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局會議要求更大力度政策對衝

國泰君安認為,會議要求財政需要真正發揮穩定經濟的關鍵作用,潛臺詞可能是目前財政政策還不夠積極。從現在到5月中旬是宏觀對沖政策密集醞釀出臺的時間窗口。 

中國經濟發展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這就要求我們通過更大力度的宏觀對沖政策來渡過難關。

正 文

明確經濟發展面臨的挑戰前所未有3月以來,政治局會議對疫情衝擊的定調,一次比一次嚴重。3月18日常委會表態是,境外疫情擴散蔓延,對世界經濟產生不利影響。3月27日政治局會議表態是,國內外疫情防控和經濟形勢正在發生新的重大變化,世界經濟貿易增長受到嚴重衝擊。而4月17日政治局會議表態是,今年一季度極不尋常,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衝擊。

未提及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雖然3月18日和4月8日的政治局常委會,已經不再提及“努力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但是3月27日的政治局會議,仍有提及這一措辭,這讓我們難以從這段時間政治局相關會議的表述中,去判斷2020年政府希望的增速目標。但4月17日的政治局會議,也未提及“努力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這讓我們可以判斷,2020年的經濟增速目標,大概率不會以“十三五”規劃下GDP翻番要求的5.6%為目標,而一直維持“確保實現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的表態。

衡量小康社會完成度的是一個指標體系,並不只是經濟增速。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黨的十六大確立的,我國在本世紀頭20年的奮鬥目標。編制“十三五”規劃過程中,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情況,進一步將其完善為經濟發展、創新驅動、民生福祉、資源環境4個方面25項指標。國家發改委在《求是》2020年第6期中明確表示,“十三五”規劃順利實施,經濟社會發展4個方面25項主要指標絕大部分達到預期,各項目標任務進展順利,重大標誌性成果基本形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進展和歷史性成就。鑑於疫情對中國經濟帶來的衝擊明顯,未來海外疫情和需求演進還存在巨大不確定性,GDP翻番目標確實不應該成為2020年經濟發展的制約。

會議強調要以更大的宏觀政策力度對沖疫情影響3月27日政治局會議提及要發行特別國債,本次會議我們明確發行的是抗疫特別國債。會議要求財政需要真正發揮穩定經濟的關鍵作用,潛臺詞可能是目前財政政策還不夠積極,還沒有真正發揮關鍵作用,這從一季度基建投資-19.7%和3月單月-11%的增速上就可看出。會議要求加強傳統基礎設施和新型基礎設施投資,相較此前,更加重視傳統基礎設施在投資體量方面的優勢。我們預計,如果專項債達到3萬億到3.5萬億,投向主要集中於基建,12%的比例可做資本金,即使考慮擠出效應,2020年基建增速也最少在10%以上。3月份基建發力不明顯,主要原因可能是疫情防控影響復工復產和物流節奏(詳見20200321《“專項債擴容新政”是一記重拳》)。

會議強調要擴大居民消費,適當增加公共消費在擴大居民消費方面,會議不僅要求做好復工復產、復商復市;而且要求做好低保工作,及時發放價格補貼,完善社會保障。會議提出適當增加公共消費非常重要,新型基礎設施的投資主體大多是企業,政府即使想推動也難有抓手。但如果政府加大相關產品的購買力度,效果就會立竿見影。這從近期上海和廣東等省市促進在線新經濟、打造數字經濟創新引領型城市等一系列舉措中可以看出。

貨幣政策進一步寬鬆可期,明確提及降息。在3月27日政治局會議首次提出引導市場利率下行之後,央行就在4月3日宣佈對中小銀行定向降準,並大幅下調金融機構在央行超額存款準備金利率,隨後在4月15日下調MLF利率。4月17日政治局會議繼續明確運用降準、降息、再貸款等手段,引導貸款市場利率下行。尤其直接提及的降息,是在4月3日央行劉國強副行長對存款利率下調的謹慎表態之後,疊加3月CPI同比大幅下滑至4.3%,PPI進一步下行至-1.5%的因素,未來進一步下調MLF利率及存款利率可期。

兩會前將是宏觀政策密集推出窗口。我們在3月27日政治局會議點評中,即提示重視兩會前時間窗口,隨後我們也看到下調MLF利率、定向降準等政策相繼落地。一方面,4月17日政治局會議,要求進一步加大宏觀逆週期政策力度,大力對沖海內外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另一方面,4月26-29日召開十三屆人大常委會,可能會宣佈兩會召開日期,考慮到兩會代表可能提前兩週到京隔離,那麼5月中旬左右可能是兩會召開時間窗口。鑑於此,我們堅持觀點,繼續認為從現在到5月中旬,即是宏觀對沖政策密集醞釀出臺時間窗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