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讀懂 | DRGs病種付費與成本核算“八步法”

引言

DRG是當今世界公認的比較先進的支付方式之一,它根據病人的年齡、性別、住院天數、臨床診斷、病症、手術、疾病嚴重程度,合併症與併發症及轉歸等因素把病人分入若干個診斷相關組,在分級上進行科學測算,給予定額預付款。

也就是說DRG就是醫療保險機構就病種付費標準與醫院達成協議,醫院在收治參加醫療保險的病人時,醫療保險機構就該病種的預付費標準向醫院支付費用,超出部分由醫院承擔的一種付費制度。

如何進行基於DRGs病種成本核算,對於制定醫保支付價格以及醫院病種成本控制,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DRGs要求醫院必須有完善的信息化系統,但是,我國目前的國情是很多醫療機構的信息系統建設還不夠健全,而且,在短時間內取得重大突破也不切實際。

是不是信息系統不完善,就不能搞DRGs病種成本核算,不完全是,通過管理會計同樣可以實現,通過DRGs醫保付費,可以倒逼醫院信息化建設。本文針對如何進行進行DRGs病種成本核算與同行交流。


DRGs分組先行

疾病分組遵循“大類概括、逐層細化”的歸類原則,依據病案系統基本信息中的手術操作名稱,將疾病分成手術操作治療類和非手術操作治療類兩個大類(根據醫院情況不同,可以把兒科疾病做為單獨分類、腫瘤的不同治療方式進行單獨分類、中醫的不同治療方式進行單獨分類);在每個大類下,將臨床特徵相似、發生頻率較高、消耗資源相近的疾病進行合併,形成若干個疾病組。

其主要實施內容以ICD-10編碼和ICD-9-CM-3手術操作編碼為基礎,根據住院患者疾病診斷、手術名稱和項目名稱,結合臨床工作實際情況,對住院患者進行疾病診斷分組,並根據分組情況進行付費管理,這個付費管理對於政府來講是做為醫保、新農合付費的方式,對於醫院來講也是向醫師、護理人員做績效管理的方式。


數據採集

數據採集主要來源,病案首頁:包括住院號、住院次數、病案號、社保號、出生日期、年齡、入院時間、出院時間、出院病房、住院天數、搶救次數、死亡原因、離院方式、ICD10、診斷名稱、分類號、併發症數量、手術碼、手術名稱、併發手術數量、總費用、護理費、診斷費、化驗費、治療費、手術費、材料費、藥品費、其他費。財務成本報表數據,科室成本核算數據等。

更多DRG知識推薦閱讀

《DRG十二講》系列書籍

(PS:關注《醫有數》公眾號,即可購買)

一文讀懂 | DRGs病種付費與成本核算“八步法”

一文讀懂 | DRGs病種付費與成本核算“八步法”

病種風險係數評價認定

依據DRGs分組原則,確定評價因素及各因素權重。信息系統對全部疾病使用正態分佈函數去除極端數據後計算出全部疾病指數,並實現疾病總體指數排序。最後確定病種風險係數。


明確DRGs成本範圍

依據DRGs分組原則,按照病種統計成本信息,按照藥品、耗材、人員經費、折舊、醫療風險金、其他費用等,確定成本核算範圍。


確定DRGs成本測算方法

由於各家醫院的成本信息不同,充分利用財務報表、成本核算報表、科室績效工資成本信息等,選擇合適的成本分攤測算方法。


醫院DRGs病種成本實際成本測算

對各家醫院按照確定的成本測算方法,進行病種成本測算,然後按照相關疾病組合並,確定DRGs相關疾病組實際成本。


DRGs標準成本界定

對DRGs相關實際成本,進行分析評價,對不合理藥品消耗、衛生材料消耗、檢查費用,進行剔除,確定標準成本。按照騰籠換鳥的思路,把不合理的費用用於支付醫療技術服務功能提升。


醫院DRGs病種成本核算績效考核管控

醫院按照醫保支付的DRGs支付預算,加強對病種成本核算,通過支付預算與實際成本對比,加強精細化管控,強化績效考核激勵功能。以DRGs醫保付費為契機,按照病種實行積分管理,拓展工作量效能積分績效管理模式,更符合中國國情,應用過程變得更為簡單。通過信息系統對照疾病組疾病指數,依據病案首頁醫師診斷進行統計,計算每個醫師的疾病指數總量進行分配。

其計算公式如下:

某臨床醫師疾病診斷月份積分=醫師本月出院患者疾病診斷指數×疾病數

某臨床醫師疾病診斷工作量效能績效工資=某臨床醫師疾病診斷月份積分×積分單價×關鍵(KPI)指標考核得分

關鍵(KPI)指標考核包括:標準用藥控制率、標準檢查控制率、病種成本收益率、患者滿意度、疾病指數上升率等。

來源:秦永方醫療衛生財務會計經濟研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