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在被“沉沒成本”拖累嗎?

每個人在日常生活中都經常需要做出選擇,小到選擇幾點鐘起床,搭乘何種交通工具去上班,大到選擇讀書還是就業,是繼續工作還是離職跳槽。選擇的含義就是挑選,經過權衡後進行取捨。人們在做決策的時候,通常認為未來的獲益是最重要的。但其實,我們還受到過去已經投入的成本多少的影響。這種投入已經付出且不可收回,它對決策所帶來的影響經常是隱性而不易察覺的。

你還在被“沉沒成本”拖累嗎?


既往已經付出且不可追回,但與當前決策無關的成本,這在經濟學中被稱為“沉沒成本”。理性的決策者認為,當前決策所要考慮的僅僅是未來需要付出的成本及所帶來的收益,而不應考慮既往已經發生的費用,即沉沒成本不應該屬於決策所需考慮的範圍。但在現實生活中,因為不捨得沉沒成本,而不能做出理性決定的例子隨處可見。

某天你在南京新街口逛街,看到一家新開的網紅奶茶店,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排隊40分鐘後,你終於買到了這家店的招牌奶茶。拍完照社交網絡後,你迫不及待地喝下一口,結果發現你選錯了口味,裡面含有你極其不喜歡的某種水果。這個時候,你會選擇扔掉這杯奶茶嗎?還是硬著頭皮喝完它?

前面拐角處有一家電影院,新引進的大片正在熱映,於是你花費70元買了一張電影票。不幸的是電影看了10分鐘,你全然沒有進入到觀影狀態,甚至覺得劇情有些無厘頭。開始僅僅只是有些不舒服,到後面這種感覺越來越強烈,這個時候,你會選擇起身離開嗎?

買奶茶的費用和排隊的40分鐘,買電影票花費的70元,都是無法收回的沉沒成本。無論你是否喝光奶茶、看完電影,前面投入的時間、金錢都沒有任何退回的可能。更加理性的經濟學思維方式應該是,把沉沒成本從你的決策依據中剔除出去,你只需要考慮喝完奶茶和看完電影是否能帶給你足夠多的(預期中的)愉悅(收益),答案是否定的話,就應該果斷扔掉奶茶,立刻起身離開電影院。有句英文諺語說得好:Don't cry for the spilt milk. 不要為打翻的牛奶哭泣。但在真實世界中,絕大多數人考慮到已付出的成本,都會堅持所謂“自己選擇的路,跪著也要把它走完”。

你還在被“沉沒成本”拖累嗎?


這種被沉沒成本影響的思維方式,經常會被商家使用在營銷策略中。比如大額消費時需要預付的定金,當你最終冷靜下來,即使對商品不再有強烈的購物慾,但是因為預付的沉沒成本,最終大概率會買下那件其實並不特別需要的商品。

在企業競爭領域,沉沒成本通常體現在一些專用設備上,這些設備一旦建成基本就沒法轉做它用。但這些沉沒成本也會成為該企業的“護城河”,給潛在競爭者設立了較高的進入門檻。這時候,沉沒成本就具備了類似抵押物的信號顯示功能,如果有人故意支付不必要的沉沒成本,那麼,這個沉沒成本越大,顯示其對這件事的真實意願就越強烈。


你還在被“沉沒成本”拖累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