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十年,新浪博客的“後知後覺”

轉眼十年,新浪博客的“後知後覺”

作者|李廣 來源|藍媒匯

原創稿件,轉載請授權

牆外霧霾重重,屋裡有一群寫作者在追憶新浪博客十週年。

馬未都說,“如果沒有網絡,沒有博客這種新載體,我是斷然沒可能寫下這麼多文字的,所以我以一個博客參與者的身份,向這個時代致敬。”今天下午,由新浪網主辦的“2015新浪博客十週年慶典暨Z計劃發佈會”在北京中國大飯店舉行,頗讓人失望的是,老徐和韓寒這一對“博客CP”、新浪博客的經典代表,卻未現身。

2005年9月28日,新浪博客的上線,開啟了中國互聯網寫作時代,成為一批文藝青年、知識分子記錄分享生活的自留地、參與公共討論的輿論場。在名人效應的驅使下,寫博客曾經風靡一時。

在周曉鵬看來,在紛繁變化的互聯網領域,新浪博客歷經十年還充滿活力,這樣的平臺在業內屈指可數。

然而,現實的情況是,自微博興、微信又起,新浪博客的尷尬越發顯現,“博客已死”的聲音也頻頻出現。如今,微信公號正當道,鮮有人提及“博客”這個字眼。

最新的數據是,至今已有超過1.2億人註冊新浪博客。新浪微博從2009年開放註冊至今,據近期披露的微博Q3財報顯示,日活就已經達到了1億,而後起者微信的日活更是高達5.7億,博客只在老一輩重度用戶中活躍著。

2006年1月6日,資深媒體人朱學東註冊了博客,至今仍堅持在博客寫作。“當碎片化傳播成為時尚的時候,許多朋友驚詫於我堅持每天寫博客,但這種博客寫作,在這個碎片化的浮躁時代,一定程度上讓我沉下來,這些年堅持下來,受惠自知”,朱學東說。

的確,基於社交的微博和微信每天產生海量的碎片化信息,在深度上確實不及博客。但有互聯網觀察者認為,博客“成於深度,也死於深度”。

SNS社交網站開始崛起,互聯網上的內容越來越豐富,越來越有趣,慢慢地“深度”不再是用戶的第一剛需,娛樂、搞笑成為了接棒者。與此同時,用戶無論是寫博客還是看博客,還有另外一個訴求就是“交流”,但是博客在社交方面的產品體驗,還仍舊停留在社區BBS上,絲毫沒有進步,這也成為了博客最終沒落的一個重要原因。

博客沒落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移動互聯的發展,移動端逐漸成為主流。有業內人士分析,“博客是web2.0時代的產物,不能否認博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隨著移動端的發展,基於PC端的博客本身很‘重’,不能滿足及時快速發聲的需求,用戶在手機上寫長篇的可能性太小了。”

最為致命的,在新浪博客如日中天的時候,如何商業化、有效變現的問題卻沒有解決。魏武揮撰文認為,博客自身並沒有訂閱機制,訂閱的完成需要第三方RSS閱讀工具——但大多數人可能連RSS是什麼都不知道。這就意味著博客並沒有穩定的流量。它是依賴門戶頻道首頁的。

“一個web2.0的旗幟應用,最終被新浪做了web1.0的附屬品、內容供給者。於是,博客的商業化道路,失敗了”,魏武揮說。

至於市場上出現過的所謂“輕博客”,企圖讓博客重獲新生,然而並沒有引起用戶的關注。所以,新浪博客在今天啟動的“Z計劃”正是打算進軍移動互聯網。

所謂“Z計劃”又被新浪稱為“自媒體時代的全產業鏈再造”,是新浪博客平臺針對新浪全媒體業務,通過新的客戶端、運營模式、商務部分的全面升級,讓博主不但能在新浪博客玩起來,也能夠獲得持續性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與前段時間頭條號推出的“千人萬元計劃”類似而又有所不同,新浪計劃從全國挑選100名90後具有潛力的年輕寫手,進行為期一年的青年作家訓練營培養,以系統課程、名家培訓的方式,並通過圖書出版、文集彙編等宣傳方式,使其成為新生代青年作家。

“作為捧紅了很多名人的新浪博客,其新生代青年作家培育計劃的吸引力不言而喻, 新人原創優質內容的動力最強,在平臺上把自己的優質內容有效轉化為名氣與收益,對平臺來說,則可提升自身的影響力。”

不過,這種介於UGC與PGC之間的模式,體現了新浪博客的“後知後覺”,在這個領域早就有了百度百家、騰訊大家,包括虎嗅、鈦媒體等平臺。縱然新浪博客此前積累了海量用戶,但如果沒有一個更新的內容生產和推廣模式、沒有一個有效的內容變現模式,“已然沒落”的帽子是不能從博客的頭上摘掉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