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牛為“限高”人員買違規高鐵飛機票,漏洞必須補齊

被法院限制高消費的人員也可以成功坐高鐵、飛機出行,據媒體調查發現,有一批提供此類訂票服務的“黃牛”正活躍在各大網絡平臺的角落,有的甚至在淘寶開起了網店,突破法院的限高令訂機票和高鐵票已成為一門生意。而不止一名“黃牛”曾暗示甚至明示,其每一單成功操作均有所謂“鐵路系統‘內部人’”從中提供幫助並獲利。

被視為國家“基本解決執行難”利器的“限高”舉措,如此輕而易舉就被攻破,不能不說這是令人沮喪的現實。而且從媒體暗訪結果看,此類特殊渠道獲取的“黃牛票”其成功率驚人,每個“黃牛”都有自己的“內部渠道”,那麼這個所謂“內部渠道”“內部人”究竟是確實存在,還是相關產業人員故弄玄虛,需要有關部門及時做出篩查,給司法權威一個交待,也給社會公眾一個說法。

眾所周知,通過限制高消費,特別是以限制交通出行的方式督促失信被執行人及時履行司法裁判結果,事實上已經證明是頗為有效的司法手段,多地披露的案例中,被“限高”人員因為出行受限而主動還債的情況不在少數。也正因為如此,為“限高”人員提供某項服務、助其逃避司法機關的“限高”措施,所侵害的首先就是司法的權威與公信。為治理“老賴”祭出的“限高”措施,既然存在成功避開監管的手段,就必然導致具體“限高令”執行的不公平,如果坐視這類迭代版“黃牛”肆意拓寬其產業影響,將對司法的權威造成某種毀滅性的消解。

從媒體調查看,高鐵票與機票被鑽空子的渠道可能存在部分差異,人工通道在上述場景中甚至存在截然不同的應對思路。高鐵購票渠道中,黃牛不僅會刻意渲染其購票在鐵路系統的“內部渠道”和“內部關係”,而且會囑咐“限高”人員務必走人工通道過安檢。而購買機票,黃牛則強調人工驗票的風險。

無論是基於購票系統的技術bug,還是黑客通過“寫代碼”的形式屏蔽掉航空公司檢測“限高”人員的數據庫,已經爆出的系統漏洞都給第一時間的排查和修正做出了提醒,從相關涉事機構的答覆來看,各家依然是不溫不火的常規操作,而並未及時啟動特殊的響應機制。“黃牛”逐一點出包括國航、南航在內的多傢俱體航司,註明“可出票”,對涉事航空公司而言屬於羞辱性的吊打,已經無疑反向提醒相關航司對系統安全快速啟動自查,堵上疏漏。

但耐人尋味的是,對通過鐵路系統的所謂“內部渠道”購票的追查,似乎並無明確的進展。每個“黃牛”都有自己的“內部渠道”,這已經不是隻在“限高”人員高鐵出行時才有的特例,“上面有人”也曾一度是傳統“黃牛”搞到各種稀缺票證的依憑,而對具體灰黑產業鏈中處於上游位置人員的追查,需要包括鐵總等相關機構的積極動作。而事實上,查“內鬼”比系統查bug要複雜、艱難得多。

“限高”人員可以避開屏障輕鬆出行,對交通部門而言本身可能並不帶來損失,反而會因此獲得某種收益,但對司法判決的權威性和執行力而言,卻可能是極為嚴重的傷害。鐵路、民航部門不能“事不關己”,而要更積極主動地排查堵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