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歷代皇帝認識不到開封的弊端嗎?

且聽風吟8345578


關中地區飽受戰亂,水土流失嚴重,開封因其地理優勢,有利於經濟發展,唐朝滅亡以後,五代都沒有延續唐朝在關中地區建都,而是以開封為都城。宋太祖黃袍加身建立宋朝以後,依然定都開封,當宋朝國力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宋太祖已經意識到開封的弊端了,但是還沒有來得及解決就去世了。後世之君或許也能認識到開封的弊端,但是他們都是守成之君和亡國之君的底子,沒有魄力和能力可以去解決這個問題。

一、開封的地理劣勢

開封處於河南東部,中原腹地,一馬平川,到哪裡都很方便,這樣的地方作為都城,經濟發展肯定是極好的,但是不利於軍事防護體系構建,無險可守,只能依靠大量軍隊全方位防護。本來只要定都開封的國家一直強大的話,壞處反而會是好處,軍隊出動效率高,能夠快速打擊敵人,但是偏偏宋朝在統一各國後面對的是強大的草原帝國——契丹。契丹人擁有草原人的狼性,時刻在盯著中原這片肥肉,但是有燕趙一帶天然屏障的存在,還做不到想來就來,正愁吃不到肉,後晉石敬塘為了當上兒皇帝,把燕雲十六州割讓給了契丹。自此中原大門徹底向契丹敞開,居高臨下、虎視眈眈。宋朝雖然對其他割據政權擁有地利優勢,但是對於契丹而言就有點夠嗆了,宋朝沒有了燕雲,也就無法打造強大的騎兵軍團,只能靠步兵來對抗契丹的草原騎兵,追又追不上,跑又跑不掉,一副被動挨打的局面,開封就很不佔優勢了,靠步兵對抗騎兵,最好的辦法就是依天險而守,偏偏開封是一馬平川!

二、宋朝皇帝對開封的認識

宋太祖是馬上得天下,對於山川地理形勢還是很有眼光的,在他基本完成統一之後就琢磨遷都到洛陽,但是一直被他的弟弟趙匡義和京都貴族們阻攔,宋太祖看著大家反對太過激烈,也就緩了下來,想著一步一步來,就像他的杯酒釋兵權一樣,用最穩妥的辦法來解決問題。可惜天不假年,還沒有來得及遷都宋太祖就暴病而亡了。其弟弟趙匡義繼位,趙匡義同樣是跟著自己哥哥打過天下的,對於開封的問題也有自己的想法,之前反對,更多的是考慮自己要多方位爭取貴族們的支持,只能和他們的利益站在一條線上。他當了皇帝之後就不一樣了,一心收復燕雲十六州,改變開封這種戰略劣勢,可惜能力有限,兩次舉國之力的北伐都功敗垂成,後面就開始求和平。到了趙匡義的兒子繼位以後來了個檀淵之盟,通過歲幣進貢的形式換取和平,從而讓開封的劣勢得以隱藏,加上開封經濟越來越繁榮,一旦遷都,各方面牽扯太多,非大有為之君不可為。像宋徽宗這樣的皇帝畫一下畫,寫一下字還行,你讓他去做這樣的事情,首先他就沒這個魄力,還不談能力,果然,金國瞧他比較好欺負,馬上派大軍而來,上演了一場靖康之恥。

結語:北宋這些皇帝所經歷的和所受的教育,都足以讓他們看出開封的弊端,但是要麼命運不佳,要麼有心無力,要麼貪慾享樂,最終開封被金國所佔,北宋滅亡都沒有解決開封這個弊端的問題。

感謝大家閱讀,請大家多提寶貴意見!


鄂G遊天下


開封位於河南東部,地處華北平原腹地。開封周邊地勢平坦,周邊沒有險要的大山,也沒有險要的地勢。北部的黃河,算是開封的一道屏障。

開封周邊無大山,而且沒有險要的關塞,只有一條黃河而且經常氾濫。從防禦的角度來看,開封並不是一個理想的都城選址。開封周邊都是平原,非常有利於騎兵施展長處。

後面的事實證明,開封確實容易受到攻擊。遼國南下打到澶州的時候,整個東京都被震動。後來金軍南下的時候,開封也直接暴露在金軍的兵鋒之下。北宋打敗了金軍的進攻之後,金軍沒過多久便又可以包圍開封。

開封的防守條件如此差,難道北宋的歷代皇帝沒有看出來嗎?北宋皇帝自然已經看出了開封的弊端,但是北宋皇帝又沒有辦法,並不能任意遷都。開封做為都城總的來說利大於弊!

開封做為都城有不利於防守的弊端,都城暴露在北方政權的兵鋒之下。但是開封做為都城也有很多優勢。

開封地區的交通便利。開封地處華北平原,周邊地形平坦,路上交通比較便利,有利於運輸。開封距離黃河比較近,而且是大運河的必經之處。開封扼守住運河和黃河的航道,水上交通便利。開封位於水陸交通的要道,非常適合做都城。

隨著時間發展,華北平原一帶成為全國的經濟中心,北宋時期南方經濟水平已經趨近於北方,人口已經超過了北方。北宋人口超過一億,開封的人口也超過一百萬。供養起一個如此龐大城市的運轉,需要有足夠的糧食供應,也需要有足夠的經濟區。開封周邊經濟發達,糧食產量豐富。南方的糧食和物資都又可以通過大運河遠遠不斷地運往開封,通過開封運往其他地區,支撐起整個國家的運行。

開封地理位置居中。北宋的國土面積整體較小,距離東部、北部、西部、南部的距離都比較近。開封做為都城可以輻射全國,通過這些都城的區域優勢帶動整個國家的運行和發展。

第一個將開封做為都城的政權並不是宋朝。戰國時期的魏國都城大梁就位於開封。五代時期,後梁、後晉、後漢、後周的都城都是開封。北宋政權源自於後周,北宋建立之後便直接以開封為都城。開封經過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已經具備成為一個都城,支撐整個國家運行的規模。北宋繼承五代,將都城安置在開封也非常容易理解。

宋州是趙宋的“龍興之地”,涿州是趙匡胤的老家,開封距離這兩個地方都不是特別遠。趙匡胤、趙光義以及宋初開國將領的活動範圍也主要在開封一帶。

開封是北宋皇帝最佳的選擇,當時沒有比開封更適合做都城的地方。

中國古代著名的都城有長安、洛陽、北京、開封、南京、臨安等。

長安城早就已經殘破不堪,關中地區的土壤也已經不再肥沃。關中地區已經難以支撐起整個國家的運行,所以隋唐時期就需要開鑿大運河,實行長安和洛陽兩京制。唐朝之後,再也沒有一個大政權在長安定都。長安距離西夏特別近,比開封還不安全。洛陽當時稱也已經殘破不堪,洛陽也已經不再適合做都城。後唐之後,再也沒有王朝在洛陽定都。北京當時不在北宋的控制範圍內,北宋想定都在此也沒有辦法。在南京和臨安定都則意味著偏安一隅。古代王朝除了明朝短暫定都在南京之外,定都南京的基本上都是割據政權。相比於其他古都來說,當時開封是最佳選擇。

北宋初期確定了重文輕武的基本國策,同時實行守內虛外,將一半以上的禁軍安置在開封附近。北宋政府還特別重視發展火器,對抗騎兵。北宋統治者希望利用軍隊和火器拱衛都城。

澶淵之盟後,北宋和遼國基本上進入和平階段,開封的威脅也基本上解除。北宋形成了用歲幣換取和平的策略。當金軍大兵壓境之時,北宋想遷都也已經為時已晚。

北宋政府實行四京制,東京開封府、西京河南府(洛陽)、南京應天府(商丘)、北京大名府。四京制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為了彌補開封府的弊端。


依稀說史


從歷史的經驗來看,確立帝國京都只要是開國皇帝考慮的問題。帝國草創,皇帝與群臣就前朝典章制度自然會有一番考量,評判,定都問題自然也在考量之列,所謂擘畫治國理政之大方略。此大方略於後代君主而言,謂之祖制,後世君主因循而已,所謂守成之君。隨時代之變遷,社會之發展,祖制亦有不合理之處,有為之主則厲行變法,以補時漏。然則,帝都之確定,關係最大者還是在於開國之君。因此,北宋定都開封實際上與皇帝趙匡胤以及群臣的態度有莫大關係。定都開封的弊端,以軍事起家的趙匡胤看的非常清楚,甚至考慮的更深。實際上趙匡胤堅持先定都洛陽,在遷之於長安,群臣則力陳定都開封的優勢,宰相趙普以一句“在德不在險”終於說動趙匡胤而作罷。

定都之爭,在開封與洛陽之間

北宋定都之爭,主要集中在洛陽和開封,長安只是配角。先從長安說起,長安坐擁富饒的關中平原,外則有山河之固,是帝王之宅。因此,宋以前的大王朝,如秦,漢,唐皆定都於此。經安史之亂,唐末黃巢起義,節度使紛亂,帝都長安前後七次被攻破劫掠,宮室殘破,百姓流離,已然一片丘墟,所謂“長安宮闕半蓬蒿,塵暗虹梁羯鼓絛”。唐滅亡之後,北方先後建立的五國,沒有一個以長安為帝都。後梁實行兩都制,東都開封開封,西都洛陽,後唐定都洛陽,後晉初定都洛陽,後定都開封,後漢定都開封,後周亦定都開封。對於代後周而立的趙匡胤而言,建國之初其實只有兩個選擇,非開封即洛陽。

洛陽居天下之中,地勢險要,為四塞之地,自古王者以此為都。在五代,後唐亦定都於此。然而,洛陽的命運與長安的命運類似。史載,公元884年軍閥秦宗權橫行中原,派遣部將孫儒攻下了洛陽。攻下洛陽以後,秦宗權“據京月餘,焚燒宮闕,剽剝居民”,這然不算,孫儒又與諸葛爽在洛陽“相互攻伐,洛陽城被毀嚴重,雖然後唐定都洛陽,規模有所恢復,但是已然不復大唐時作為東都的輝煌。個人認為,洛陽宮室雖然殘破,但是北宋如果能以此為帝都,經歷幾代經營,也許北宋能避免被金滅亡的命運。相對於開封四戰之地,無險可守。在外敵入侵時,即便避免不了國都被攻破的命運,洛陽也比開封能獲得更大的迴旋餘地。險峻的關隘,深溝大河,堅城,無疑是進行軍事防禦的重要武器和憑藉,如果一個王朝以此為根據都無法保衛帝都,那隻能說明這個王朝確實病入膏肓,但這絕非這些物質優勢的錯誤,而是使用這些物質優勢的人的錯誤,沒有了這些優勢一個國家只會亡的更快而不是更慢。比如,朱元璋攻滅張士誠,耗時竟達十個月,豈沒有平江城高而河深的原因嗎?因此,物質的優勢是應該憑藉的,至少不能避長揚短。

與開封相比,洛陽的確有優勢,但是在北宋開國之初,開封並非沒有它的優勢,如果沒有這些優勢,開封又哪裡有資格能與洛陽一爭短長,互較優劣呢?

北宋開國處於戰略攻勢的地位,定都開封優於洛陽

開封地處平原地帶,四面開闊,後晉聯合契丹抵抗後周,讓幽雲十六州後,北方已是無險可守,開封有危城之逾。北宋開國趙匡胤定下先南後北之策,收取江南以後,對北漢,契丹用兵本在計劃之內。趙匡胤三次對北漢用兵,均因契丹支援而不得遂其志。後宋太宗繼續對北漢出兵,終將其剿滅。契丹是宋的大敵,這一點趙匡胤非常清楚,如果北宋對契丹用兵取得勝利,收復幽雲十六州,北宋集結重兵於幽雲險關,進則北上可直入草原,退則扼險關據守,那麼開封的優勢將全部發揮出來。

開封的優勢,簡而言之,有如下幾點:

  • 1.經歷唐末亂世,長安,洛陽均遭戰火,而開封獨存,五代四國以開封為都,開封到後周已然上河深城固,人口充盈,城市規模遠勝於洛陽。北宋無需在進行大規模營建,即可得到開封城幾代經營的紅利,這一點為北宋君臣所共知。
  • 2.從晉室南遷之後,南方經濟已經開始了大發展,隋煬帝開鑿大運河後,溝通南北,經隋唐的發展,以及五代相對北方更少的戰亂,中國的經濟中心實際上已經往東南轉移。北宋開國,關中,華北殘破,開封的給養實際上主要依靠東南。
  • 3.開封處於北方漕運的中心地帶,交通極為便利。洛陽遭遇唐末兵禍,從開封進入洛陽的水道已經完全淤塞,運送糧米不便。淤塞的水道短時間難以恢復,因此,如非強徵民力,洛陽作為帝國之中心,雖有山河之固,但經濟上依然無法承載。
  • 4.遭遇唐末藩鎮割據,宋太祖對於藩鎮以及武將處於刻意打壓的狀態,打壓的制度化就是建立皇帝親自統帥的禁軍制度,駐軍京師。再則,以陳橋兵變稱帝的趙匡胤不可能接受政治中心與軍事中心分離的局面,這種分離對於帝國是極大的內憂。因此,軍事中心與政治中心必須重合。但是,建立禁軍的弊病是養兵成本非常高,京師人口密集,必須藉助地方經濟的給養。用天下糧米之便利,開封更是首選之地。
  • 5.開封經歷幾代經營,官僚,將領均在開封建立了根基。這是群臣反對遷都洛陽的首要原因,歷史上遷都群臣反對的多,支持的少,安土必重遷,遷都對於官僚勳貴造成的經濟損失,是這個階層考慮的首要因素。要是上下相合,遷都倒是極為容易,可是現實的條件是開封確實是安居之所,又何必遠徙洛陽。

群臣朝議的結果是定都開封

公元976年,趙匡胤執意遷都於洛陽,在洛陽已居二月而不返。對於洛陽,這不僅是趙匡胤的出生地,也是父母歸葬之所,趙匡胤更是看重洛陽的價值,即便面對群臣的反對也不為所動。謂:

吾將西遷者,無他,欲居山河之勝,而去冗兵,循周漢故事,以安天下也。 《續資治通鑑》

也就是說趙匡胤是想依靠山河之固,去除多而不精的軍隊,減少國家開支。從歷史的發展軌跡來看,北宋對西夏,對契丹用兵連連不利,又採取內外相維之策,導致京師禁軍數量急劇膨脹,成了國家財政的嚴重負擔。王安石變法的動機不過是解決,冗兵,冗官,冗費的問題,而猶以冗兵最急。以洛陽為都,確實可以憑藉山河之險,以河口,險隘進行駐守,減少駐軍數量。宋太祖更是斷言:

晉王之言固善,然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殫矣。 《續資治通鑑》

宋太祖早預料到了定都開封遷延日久,宋必為養兵所困,民力耗竭,不可謂沒有先見之明。

起居郎李符上書呈遷洛陽之八難,趙匡胤不以為然。李懷忠再次上書曰:

東京有汴渠之漕,歲致江、淮米數百萬斛,都下兵數十萬人,鹹仰給焉。陛下居此,將安取之?且府庫重兵,皆在大梁,根本安固已久,不可動搖。若遽遷都,臣實未見其便。” 《續資治通鑑》

極陳述東京便利,又有重兵把守,這樣的理由確實很充分,趙匡胤還是不從。

晉王在進言曰:在德不在險。趙匡胤聽完晉王趙光義的進言,自然是同意的。國家政治衰敗關鍵著眼點在於人事不修,人事不修才會有亡國之虞。然則,修人事無非是君臣各盡其本職。以武事來看,無非還是練兵,充實軍備,修築關隘,加固城防,這與定都於有山河之固的洛陽並不衝突。建都洛陽,建立萬固之基業又何妨礙於人事。大而言之,人事不修確實會人亡政息,但是有關河險阻可以憑藉,這無疑給了帝國政治生命可以延續的可能性。汴京被金兵攻破難道沒有這方面的原因嗎?或許趙光義的建議讓趙匡胤意識到即便定都洛陽,可能也不能保證後世的萬世基業,可能讓他意識到了政事的重要性,不管怎樣,遷都之議就此作罷。

結語

因此,北宋定都開封其實是經過皇帝,群臣認真的考慮過的,並不是因循前代的魯莽決定。這個決定讓開封作為帝都得以繁華一時,同時也讓帝國以一種悲慘的方式結束了它的往日榮光,亦讓人不得不贊同宋太祖趙匡胤的遠見卓識。

(本文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