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疾控中心發佈5月份疾病防控指南

5月份氣溫逐漸上升,天氣以溼熱為主,腸道細菌、病毒以及蚊蠅等開始活躍,腸道傳染病將成為主要傳染病,蟲媒傳染病也將進入流行季節。目前,國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但境外疫情輸入和本土疫情反彈風險始終存在。

4月30日,市疾控中心發佈5月份疾病防控指南,提醒廣大市民朋友在預防新冠肺炎的同時,注意預防手足口病、細菌性感染性腹瀉等腸道傳染病,日常活動及外出旅遊要防止蜱蟲、蚊子等叮咬。

預防新冠肺炎

中高風險地區或境外人員來(返)惠應集中或居家隔離14天

據介紹,新冠肺炎是由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臨床表現以發熱、乏力、乾咳為主,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狀少見,部分患者起病症狀輕微,可無發熱,多在1周後恢復。多數患者預後良好,少數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其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和密切接觸傳播,在相對封閉的環境中長時間暴露於高濃度氣溶膠情況下存在經氣溶膠傳播的可能。

市疾控中心支招:如有中高風險地區或境外人員來(返)惠,應提早向社區報備,返惠後按照要求集中或居家隔離14天,每天測量2次體溫,如出現異常,應立即戴好口罩,不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到就近醫療機構的發熱門診就診;減少走親訪友,避免聚會、宴請等公共活動;儘量減少不必要的外出,外出正確佩戴口罩,尤其是去醫院就診、乘坐公共交通或者需在相對密閉或人多的空間中停留較長時間的情況下;注意咳嗽、打噴嚏禮節,咳嗽和打噴嚏時使用紙巾或彎曲手肘掩蓋口鼻,用過的紙巾須丟棄至垃圾桶,並立即清潔雙手;咳嗽或打噴嚏後、護理患者後、飯前便後及接觸動物或處理動物的糞便後要注意洗手,避免髒手接觸口、眼、鼻;儘量保持室內空氣的清潔,定時開窗通風;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處理生食和熟食的切菜板及用具要分開,做飯時徹底煮熟肉類和蛋類;儘量避免在未加防護的情況下接觸野生動物和家禽家畜。

預防手足口病

勤洗手吃熟食喝開水勤通風曬衣被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4~7月高發,多發於5歲以下兒童,傳染性強,傳播途徑多,大多數為輕型病例。

如何預防手足口病?市疾控中心建議接種EV71疫苗,同時勤洗手、吃熟食、喝開水、勤通風、曬衣被。家長要教導孩子從小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和意識,阻斷糞口傳播及避免呼吸道感染。孩子須注意個人衛生,勿接觸不乾淨玩具,大小便後要洗手,打噴嚏咳嗽時掩蓋住口鼻。

對於明確診斷為手足口病的,兒童家長要及時告知患兒所在的幼托機構,防止疫情進一步傳播。幼托機構等須加強晨檢,早期發現,早期隔離患病兒童。

預防流行性腮腺炎

接種疫苗是有效手段

流行性腮腺炎(簡稱“流腮”)是由腮腺炎病毒所致的一種急性傳染病,通過空氣、飛沫、唾液傳播,潛伏期一般14~21天。多見於5~9歲兒童,成年人也可見少數發病。15歲以上人群發生併發症的機會更高,併發症主要有睪丸炎、乳腺炎、卵巢炎、腦膜腦炎、胰腺炎和耳聾等。

市疾控中心指出,接種疫苗是預防流腮發病的有效手段。講究個人衛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飯前便後及接觸髒東西後要洗手,勤換、勤洗、勤曬衣服和被褥,雙手接觸呼吸道分泌物後(如打噴嚏、擤鼻涕)應立即洗手,避免髒手接觸口、眼、鼻。流行高峰期應避免去人群密集場所,如出現相關症狀應及時就醫,並減少接觸他人,儘量居家休息。對患者用過的食具、毛巾等煮沸消毒。合理睡眠,充足休息,避免過度疲勞;科學飲食,加強鍛鍊,增強自身免疫力。

市疾控中心同時提醒,此外,不可忽視食源性疾病、麻疹、風疹等多種疾病的侵害,有針對性地做好自身防護。

來源:惠州日報(記者張斐 通訊員何敦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