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将军都很厉害,历史上有经常失败的将军吗?

汉史趣闻


1949年1月10日下午,淮海战役第三阶段胜利结束,华东野战军全歼敌一个“前进指挥部”(主任杜聿明)、两个兵团部八个军部22个师共176000余人。陈官庄包围圈里不应该是三个兵团吗?no ,此时的“飞将军”孙元良已经人在南京,并且获准去四川重建第16兵团了。

(第88师士兵)

原来在杜聿明集团刚刚被包围的前一年12月6日,杜聿明的第一反应是全军分散突围,开完会议的孙元良回到兵团部立即下令各部突围,自己率兵团部赶到第47军125师(兼第二快速纵队),要求该部掩护指挥机关逃离。为了防止杜聿明变卦,孙元良同时下令截断电话线、电台停止收发报。

孙元良特别嘱咐,不得接收“前进指挥部”的电报,当晚8时便开始行动,首先打光全部炮弹,然后毁坏重武器拼命突围。这边杜聿明在邱维达和李弥的劝说下已经决定暂缓突围,可是无论如何也连续不上第16兵团了,由于中断联系,孙元良的突围部队一度遭到第5军的火力误击,伤亡颇大。


(川军孙震)

孙元良兵团原辖川军孙震所部的第41军、第47军和“土木系”的第99军,总兵力约有10万人。淮海战役打响后第99军被刘峙调到蚌埠“护驾”,所以第16兵团只剩下两个军,再加上前二个阶段的战损,全兵团不过40000余人。在突围过程中被华野八纵发觉,立即进行了猛烈攻击,很快,第16兵团就在原野中放了羊,大部被歼。

要说孙元良不仅常吃败仗,更善于逃跑和伪装,突围之前就换上了中尉军服,期间曾被八纵战士俘虏,因为看起来级别太低疏于看管,居然让这厮溜掉了。孙元良先逃到河南信阳,再被送到武汉,转赴南京面见他的黄埔校长,而没有冲出去的7000残兵则被杜聿明编入了第二兵团第72军。

(第16兵团司令官孙元良)


也就是说,距离华野对陈官庄发动总攻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孙元良第16兵团已经不复存在了。1949年1月末,孙元良入川招集叔父孙震旧部,在广汉组建“第十编练司令部”,恢复第41和第47两军番号,不久改称第16兵团。12月21日,该兵团在副司令官曾苏元的率领下起义,事前感觉不妙的孙元良,再次率随从坐飞机逃离,第16兵团。。。又不在了。

黄埔一期的孙元良,北伐时期曾任第一师第1团上校团长,在南昌战役中奉命守备牛行车站,结果在孙传芳部队反攻下一触即溃。之后奉命警戒奉新县城掩护主力集结,但孙元良发现敌踪便开始撤退,把北伐军总司令气得七窍生烟,亲自赶到前线准备枪毙这个连败之将,并且召集第一师集体训话:



“这次打仗,第1团团长孙元良没有得到命令便退却,应照革命军的连坐法来枪毙。这次失败,是我们革命军最不荣誉的一件事,也是北伐史上最耻辱的一页,倘使第一师不退下来的时候,我们的战事,一定不会失败;所以孙团长没有命令擅自退了下来,一定要按法枪毙。我们第一师,从前是最光荣最有名誉的军队;现在被孙团长个人毁坏,难道我们还能容忍这种败类,不枪毙他吗?”

众人皆以为孙元良必死无疑,结果在刘峙、薛岳等人的劝说下,孙元良却被秘密送往日本留学,在陆军士官学校镀金之后回国,连续担任团长、旅长、副师长等职务,1935年初更是升任德械第88师中将师长。



抗日军兴,第88师率先投入淞沪会战,在第87师第36师的协助下,仍然打不掉5000人的日本海军陆战队,却能火线晋升第72军军长(借了800壮士的光),端的是越败越升,人比人气死人。孙元良率部撤到南京后,用全部精神到夫子庙听戏嫖妓,很少在师部做守城作战的准备工作,。

1937年12月12日上午,雨花台阵地陷落,第88师262旅官兵奋勇抗敌坚守城垣,而孙元良却率师直属队擅自向下关撤退,企图渡江北撤,结果被第36师师长宋希濂的督战队用机枪“劝阻”,只得返回中华门继续作战。城破后孙元良也不通知部队,独自逃跑藏匿起来,大失黄埔军人体面。



逃回武汉后被以“临阵脱逃”的罪名扣押,经过川军大佬叔父的营救再次无罪释放,纵观孙元良的军旅生涯,几无胜绩,却能够因为在日军先期撤退的情况下“光复”独山而获青天白日勋章,国军的荣誉体系也是醉了。

一直认为刘峙是个常败将军兼“长腿将军”,而若是刘经扶跟孙元良比较起来,那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了,活脱脱军中奇葩。

(孙元良与副师长冯圣法)


度度狼gg


秦始皇灭楚的时候,王翦需要六十万大军,李信需要二十万大军。秦始皇就派李信率军去灭楚,结果到了那里就大败。秦始皇只好又改派王翦率六十万大军前去。好在秦始皇没有追究,让李信跟着王贲灭掉了燕国和齐国。总算让李信挣回了点儿颜面!

李信的后代子孙里,就有一个被江湖人称“大花荣”的李广。李广的箭法非常厉害,经常陪着汉文帝打猎,替汉文帝猎获不少猎物。把汉文帝高兴地直夸李广:“可惜啊,你生不逢时!你要是生在高祖那时候,早就是万户侯了!”

从秦始皇那会儿大家就玩谶语,到了汉朝大家就玩得更欢了,结果李广非常不幸地被汉文帝一言成谶。

李广跟着周亚夫去平七国之乱,在昌邑城下夺取了敌军的帅旗。因为李广接受了梁王给的将军印,就没有获得封赏。

汉武帝在马邑设谋,李广率军埋伏在附近的山谷,准备伏击匈奴单于。因为单于发觉之后撤兵,李广等人无功而返。

不久匈奴再次南下,卫青、公孙敖、公孙贺和李广各率一万骑兵出击。李广出击之后,就因为寡不敌众受伤被俘。虽然最后李广射杀不少匈奴人逃了回来,但是却把大部分人马都损失了!按照当时的律法应该被斩首,后来用钱赎罪被贬为了庶人。

后来李广再次跟着卫青去打匈奴,很多将军都立了军功被封侯,只有李广又是无功而返!

李广率四千骑兵与张骞出征匈奴,因为张骞延误了军期,导致李广几乎全军覆没。最后李广功过相抵,还是没有得到赏赐。

卫青霍去病准备深入漠北打击匈奴,李广请求随军出征。卫青等人大破匈奴,李广却迷失了道路耽误了军期。李广回来之后,因不愿意面对官吏而自杀!

先后这么多次出征,都是可以立功封侯的好机会。李广却没有一次战胜而归!不是李广难封,而是无功而封。

李广的孙子李陵,与李广利一起去打匈奴。李广利率三万骑兵,李陵率五千步卒。李陵的五千步卒遇到了单于的八万主力。李陵血战之后被俘投降!

李信跟着秦始皇,虽有战败,尚能建功立业;李广三代,不仅不能建功立业,而且皆无善终!



【我喜欢以连续的眼光看待历史上的节点。】


寄暇学宫


历史上的常败将军很多。比如秦孝公时期的孟明视;汉武帝的贰师将军李广利;南宋的王玄谟;降元的范文虎;元末名将王保保;明初勋贵二代李景隆;清末的半个圣人曾国藩,等等。这些都是著名的“常败将军”。

但是这些人里面,有人值得尊敬,有人简直无耻。有人失败一万次,但是赢得了最后的决战洗刷耻辱。


今天炒米要和大家表一表近代的一个“常败将军”——曾泽生。

曾泽生是云南人,云南讲武堂毕业,算是朱德的学弟;当过黄埔三期区队长,所以算是徐向前的同僚。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国民革命军第60军184师1085团团长。参加过台儿庄战役,由于军功加会内部运作,后来逐步任第184师副师长、师长,第60军军长。

几十年军事生涯,从一开始看不惯滇军卖土药筹饷自肥这些猫腻,到抗日战争结束的时候,曾泽生也是变得手到擒来,做生意的水平也是行情看涨。

所以1943年到1945年之间,大搞囤积生意,大发国难财;1945年日本投降后,曾泽生率部到越南受降的时候,利用职务之便,倒腾黄金,赚得盆满钵满。

所以可想而知,当1946年12月曾泽生任国民党东北第四绥靖区副司令兼60军军长时,在东北忙着生意,一心发大财。那会还能有什么战斗力?

在东北战场上,60军3个师,被林彪打得找不到北,困守长春。而长春被称为“坚冠全国”,因为原本长春就是伪满大本营,关东军修建的工事非常牢固,加之后来国民党又再次加固过。可以说易守难攻。

东北局最终决定队长春围而不打。关于先打锦州还是长春,这个林彪和毛主席曾经有过争议。毛主席主张关门打狗,先打锦州,林彪有疑虑,迟迟下不了决心。

结果证明了毛主席得战略眼光,锦州打下来够,也就逼降了长春。曾泽生率部起义,手下三个师长意见都不统一。暂编21师的陇耀表示积极拥护起义;182师的白肇学则说,不替考蒋守长春了,要带着队伍回云南;最难搞的是暂编52师的李嵩,原本就是蒋介石安插在60军,监视控制曾泽生这支滇军队伍的。曾泽生干脆把李嵩和他的三个团长给扣了,逼着他们跟自己一起起义。

本来到这,故事也就结束了。曾泽生作为一个带着新军阀性质的旧军官,除了参加的台儿庄战役可圈可点外,生意做得比仗打得好,是个不争的事实,一生败绩无数。


但是1949年,曾泽生系统地学习了《整风运动》,彻底改造了思想。

曾泽生的60军被改编为解放军50军,曾泽生还是担任军长。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曾泽生奉命率领50军参加抗美援朝,成为1950年10月25日第一批进入朝鲜的志愿军。

在前两次战役中,50军并没有什么骄人战绩,也只是配合兄弟部队作战。但是第三次战役开始,曾泽生率领50军开始爆发了,消灭了英国皇家重坦克中队,创造了步兵打坦克的记录;

在第四次战役中,曾泽生率领的50军在汉江南岸阻击敌人50多天,涌现出一大批英雄模范;

1951年1月初,他率领50军攻打汉城,最终于1月4日凌晨,第一个攻入汉城。



曾泽生用胜利洗刷了前半生耻辱。他之所以能有如此蜕变。1951年,曾泽生回国休整,毛主席接见曾泽生时,两人的聊天或许能多少给出些答案。

毛主席看似无意地问下曾泽生战役情况,但是聊到具体细节的时候,毛主席对50军的了解,似乎远甚于曾泽生。在一些基层的战斗分析中,曾泽生一会脸红一会脸白,哑口无牙。

回家后曾泽生就急忙要赶回部队,他要把心思全扑在部队上,不然下次毛主席再问到一些细节问题,自己真不知该如何面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