績效管理工具的選擇與場景應用——平衡記分卡

企業沒有績效,就沒有生存和發展權,但績效管理是一個世界級管理難題,企業沒有績效管理萬萬不行

,但很多公司卻因為有了績效管理導致麻煩不斷,工作效率下降,困惑不已。


那到底我們要不要做績效管理?應該選擇哪一種或多種的績效管理的工具呢?


今天Y先生將繼續從實踐操作的角度,與大家分享績效管理方面的內容。

績效管理工具的選擇與場景應用——平衡記分卡

企業想要生存和發展就需要不斷創造卓越績效,以實現企業持續健康成長。

雖說KPI主要以財務性和結果性指標為主,確實可以有效的配置資源,以實現不對稱資源傾注,推進關鍵績效結果的實現。但這種方法很容易就忽視了企業中長期戰略能力建設,因為它過於追求股東價值最大化,而忽視了很多相關利益者的價值訴求,嚴重的,還會出現不利於企業持續成長目標的實現的情況。

綜合平衡計分卡,簡稱BSC(the Balanced Score Card)是美國哈佛商學院卡普蘭(Robert S. Kaplan)與諾頓(David P. Norton)於1992年提出的企業績效管理工具。

BSC是最初提出的一套,它能夠讓高層管理者快速、全面考察企業的經營業績的評價系統

它主張從財務、客戶、內部運營、學習與成長等四個維度來評價企業業績。

績效管理工具的選擇與場景應用——平衡記分卡

發展到今天,BSC已迭代到了4.0的版本了,它不再僅是一種績效考核工具,而是上升到了戰略研究、制定、執行及戰略協同的有效工具。


能有效連接戰略規劃與戰略實施

運用BSC框架及四大方面的相互驅動的因果關係,結合關鍵績效要素可以繪製企業的戰略地圖,描繪出企業戰略要素的運行軌跡及相互關係,使BSC從一種考核工具上升到戰略制訂和執行的工具。

能有效平衡企業價值系統

BSC有效平衡了短期和長期目標、財務和非財務目標、滯後和領先指標、外部和內部業績視角。

財務目標始於企業的戰略目標,但財務指標來自於為外部客戶創造的價值,要實現挑戰性的財務目標值,必須要滿足或超出客戶期望,同時要加強內部流程和學習與成長層面的變革。BSC

既是一套解釋和鏈接企業戰略的工具,同時,也是一種長期讓組織自我變革和驅動的機制。

BSC有助於將企業的評價系統變為管理系統,通過明確戰略共識、傳遞溝通戰略、戰略落實到人、預算體系配套、細化行動方案、定期戰略研討、反饋及改進提升等方式,將企業各價值要素協同形成合力。

是一種戰略溝通和共識機制

利用評價維度和指標,BSC可以把複雜的、模糊不清的概念,轉變為讓管理者達成共識的目標。同時讓管理者明確業績同各模塊與行為之間的聯動關係,有利於瞭解企業全貌,並切實履行自身的定位和職責。

圍繞以上特點,從“平衡計分卡”開始,卡普蘭和諾頓一共出版了五本書,來系統闡述平衡計分卡的迭代與進化。要全面系統地瞭解四代平衡計分卡的發展過程,大家可以系統地讀一下這五本書。

《平衡計分卡:化戰略為行動》

提出了著名的四個層面框架,即財務、客戶、內部業務流程、學習與成長。財務層面是衡量戰略成功的最終標誌,其他三個層面是財務成果的驅動因素。

績效管理工具的選擇與場景應用——平衡記分卡


《戰略中心型組織》

提出成功實踐平衡計分卡的五大關鍵性成功因素:由高層領導帶動變革、將戰略轉化為執行層面的語言、以戰略為核心整合組織資源、將戰略落實為每個人的日常工作、讓戰略成為持續性的循環流程。

績效管理工具的選擇與場景應用——平衡記分卡

《戰略地圖:化無形資產為有形成果》

強調使用統一的模板來描述戰略,提出四個層面的12個戰略要素,分別為:財務層面的營業收入增長和生產率提升;客戶層面的產品/服務特徵、客戶關係、品牌與企業形象;內部運營層面的運營管理、客戶管理、創新管理和社會責任;學習與成長層面的三項無形資本,即人力資本、信息資本和組織資本。

績效管理工具的選擇與場景應用——平衡記分卡


《組織協同:運用平衡計分卡創造企業合力》

給出了大型企業組織協同的8個關鍵點:集團戰略更新、集團與董事會協同、集團戰略與職能戰略協同、集團戰略與SBU戰略協同、SBU戰略與客戶協同、SBU戰略與供應商協同、SBU戰略與支持部門戰略協同、SBU職能戰略與集團職能戰略協同。

績效管理工具的選擇與場景應用——平衡記分卡

《平衡計分卡戰略實踐》

詳釋了企業組織實施平衡計分卡的六個步驟:制定戰略、規劃戰略、分解戰略、規劃運營、回顧戰略與運營計劃執行情況、檢驗與調整戰略。

績效管理工具的選擇與場景應用——平衡記分卡

從特點上來說,平衡計分卡更加適合規模較大相對成熟的企業,尤其是企業度過了一次創業,進入二次創業時期,要追求可持續發展,要追求長期跟短期的平衡,財務績效和非財務績效的平衡,企業內外的平衡時,平衡計分卡為企業家及高層提供了一個系統的戰略績效思維框架。

但企業的發展現實是,不平衡是絕對的,平衡是相對的,所以就績效考核和管理而言,我還是主張用平衡計分卡的思維框架,考的還是KPI。


績效管理是戰略目標層層落實的有效工具,無論是華為的BEM績效管理體系還是華潤的6S績效管理體系,起點都是從戰略目標的確定,通過集團層面的目標確定,分解到事業部/分子公司層面的績效目標,從事業部/分子公司層面的績效目標分解到部門層面的績效目標,再細分至個人層面的績效目標。華為通過BLM+BEM+PBC的考核體系,將市場洞察、戰略目標、關鍵任務、績效閉環、個人績效承諾構建成一個有機整體,並通過年度例行的績效目標溝通、確定、執行、反饋、覆盤、改進等階段,真正實現目標一致,上下同欲。

做連鎖,怎能沒有趁手的工具呢?

以下為《連鎖單店測算模型》,有興趣可以瞭解連鎖企業必備工具包︱《連鎖單店盈利測算模型》(點擊閱讀)

績效管理工具的選擇與場景應用——平衡記分卡

【溫馨提示】

想要獲取的這份測算單店模型的實用工具,請看獲取步驟:

第一步:關注Y先生

第二步:轉發

第三步:私信Y先生,備註:測算模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