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小滿 | 看蠶繭、食三鮮,小滿習俗講給孩子聽,漲知識

今日小滿 | 看蠶繭、食三鮮,小滿習俗講給孩子聽,漲知識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小滿”節氣,也是每年夏季的第二個節氣。


說起小滿,似乎沒有什麼存在感,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個節氣。即便聽說過,也不瞭解“小滿”的來歷、背後有什麼故事。孩子還問:為什麼有小滿,沒有大滿?


其實小滿是一個特別具有農耕文明風韻的傳統節氣,背後的故事和習俗也很有趣,今天就與大家分享一下,漲漲知識,也別忘了和身邊的小朋友講講哦!


小滿小滿,什麼滿了?


說法一:北方的夏熟作物“小滿”


小滿節氣前後,很多地方由春夏之交的綿綿細雨逐漸轉為了頻繁的強降水。由於降水量的增大,小麥等夏熟作物進入到了“灌漿乳熟期”。


古人有云:四月中,小滿者,物致於此小得盈滿。


這句話指的就是小滿前後,作物開始灌漿飽滿,但沒有成熟,所以叫小滿而不是大滿。


今日小滿 | 看蠶繭、食三鮮,小滿習俗講給孩子聽,漲知識

小麥

農作物的灌漿期很重要,雖然說是灌,但其實是植物自己從土壤裡“大口大口”吸收養分和水分,並需要大量的光合作用,目的是果實內開始形成澱粉和植物蛋白質。


所以,這個時期的降水量和光照強度,極有可能決定小麥等作物的產量是否可以豐收。如果降水不夠的話,就得進行大量的人工灌溉,所以也被稱為灌漿。


說法二:小滿不滿,芒種不管


小滿之後的下一個節氣是芒種,中國古人認為小滿是對芒種節氣的一個預測:如果這個時候降水充沛,芒種的時候必然也多雨,反之就可能幹旱。


南方還有“小滿江河滿”的說法,假設這個時候北方有冷空氣南下,和南方強盛的暖溼氣流碰撞到一起,就意味著會出現暴雨或大暴雨,河流的水位會快速上漲,要小心溺水哦!


今日小滿 | 看蠶繭、食三鮮,小滿習俗講給孩子聽,漲知識


為什麼沒有“大滿”?


明朝學者郎瑛曾經在《七修類稿·天地類》裡面寫到:“二十四節氣有小暑、大暑、小寒、大寒、小雪、大雪,何以有小滿而無大滿也?”


是的,我們都知道節氣裡凡出現帶有“小”的節氣,後面一定會有一個“大”對應著。但是“小滿”卻和“芒種”是一對哥倆好,這是為什麼呢?


今日小滿 | 看蠶繭、食三鮮,小滿習俗講給孩子聽,漲知識

古人云“物極必反”、“物盈則傾”,這是中國傳統文化中講究的中庸之道

,目的是告誡世人不要追求極致,因為一切事物到達極致後必然會走下坡路,反而不詳。


小滿有別於小暑、小雪等節氣,後者是根據氣象變化決定的,而小滿則是關係到農業生產生活。有小滿無大滿,是在告誡人們不要掉以輕心,尤其往後一天比一天熱,一定不能懈怠農活,不然之前的努力就白費了。


今日小滿 | 看蠶繭、食三鮮,小滿習俗講給孩子聽,漲知識


小得盈滿,也意指作物尚未成熟、仍有長大、長高的空間,包含著人們對豐收的美好願景。


其實,這種只保留小滿的思維方式,放到現在也極富哲理,可以時時刻刻提醒我們,做人不要自滿,任何事情都需要持續不斷的努力才會有好結果。


小滿習俗一:開動三輛“車”


這個時節有三種車要動起來,可以考考身邊的人,猜是什麼車?


第一種車多見於南方,是水車。

古時候,人們會在水車上擺上時令的鮮魚和祭祀用的燭臺,用來供奉水車,感謝水車對農作物的灌溉幫助,也體現了人們對水利的重視。


今日小滿 | 看蠶繭、食三鮮,小滿習俗講給孩子聽,漲知識

水車


第二種車能榨出黃燦燦的油,是油車。

這個時候,是大量油菜籽成熟的季節,人們會從田間地頭把油菜籽收集起來,然後運送到榨油坊,用油車來榨油。


今日小滿 | 看蠶繭、食三鮮,小滿習俗講給孩子聽,漲知識

油車


第三種車能繅出白花花的絲,是絲車。

小滿前後,春天養的蠶準備要結繭了,人們需要用絲車來把蠶絲給繅(sao)出來。


今日小滿 | 看蠶繭、食三鮮,小滿習俗講給孩子聽,漲知識


小滿習俗二:食三鮮,味絕佳


民間有說法,小滿的時候要吃三樣應季的“鮮美之物”,它們分別是:蒜薹、黃瓜和櫻桃。


蒜薹(tai)在不同的地方又被稱為蒜薹、蒜苗、蒜毫等,是大家餐裝上的常見蔬菜。而小滿時節的蒜苗大多是新蒜髮出來的,所以口感特別脆嫩,還帶著一點點微甜,適合炒雞蛋、炒肉等等,還有殺菌的功效。


今日小滿 | 看蠶繭、食三鮮,小滿習俗講給孩子聽,漲知識

蒜薹炒肉


黃瓜,不僅含有豐富的維生素,而且能消水腫,還可以清熱解毒。小滿前後早晚溫差大,中午大太陽一曬,人很容易燥熱上火,多吃點黃瓜可以補充水分並消除燥熱感。


今日小滿 | 看蠶繭、食三鮮,小滿習俗講給孩子聽,漲知識

黃瓜炒蛋


櫻桃就不必多說了,現在正是櫻桃成熟的季節,很多小朋友也喜歡櫻桃酸酸甜甜的口感。不過要記得吃櫻桃不能貪嘴,吃多了容易上火。


今日小滿 | 看蠶繭、食三鮮,小滿習俗講給孩子聽,漲知識


小滿習俗三:集蠶繭,祭蠶神


古人有句俗話叫做“春蠶不吃小滿葉”,意思是這個時候蠶開始吐絲結繭了,不需要吃葉子啦!


說起養蠶和小滿之間的淵源,不得不提到一個傳說中的女神仙:嫘(lei)祖。


今日小滿 | 看蠶繭、食三鮮,小滿習俗講給孩子聽,漲知識


傳說在幾千年前的上古時代,那個時候人們還沒有光鮮亮麗的衣服,用來遮蔽身體的都是動物的獸皮或者樹葉編制的簡易衣服。


一次,人們外出狩獵、採集野果,一個叫嫘祖的姑娘發現了一個白白的、軟軟的圓形果子。


今日小滿 | 看蠶繭、食三鮮,小滿習俗講給孩子聽,漲知識

拿回來一研究,好麼,原來這東西不能吃,是蟲子吐出來的絲啊!


後來,在嫘祖的帶領下,人們發現這種絲只要收集足夠的量,就可以製造出絲綢,那絲滑的觸感可不是獸皮和樹葉子能夠媲美的,於是人們都去林子裡蒐集蠶繭。


今日小滿 | 看蠶繭、食三鮮,小滿習俗講給孩子聽,漲知識


但是,天然的蠶繭蒐集一陣子就沒了,於是嫘祖又琢磨出了人工養蠶,這樣人們自己養蠶、繅絲、織布,就可以自力更生了。


傳說這個叫嫘祖的姑娘後來嫁給了軒轅黃帝,被人們奉為“蠶神娘娘”。


今日小滿 | 看蠶繭、食三鮮,小滿習俗講給孩子聽,漲知識


我們常說“男耕女織”,的確,耕種和紡織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現在人們都以為歪果仁對中國的稱呼是“china”,但其實早在古希臘時期,歐洲人就通過貿易方式知道中國的存在,並稱之為“seres”,這是拉丁文的寫法,意思是“絲的王國”


今日小滿 | 看蠶繭、食三鮮,小滿習俗講給孩子聽,漲知識

絲綢


可想而知,桑蠶文化不僅對我們重要,對世界的影響力更是深遠。如果有機會的話,不妨可以帶著小朋友觀察蠶寶寶結繭,或者去領略一下祭蠶神等傳統活動,感受一下桑蠶文化的源遠流長。


今日小滿 | 看蠶繭、食三鮮,小滿習俗講給孩子聽,漲知識


這樣有趣的小滿,你瞭解了嗎?

以後身邊再有人問起為什麼沒有大滿,我們就可以順暢地為別人科普啦~


最後送給大家一首小滿時節的小詩:


翠綠枝頭雀鳥喚,

壟頭麥粒初飽滿。

桑樹葉盛蠶兒肥,

農家屋內笑語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