸漸佔了上風,"人是萬物之靈"落入下風。例如與“人是萬物之靈”相配套的學說也漸漸消失,典型當屬墨家學說。這種文化經過千年的積累最終形成近代科學未在中國產生之困惑。

科學昌明的今天剛好換了個,完全反過來。

楊振寧認為近代科學沒在中國萌芽與《易經》有關,知常容看法不同

知常容想真正達成保護自然,愛護動物,為自然發聲,那就需要在"天人合一"和"萬物之靈"這兩個理念中進行合理的切換,否則以“人是萬物之靈長”的思維方式,最多是造出一個和地球一樣大的動物園而已,不被人類可憐的物種依舊會加速滅亡。

這算不算保護自然呢?我不知道,相信你們每一個人心中有答案。

這裡說一個題外話,這裡我對楊振寧先生提出的主要受《周易》制約的觀點是保留態度的。受《周易》影響產生的道家的"道",儒家的"中庸"無一例外都在提陰陽之平衡,只不過後世在選擇之時走了偏鋒,所以《易經》這鍋不能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