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統軍能力是朱元璋部隊前三,和徐達常遇春比肩,後因造反被殺

說起朱元璋手下諸將能征善戰者,大家首先就會想起徐達和常遇春,其次就是剩餘的幾位開國公爵:李文忠、馮勝、鄧愈;如果要是再對諸將統軍能力做一個排名的話,前三名會有誰呢?徐達和常遇春肯定能進前三的,那麼剩下一個名額應該給誰?

此人統軍能力是朱元璋部隊前三,和徐達常遇春比肩,後因造反被殺

其實剩下的這個人並不在六公爵之列,因為他早在明朝建立六年前就死了,這個人就是邵榮。大家先不要向我扔板磚,說我亂給排名,其實這個排名是朱元璋老大親自認定的,其可信度相當的高。在《明通鑑》中有這樣的記載:

太祖自起兵,所任部將最著者,徐達、常遇春於榮為三,而榮尤宿將善戰。

這句話中的榮就是邵榮,全句的大意是:自從朱元璋起兵,他的部隊中指揮作戰能力最優秀的就屬徐達、常遇春和邵榮三人,而邵榮在其中也是特別突出的。也就是說邵榮的領軍作戰能力已經超過了常遇春,甚至不輸于徐達

此人統軍能力是朱元璋部隊前三,和徐達常遇春比肩,後因造反被殺

但是這樣一位優秀的將領,卻沒能出現在明朝開國功臣之列,因為在明朝建立六年前,即1362年七月謀反失敗被殺。那麼這樣一位前途無量的將領,為什麼要參與謀反?史料中對其原因的記載是這樣的:

在元末農民戰爭時期,朱元璋為避免武將因權利過大、功勞過高,從而威脅到自己的領導地位,於是就讓所有領軍外出的將領的家屬遷居到應天(南京),對外說是照顧部將妻兒生活,其實是將其作為人質攥在自己手中。

此人統軍能力是朱元璋部隊前三,和徐達常遇春比肩,後因造反被殺

但是部將也是人,也有兒女情長之時,那些將領因為長期在外作戰不得回家和妻子溫存片刻,所以就有些人心生不滿,而邵榮就是之一,但是他是唯一一個把不滿宣洩出來的將領。1362年邵榮在平定苗族叛亂回到應天后,即同趙繼祖合謀發動叛亂,但是事情走漏風聲被朱元璋先下手為強,二人紛紛被縊死。

從上可以看出,邵榮是因為長期不得發洩私慾,而在“慾火攻心”之下做出了造反的決定。但是這個原因未免太過牽強了,因為即使朱元璋嚴禁將領在出徵時帶妻子同行,但是卻並沒明說不能再統軍時接觸其他女子。如果邵榮真的是因為想發洩私慾,大可在外找一位漂亮女子即可,為何要幹這種有殺頭風險的事呢?

此人統軍能力是朱元璋部隊前三,和徐達常遇春比肩,後因造反被殺

所以以上記載的原因只是浮於表面,而不是邵榮反抗朱元璋的真正原因,如果我們從邵榮之前的經歷看起,就能瞭解邵榮反抗朱元璋的動機是什麼

邵榮是郭子興起兵抗元的元老,比朱元璋先到元帥郭子興手下當差,但是在相同功勞的情況下,只因為朱元璋娶了郭子興義女為妻,所以就成了砌牆的磚頭——後來居上,先邵榮一步成為郭子興部隊的三把手——左副元帥。後來郭子興死後,紅巾軍政權領袖韓林兒又任命郭子興兒子郭天敘領元帥一職,再之後郭天敘也被元將殺死,朱元璋就成為了部隊元帥。

此人統軍能力是朱元璋部隊前三,和徐達常遇春比肩,後因造反被殺

就這樣,邵榮一步落後,步步落後,從一開始是朱元璋的上級漸漸變成平級關係,再到現在又成了朱元璋的下級。雖然朱元璋對他關照有加,但是因為之前郭子興的次子郭天爵,因為“謀反”之罪被莫名其妙的殺死後,邵榮就嗅到了危險在向自己接近。

到了1359年,韓林兒又任命朱元璋為江南諸省行中書省左丞相兼江南行樞密院同僉,同時升任邵榮為江南行省平章政事兼江南行樞密院同知,簡單來說就是朱元璋有江南諸省政務處理權,而邵榮則擁有了江南紅巾軍的領導權(即此時朱元璋所部)。此時邵榮和朱元璋在名義上又成了平級關係,但是軍隊實際控制權仍在朱元璋手中,而邵榮就成了被架空的“光桿司令”

此人統軍能力是朱元璋部隊前三,和徐達常遇春比肩,後因造反被殺

而邵榮也明白這一點,他仍然按照之前的態度認朱元璋為領導。後來因為朱元璋所部抗元有功,又被韓林兒晉封為吳國公。1361年,朱元璋改江南樞密院為大都督府,任命邵榮為中書省平章政事,乃諸將之首。

隨著朱元璋一路水漲船高,邵榮的地位也隨之漸漸提高,但是就其因為地位越來越高,讓邵榮漸漸產生了這樣的想法:這本該就是我應得的,而且就連朱元璋的位子也應該是我的,只不過他的運氣好罷了。

此人統軍能力是朱元璋部隊前三,和徐達常遇春比肩,後因造反被殺

所以在1362年,邵榮平叛了苗族軍隊元帥李佑之、賀仁得的叛亂後,回到應天就與參政趙繼祖合某商議推翻朱元璋領導,然後自建政權。但是由於計劃洩露,被朱元璋所知,二人雙雙被抓。朱元璋並沒有急於殺死二人,而是請二人喝酒,席間問他們:“我等一起在濠州舉事,歷經磨難才有今日,你二人為何要叛我?”邵、趙二人只是喝酒不說話,隨後朱元璋下令把他們勒死。

此人統軍能力是朱元璋部隊前三,和徐達常遇春比肩,後因造反被殺

就這樣,功勞地位還在徐達之上的一代名將邵榮,只因為心中的不平衡,而毀掉了自己後半生的榮華富貴,不然的話將來明朝“開國六公爵”或許就應該是“開國七公爵”了。

參考史料:《明通鑑》、《明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