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城牆為什麼不修斜坡?

雖然中國古代一些建在特殊地貌上的堅城,比如著名的“合州釣魚城”,也有“城牆外面是斜坡”的地貌特徵,但是放在大多數戰略條件下,無論古今戰爭,“城牆外的地修成斜坡”這事兒,都是個嚴重不靠譜的事。首先一個原因是,哪怕在古代科技條件有限的情況下,放在大多數城池攻堅戰裡,就算把城牆修在斜坡上,作戰意義實在有限。理論上說,把城牆外的地修成斜坡,攻城部隊攀爬難度增大,防禦效果確實能提升,但城池攻堅戰的勝敗關鍵,並不是“城牆外有沒有斜坡”。哪怕是冷兵器戰爭年代,中國古代的攻城器械,也是突飛猛進。比如戰國時就常用的“雲梯”,發展到魏晉年間時,已經變成了用六輪車驅動的大傢伙,主梯上還有雙輪,能沿著城牆滑動上去。唐代起這“大傢伙”,更有輪軸連接摺疊,四周還有牛皮護具,衝擊力一代代強。


古代城牆為什麼不修斜坡?





巨木製造的“飛樓”,那更是冷兵器時代的“攻城怪獸”。往往都造到和城牆同高,上下分為若干層,接近城牆後可以平射弩箭壓制守軍,掩護部隊攻擊。唐宋時期,由於弩箭技術的進步,一種簡單粗暴打法也十分流行:就擺開射程“千步”的床子弩,衝著城牆發射“大鑿頭箭”。等著這些“大鑿頭箭”在城牆上密密麻麻扎一堆,攻城士兵們再抓著“大鑿頭箭”向上攀爬。多少防衛森嚴的城池,都是這麼“啃”下來的。所以,面對這些科技有限但智慧爆表的“冷兵器時代攻城裝備”,城牆外的斜坡修得再好,那也真是攔不住。而放在中國古代的城池防禦戰上,但凡有頭腦的軍事主官,都不會想“修斜坡”,而是要在“深挖壕溝”“加固城牆”“正面防禦”等環節上做文章。如公元451年的盱眙之戰,面對北魏太武帝拓跋燾親率的五十萬大軍。劉宋盱眙太守沈璞早早加固了城牆。打紅了眼的北魏軍隊用衝車屢次撞城,卻丁點撞不動。多次登城搏殺也被擊退。最後只能狼狽北撤。兩千盱眙軍民,就憑著堅硬城池和鐵血搏殺精神,打出一場古代防禦戰奇蹟。

古代城牆為什麼不修斜坡?





而公元1259年的宋蒙鄂州之戰,更見證了“正面防禦”的重要性:蒙古“東路軍統帥”忽必烈率領的精銳,不但將鄂州團團圍住,還一度鑿破了鄂州西南城牆。當驚慌的宋軍準備修補城牆時,統帥鄂州防務的南宋右丞相賈似道果斷部署,命人沿著城牆內壁建造木柵欄,一夜之間迅速完工。這牢固的“二道防線”,也叫忽必烈,這位未來的元世祖悵然撤退,還扔下了一句服氣名言:“吾安得似道而用之。”面對這一類的惡仗,倘若守城方把心思花在“修斜坡”上,那才是腦筋用錯了地方。戰果?百分百是另一個結局。而第二個原因就有意思了:就算“城牆外面修斜坡”能起到奇效,確保戰事百分百勝利,以古代的科技條件,這事兒,也是真修不起。既然是“城牆外面修斜坡”,那也就意味著,要把整個城池“墊高”。可一座普通的城池,就得幾萬至幾十萬人,外加街道樓閣各種建築,倘若地基不牢,“墊高”的城池不用敵人來,自己就得陷進去。可地基要打牢,建築材料就很重要。可現代人熟悉的水泥等建築材料,古時根本就沒影。

古代城牆為什麼不修斜坡?




放在古代社會,趕上修橋鋪路砌城頭這類大工程,建築材料都金貴無比。比如傳統的建築材料石灰,商周秦漢時多用來修造陵墓與宮殿。西漢起又出現了三合土(石灰、黃土、沙子混搭),是築城的專用材料。南北朝起又出現了糯米灰漿,元明清年間時已廣泛用於城牆水利等各種建築裡。古時想把城池“墊高”?那基本就是這幾種材料。可這些材料,樣樣都金貴無比。就以元明清三朝常見的糯米灰漿來說。唐宋的泉州古寺,就是用糯米灰漿做粘合劑,建成後曾扛住了七級地震。明代徐埔夫婦的墓葬也是以糯米灰漿來澆築,發掘時“推土機都無可奈何”。清代以糯米灰漿修築的浙江餘杭魚鱗大石塘,三百年裡扛住了無數次颶風大浪,至今巍然不動。用這好玩意“墊高”城池?《天工開物》記載:糯米灰漿要用河砂、糯米、藤桃汁、石灰、黃土“和勻”,有時還要用上蛋清和動物血。與之類似的“油灰”,是用桐油魚油加石灰製作而成。且不說製作過程,每一樣原材料,放古代都是價格不菲。這麼昂貴的材料,用來把城池“墊高”甚至“修斜坡”,每加固一磚一瓦,那都是在燒錢。全國的城池都這麼修?不用敵人打來,“墊高”幾座城,就得活活窮死一個王朝。


古代城牆為什麼不修斜坡?





第三個原因,也是實實在在:就算古代真有一位“軍事發燒友”皇帝,不惜血本搞建設,把全國的城池都這麼“墊高”了。那後果,也絕不是國防的安全,卻是全國城市交通的癱瘓。古代的城池修建,固然有軍事功能,但更重要的考量,卻是經濟與交通作用。越是重要的城市,越坐落在古代的經濟交通樞紐上,日常的經濟生活,交通安全更馬虎不得。真把城市“墊高”了?敵人攻城是困難了,日常車馬進出那更困難了。比如那些坐落在運河沿線的城市,列如唐宋年間的大名府,明清年間的揚州臨清濟寧,日常的裝貨運貨都成了麻煩事。國家的物資運送,乃至京城老少爺們的吃喝問題,必然拖後腿。放在一些古代“一線城市”身上,城池“墊高”的後果,那更是災難性。比如北宋的都城汴京,每天清晨在汴京城的南燻門外,就有數以萬計的豬肉販子趕著生豬等待檢疫,這些豬肉當天都要供應給汴京城上萬家店鋪。倘若真把汴京城“墊高”了?檢疫速度將大大放緩,汴京城的肉食,當天就得供應不上。


古代城牆為什麼不修斜坡?






另外同樣是這汴京城裡,人口上百萬,商業行會三百多個。每個行會名下,都是數家至數百家各色店鋪。日常營業全賴水陸運輸。如果城市突然“墊高”起來,交通必然一團亂麻。城市癱瘓?那是分分鐘的事兒。而到了“城市化”更發達的明清年間,城市的交通順暢問題,也更關乎國計民生:明代江南文人的筆下,蘇州松江一帶的城鎮,動輒是“洋貨、皮貨、綢緞……遊船、酒肆、茶店,如山如林。”所以“有千萬人之奢華,就有千萬人之生理”。哪位大人如果彪呼呼大興土木,把城池墊高導致交通不暢?“如山如林”的商業景象頓時沒有,“千萬人生理”也跟著斷送。比起百萬人口的北宋汴京城來,明代都城北京的人口,最高時已突破一百二十萬人,但明朝剛遷都時的,還是“市廛尚疏”。但發展到明朝嘉靖年間時,北京外城的人口,已經超過了內城。城市也不斷擴容,正陽門大街和東西街成了北京最繁華的地方。倘若明朝遷都時,因為北京人少,就把京城“墊高”了?北京城會變成什麼模樣,不用細思就極恐。


古代城牆為什麼不修斜坡?




甚至,發展到明代中後期,北京郊區的各式產業,也是大踏步發展。門頭溝的煤礦紅紅火火,明代北京城冬天每日的用煤,主要就來自於此地。全國的貨物雲集北京,交易量早已甩開兩宋。北京郊區的農產品,也大量投入到京城市場,甚至冬天的北京菜市,都能看到新鮮的蔬菜和瓜果(用“穴地溫火”的辦法種植)。倘若這樣的北京城,突然“墊高”了,京城一百二十多萬人,不止進出不方便,冬天恐怕生火用炭,燒飯做菜,都是大難。城市交通的通暢程度,關乎著日常的生活甚至國家安危,即使在古代也馬虎不得。也正因如此,在明清時代來華的外國人筆下,他們無比羨慕中國的,正是發達的水陸交通與火熱的商業貿易。中國的城市道路甚至被《大中華帝國志》稱為“世界上最好的公路”。古代中華文明的強大與繁榮,只看這些,相信就是多少深刻體會。


古代城牆為什麼不修斜坡?




一個“城牆外修斜坡”的問題,雖說不靠譜,但卻也是個不錯的歷史切口,能叫我們在回望中,看到多少有趣且值得深思的歷史畫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