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读」当儒学邂逅美食——让孔府菜带您品味千年文化之韵!

鲁菜实在太博大了,作为鲁菜中的一个菜系,孔府菜更是鲁菜的精品!

上合组织青岛峰会无疑是最好的推广平台!相信,“峰会效应”定会吸引更多国内外海内网朋友们来到孔子故里,朝圣游学,看美景,品美食!

也盼望咱曲阜孔府菜的传承人们,撸起袖子加油干,让“博大精深”孔府菜借着青岛峰会的东风,从“厚重走向更加宽广”,带给曲阜更多的荣耀和财富!

孔府菜

中华文化的巨人孔子,山东曲阜人,世界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其思想包罗宏富,哲理深奥。其在怡情养神,强身健体,饮食考究等方面,皆有诸多精湛论述。孔子在两千多年前提出食礼文化,其后裔为继承祖德,恪遵庭训为己责,以“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为食礼文化理念,将此内化于心,用菜(宴)为载体外化于行,造就了天下无双的孔府菜。

孔府主人在长期的祭典、迎迓皇上、接待王公大臣以及府内喜庆祝寿中,严格按照食礼文化逐步形成了一系列不同礼仪规格的宴席,统称为孔府家宴,形成了天下无双的孔府宴。自宋宝元年封为“衍圣公”建府后,成为封建社会祭祀孔子的唯一府第,可视为孔府菜之始。明清以来,衍圣公已列为百官的上首,至孔府朝圣者如云,为接驾或待百官会墨客,其馔上奉其帝,下“赐”百官文匠,张弛有度、不逾食礼。圣府之厨尽献其能欲罢其技、尽投其好,以彰其艺,为孔府菜腾飞时期。再者,其间达府者也带御(家)厨以满其需,以补圣府之“瑕”,为孔府菜丰富时期。其三,衍圣公与南北各地显宦贵族结亲,为解其女之乡愁,陪嫁家厨带来南北善馔,为孔府菜融合时期。于是乎,至大清朝,东南西北之美馔皆在此一聚,造就以“满汉大席”为首的清、素、淡、雅、意、形、器孔府菜之奇葩。

孔府菜(宴)按食礼将其菜优化组合为不同礼仪规格的盛宴,以礼的规格定宴、以菜现礼之意。在“序宾”“序昭穆”“序齿”“行酒者三”“旅酬”“宾辞”“主人固留”中,品佳肴、享礼遇,在“宾不顾”中,曲欢人悦,皆尽待客之礼。故孔府菜(宴)是以礼为规、以宴为矩、以菜为实,天下无双的孔府菜(宴)尽在食礼中。

今圣地有志之厨,尽承孔府先厨之遗风,适今科学之养生,呈孔府美馔于饕餮豪客,以承圣人之志,以尽美馔之善,为“五味三材,九沸九变”而探其“火为之纪”;为“甘酸苦辛咸”而尽“调和之事”;为“鼎中之变”而悟其“精妙微纤”,以达“口能言,志能喻”。可谓快哉!

传统孔府菜

带子上朝

清光绪年间,七十六代“衍圣公”随母亲彭氏及家人专程进京为慈禧太后祝寿。随行佣人中还特地带上了孔府膳房的内厨张昭贞,打算在京都给太后进献一桌“孔府宴”作为寿礼。进献寿宴这天,客厅内华灯四垂、红烛高照,迎面五彩红底幔帐上刺绣着以寿桃组成的大“寿”字,两侧挂着“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的对联。客厅正中的八仙桌椅,全都围上了绣花的桌围和椅披。宴席桌上,规整地摆放着高足器皿,其中精心摆放着各类干鲜果品,组成“福寿绵长”的字样,这是开宴前拜寿用的摆设,是不能食用的,是为显示“孔府宴”庄重、丰满、高雅的气氛。

开宴前,孔府膳房内厨张昭贞正施出浑身解数,用烧、炒、煨、㸆、炸、扒等烹饪技法,精工细做,烹制出一道道孔府名菜,如“阳关叠”“诗礼银杏”“白玉无瑕”“黄鹂迎春”等。特别是那燕菜四大件“万寿无疆”,更是寓意深刻。且不说慈禧太后神采奕奕地接受了“衍圣公”母子席前拜寿的隆重场面,单说在这气氛热烈的宴席上差点儿冷了场的一段小插曲。贺寿宴席上,慈禧品尝着由圣人之家进献的“孔府宴”,兴致正浓,又一道罕见的菜肴热腾腾地摆上了席面。只见这道菜红中透紫,紫中含红,熠熠发光。太后举箸品尝,酥软香甜、烂而不腻、入口即化,酷似她平时最爱吃的“樱桃肉”,然而又别有一番风味。慈禧连进三箸,赞不绝口。慈禧停箸把盏,问正在陪席的彭氏:“这道菜叫什么名字?”彭氏慌忙回禀:这是孔府家菜“百子肉”,话一出口,顿时气氛巨变,只见慈禧的脸色由红变黄,手中的玉杯“叭”的一声落在桌上。众陪客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猜不出是怎么回事,场面非常尴尬。

此时,陪侍在一旁的衍圣公惊慌之中猛然悟出慈禧惊变的根由来。原来,太后只生一子,且又早年夭折,虽被朝臣拥戴,却无亲生子女在身边侍奉。彭氏道出“百子肉”这道菜名而生变,乃是太后触景伤情之故。于是衍圣公近前禀奏太后道:“托太后之福,国泰民安,普天下臣民谁不愿做太后的子女。微臣随母进献寿宴,着意奉献百子肉,乃此意也。”慈禧闻奏,方才领了衍圣公的心意,遂转悲为喜,口传圣谕:“我看就把这道菜改叫‘带子上朝’吧!”慈禧一句话,“百子肉”便被更名为“带子上朝”,正式列入孔府菜谱。

这道菜主要是将带皮的猪五花肉、莲子和冰糖,在砂锅中用文火焖制3小时直至肉酥烂,最后汤汁收浓上桌即成。

烧安南子

明嘉靖年间,安南蛮夷不断侵犯我明朝国土边界,南疆一代狼烟四起、边境告急。嘉靖皇帝派大将毛伯温领兵平敌,亲设御宴为出征的将士践行,以壮军威。

御宴席间,御膳房献上一道宫廷罕见的“鸡心菜”。此菜色泽红亮、异香扑鼻。君臣食后顿觉清新爽口、心旷神怡。皇帝问道“此菜何名?”太监回禀:“烧安南子”。毛伯温兴冲冲地奏道:“蒙赐‘烧安南子’送行,末将定能马到成功”。

嘉靖皇帝在御宴席间,闻御膳房口报说:“烧安南子”这道菜,出自新从圣城曲阜选入宫内的厨师之手。这名厨师,知书达理、技艺精湛,原为孔府膳房的掌班厨师。这位孔府菜大师被选入宫,恰逢皇帝摆御宴,便下厨献艺助兴,此人很有心计、善于动脑。他得知御宴是专给毛将军出征所设,他特地制作了富有寓意的“烧安南子”这道菜来送行,以壮军威。

嘉靖皇帝闻奏大喜,即触景生情赋七律一首:

大将南征胆气豪 腰横秋水雁翎刀风吹鼍鼓山河动电闪旌旗日月高天上麒麟原有种 穴中蝼蚁岂能逃扫平安南归来日 朕与将军解战袍

御宴结束,金鼓齐鸣。嘉靖皇帝亲为毛伯温将军牵马坠镫,送行出征。果然,毛伯温将军旗开得胜、威震南疆。传说,毛将军凯旋的庆功宴上,总结到“烧安南子”的激励之功,鼓舞了三军将士,大获全胜。这道菜因出自孔府膳房厨师之手,为分享殊荣,被列入“孔府菜谱”。烧安南子是选用鸡心、鸭心烹制而成,此菜色泽红润,鲜美味醇。

烧秦皇鱼骨

秦始皇在孔子后裔的心目中,是一个十恶不赦的独裁者。这是因他当了皇帝之后,颁旨“焚书坑儒”的缘故。

俗话讲:“兴不兴,看后丁。”秦始皇这个世人唾骂的暴君,怎么能把儒学斩草除根呢!“焚书令”传到曲阜的时候,孔子的嫡传九世孙叫孔鲋,是个熟读四书五经的有心人,他家藏有大量的先祖流传下来的古籍书简,如果不把这些书简交出来,性命难保;如果交出来,白白烧掉,无法传承后世,实在舍不得。他思来想去,终于想出了两全其美的办法:趁夜深人静之时,把十分珍贵的《论语》《礼记》《尚书》等书简,藏入谁也意想不到的夹壁墙中,藏完了书简,就带上一个名叫伏生的书童逃往他乡,一走了之。孔鲋逃离家乡之后,行至嵩山。在嵩山深处一片挨近湖洼的地方搭了一个茅棚,隐居起来。主仆二人,白天到山林、湖洼里寻食充饥,夜晚燃起松枝防寒,微光下向书童传授经书。孔鲋凭着记忆,将儒家经典一部一部、一字一句地背诵给书童听,并要求他牢牢记在心中。日久天长,一字不漏地传给了伏生。有一天,主仆二人来到湖洼地,偶然在浅水滩上捉到一条泛灰色的大鱼,带回茅草棚细细一看,只见这条鱼脊背两侧有骨甲,便燃起枯树枝来燎着吃,烧熟了的鱼肉很香,烧酥了的鱼骨也很好吃。后来他们听深山里的一位道士讲,这鱼叫鳇鱼,前世与秦始皇是同族。从那以后,主仆二人常常捉来这种鳇鱼烧着吃,他们风趣地说:“烧秦皇遗(鱼)骨,真解恨。”

秦始皇和他短命的秦王朝很快覆灭了。到了西汉初年,朝廷重新整理周朝以来的文化典籍,立即派人四处搜寻儒家经典遗踪。他们终于找到了当年跟随孔鲋避难的书童伏生。那时,已年过花甲的伏生,已无力重抄经书,可他早已遵照主人的嘱托,让自己的孙女,依照他的口述抄录成册。儒家经典连同他们主仆的这般经历,就这样被流传下来。

孔子的嫡裔,自宋仁宗赐给四十六代孙孔宗愿“衍圣公”的封号以来,“衍圣公”世袭封爵,地位扶摇直上,过着锦衣玉食的豪华生活。阖家老少,餐餐成席。衍圣公府的厨房像皇宫里的御膳房一样,有自己独特的传统菜谱和烹调方法,统称“孔府菜”。孔府膳房的厨师们为投主人的喜好,不断探讨烹调技艺,丰富菜品,挖空心思地为菜肴起个好名字。有一次,孔府膳房的厨师仿效孔鲋吃烧鳇鱼的传说,用鳜鱼肉和水发鱼骨,做了一道烧鱼骨的菜,为解孔氏先祖的遗恨,便取名“烧秦皇(鳇)遗(鱼)骨”。这道菜呈酱紫红色,口味浓郁,衍圣公吃了这道美味可口的菜,便命厨师“府中家宴,每餐必用”。

“烧秦皇鱼骨”在菜点丰富的孔府宴中流传至今,而其做法是将鲜活的鳜鱼出肉加工,取其两扇鱼肉改刀成大菱形块,并中间剞一刀,用盐、料酒腌入味;将水发鱼骨改刀至长厚片,用清汤略煨,捞出逐片夹入鱼肉剞刀口中,用少许酱油及淀粉调均拌好;把个头均匀的蒜瓣用牙签串成两串;取发黄的芹菜心两颗、冬菇片一片,焯水备用。锅放火上,加入花生油,烧至六成热,放入蒜串炸黄捞出;再放入鱼块,炸至金黄色捞出。另用炒锅烧热,放入猪油、葱、姜、花茴,慢火炸出香味捞出,加入甜面酱,加入玉堂套油及清汤、料酒烧沸。将过油的鱼肉摆形定碗,上面放上蒜串,浇上调好的卤汁,入笼蒸20分钟,取出扣于深盘中,弃掉蒜串,将原汁滗入锅中,把芹黄(秦皇)、冬菇片入汁中略焯,捞出摆在鱼肉之上,把汤汁勾芡,淋花椒油,浇在盘中即成。

八仙过海闹罗汉

此菜是用八种鲜物(辽参、鱼翅、瑶柱、鱼骨、鱼肚、鲍鱼、虾仁、鸡肉)做成各种形状,烧制而成,并以八仙过海闹罗汉命名。在数代孔府做寿时,此菜为宴席的首菜,此菜上桌后,喜庆宴会才开始,是传统的孔府名菜。制作时,先将水发鱼翅、海参、鱼骨、鱼肚均入汤锅中煨出。以调制好的鸡料子制托,取鱼翅做成菊花状,将海参片改刀,中间以鸡料子制成蝴蝶身子成为蝴蝶海参,将鱼骨切条加入鱼肉中段刀口做成秦皇鱼骨,虾仁做成玉带虾仁,鲍鱼、芦笋入汤锅煨出,将鸡料子制成直径4厘米、厚1.5厘米的圆饼5个,撒上火腿末,制成罗汉饼,入笼屉蒸出。

将罗汉饼放入一品锅中央,将菊花鱼翅、蝴蝶海参、秦皇鱼骨、玉带虾仁、鲍鱼、芦笋、白煮鸡肉、瑶柱、芦笋摆在周围一圈,加入调好味的套汤,入笼屉蒸30分钟即成。

烤花揽鳜鱼

烤花揽鳜鱼是一道传统的汉族名菜,此菜造型别致,鲜美醇香,食用时佐以姜末、香醋,其味更佳。鳜鱼又称作花鲫鱼。它肉质细嫩丰满,肥厚鲜美,内部无胆少刺,明代医学家李时珍誉之为“水豚”,意思是其味如同河豚一样鲜美;还有人将其比成天上的龙肉,说明鳜鱼的风味的确不凡。所以鳜鱼历来被认为是鱼中上品、宴中佳肴。

在制作时,先将鳜鱼宰杀洗净,在鱼身两面打上麒麟花刀,在刀口处抹上调好味的鸡蓉,将葱、姜末、火腿片、香菇片均匀地摆在鱼身上。用洗净的网油将鱼包好,再用面团擀成的薄饼将鱼包好,放入烤箱烤30分钟至面皮有裂纹为好,打开面皮,取出鱼装盘即可。

把儿鱼翅

把儿鱼翅汤汁清澈,造型美观,鲜美滑嫩。先将鸡脯肉泥和猪肥膘泥放入碗中,加入葱姜汁、鸡蛋清、黄酒、精盐、套汤,顺方向搅匀制成鸡料子。将用汤煨过的鱼翅针、香菇丝、白煮鸡脯丝、冬笋丝、火腿丝整齐、相间地排列在手心上,将制好的鸡料子抹在翅针上,手指向里一握、使各种丝料粘牢成把儿形,将其放入已抹过油的平盘中,共制12个,入蒸车蒸出,用汤冲净油腻,放入炖盅,浇入调好的套汤即成。

一卵孵双凤

又名西瓜鸡,是一道汉族名菜、孔府菜,为孔府名厨首创,用西瓜制菜始于清朝,孔府此菜是用西瓜和雏鸡加瑶柱、火腿、口蘑等配料烹制而成,其口味清鲜、营养丰富,颇有特色,七十五代衍圣公孔祥坷品尝后极为赞赏,便问厨师此菜何名?厨师答:“西瓜鸡”,孔祥柯认为该菜制法别致、滋味鲜美,但名称不雅,后来他就将此菜更名为一卵孵双凤,即以西瓜为卵,两鸡为凤,从此该菜便成为孔府菜中的上品。此菜是将两只雏鸡洗净抽去腿骨、翅骨,剁去嘴尖、爪尖,加入黄酒、盐腌制,入蒸锅蒸出,放入雕好的西瓜盅中,加上清汤和腌制入味的火腿、口蘑、瑶柱等配料,入蒸锅蒸20分钟取出入盘即可。

丁香鱼翅

丁香鱼翅选用肥短的豆芽去根留芽作“丁香”,与火腿丝、冬菇丝、冬笋丝同炒垫底,上面盖上煨入味的鱼翅即成,此菜有花椒香味。在官府菜中豆芽是上不了席的,唯孔府菜中豆芽可以上席,据说当年乾隆皇帝去孔府祭祀时,品尝此菜后龙颜大悦,赋诗一首:“丁香清爽荤味浓,鱼翅素雅仙人供”。

一品豆腐

一品豆腐是一道著名的汉族菜肴。 味鲜嫩,色黄白。夹起一块,表皮酥脆,弹性十足,当唇齿刚一咬开外面的酥皮,里面雪白嫩滑的豆腐就一溜烟的和着酱汁滑到了肚子里,满嘴咸香微辣,略有回甜浓郁的酱汁香。它是将火腿刻成一字、冬菇刻成品字用汤渡过备用。将所有配料(冬菇、冬笋、火腿、水发海参、水发鱼肚、鲜虾仁等)切成小丁,加入调料调味制成馅料备用。将豆腐放在锅垫上,在上层片下1厘米厚的大片,把剩余的豆腐修成圆形。将豆腐中间挖空,装入调好的馅料盖上豆腐盖修圆。在砂锅中加入清汤、酱油、葱段、姜片、黄酒、花椒油,放上锅垫和豆腐,旺火烧开,改文火炖60分钟取出,装盘,将刻好的“一品”字样摆在豆腐上。炒锅上火加入炖豆腐的原汤勾芡、淋花椒油,浇在豆腐上即可。

神仙鸭子

神仙鸭子是传统名菜之一,是大菜,属于孔府菜,相传始于孔子七十四代孙孔繁坡时期,在孔繁坡任山西同州知府时,府内厨师以鸭子出骨,为保持原味,将鸭子装进砂锅后,上面糊一张纸、隔水蒸制而成,肉质酥烂、香气浓郁、滋味鲜美。“神仙鸭子”,为了精确地掌握时间,在蒸制时烧香,共三炷香的时间即成,故名“神仙”。相传这是被逼出来的,衍圣公要求此菜做成立即趁热上桌,不得延误,要熟烂,又要准时,厨师这才想出点香计时的方法,成为烹饪中的美谈。

竹影海参

竹影海参是一道传统名菜,其造型别致,汤色清澈,玉白鲜嫩。相传此菜原名“清汤海参”,是用海参做成的。孔子第七十六代孙“衍圣公”孔令贻一生酷书法,对画竹也颇有兴趣,时常约一些文人作诗绘画。一次,孔令贻聚朋饮酒时,厨师用鸡脯肉剁泥制成竹节形,加入海参,冲入三套汤上席。主人即景生情曰:何不以“竹影”为名,遂易其名,流传至今。只见清澈见底的三套汤内,竹节绰影,玉白鲜嫩,又有海参相映游离其间,雅景供赏,富有诗情画意。在制作时,将海参顺长切抹刀片,入汤锅煨两遍,捞出备用。鸡蓉加入调料顺方向搅匀,制成2厘米大小的丸子,投入淀粉沾匀,制成竹节形,入蒸车蒸出,放入大碗内,摆入海参,将豌豆苗搭在竹节顶端,冲入套汤蒸2分钟取出即可。

御笔猴头

御笔猴头,山东传统名菜。此菜用料讲究,营养丰富,造型独特,鲜醇味美。御笔者,皇帝之笔也,历史上也称皇帝之墨迹为御笔。孔府、孔庙、孔林中由历代皇帝所赐的御笔墨迹碑匾数不胜数。孔府厨师创制了御笔猴头一菜,选用了猴头菇为主料,用肉蓉等做成毛笔头清蒸而成。此菜取名高雅,造型特异,是孔府传统宴席名菜。

阳关三叠

《阳关三叠》本是一首曲调名,又叫《渭城曲》。唐朝大诗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云:“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此处的厨师借此意赋予菜肴之名,其意也是完全为了表达主人的送别之情。鸡蛋摊成薄皮,抹一层鸡肉蓉加一层韭菜再抹一层虾蓉加一层韭菜再抹一层鸡蓉封口,炒锅上火,加入油烧至六成热,下入原料煎至金黄即可。此菜色泽金黄,外酥里嫩,鲜香爽口。

乌云托月

乌云托月是一道传统名菜。此菜黑白分明、汤清味鲜、清淡爽口、醒酒最佳。孔府宴席上一般是每人一小碗的汤菜,又叫进门点心,有时也可做成大汤碗。将紫菜撕成大片,用清水泡透,装入碗内。用鸡蛋做成荷包蛋,放在紫菜之上,加入清汤制成。紫菜飘浮在汤上形似乌云,鸡蛋如皎月依托于乌云之中。故取名为“乌云托月”。

创新孔府菜

孔府三套汤

“三套汤”是中国孔府宴中名菜烹制的常用汤料。史料记载孔府自制“三套汤”为汤中之最,又被称为“金汤”,也就是说一斤汤料基本上能制作一斤汤。该汤品味鲜美、鲜淡醇雅、素香荤鲜、具有原汁原味的优点。用“三套汤”调味更增加菜肴的鲜、嫩、香、醇的品位,增香增味独具一格。“三套汤”的由来是精选的鲜味足的“三套”同样品种、同等数量、同样方法精心调制而得名。三套汤被称为汤中之最,需反复三次吊制,是孔府菜制汤中的绝技,非门里厨师绝不懂其内里做法。吊制好的三套汤,味纯而厚浓。此汤下料狠、做工细,营养丰富。一般是将赤肉、老鸡剁小块凉水下锅焯去血水放入小壶内,加入清汤入蒸车蒸制3小时即可。汤鲜味浓,回味悠长。

孔府八珍

孔府八珍是一道孔府寿宴中经过创新的一款美味,软嫩柔润、浓郁荤香、荤而不腻。此菜以蹄筋、火腿、鱼翅、海参、干贝、鱼肚、鲍鱼、裙边八种原料蒸制而成,使其互为融合、各料互为渗透,味中有味。

狮子滚绣球

在七十七代衍圣公结婚时,场面颇为隆重壮观,为了展示赠送的礼物,各种贺品一律以舞狮接进府内,府内为纪念此举,便创此菜以示见后便能想到当时的场面。此菜用虾胶、鸡蓉、干贝制作而成。将鸡肉和虾肉切碎上劲挤成圆子,滚上干贝丝放入蒸箱内蒸10分钟,放入调好味的浓汤中烧制5分钟,然后勾芡浇在上面,配上菜胆即可。此菜大气好看、形象逼真、色泽亮丽

翡翠鸡汁虾球

此菜选用深海对虾去壳取肉制作而成,因虾肉呈红色、汤汁为黄色、莴笋为绿色,也有腾达吉祥之意。制作时将虾仁斩碎加蛋清搅打上劲,做成直径5厘米大的圆子,放入水中汆熟备用,锅内放入浓汤,莴笋丝煨好盛入小盅内,虾球放在上面,原汤勾芡浇在上面即成。

孔府扣碗

此菜是孔府内厨张兆增跟随当时的衍圣公,进京为慈禧太后祝寿时烹制的。这一道孔府扣碗上面分别用鸡蛋皮刻了福、禄、寿、喜四个字,深得慈禧太后喜欢,此菜由此得名。制作时将老鸡蒸熟改刀皮朝下扣入碗中,鸡蛋皮抹上肉馅卷好蒸熟切片扣入小碗中,鱼片滑好,扣入小碗中,藕条挂糊炸酥扣入小碗中。把扣好的四碗原料蒸制45分钟然后取出,扣入方碗内浇上调好味的鸡汤即可。

孔门豆腐

以前孔府有许多的佃户,其中一个姓韩的豆腐户家住城东北书院村,他家祖祖辈辈给孔府送豆腐。韩家兄弟俩单独过日子,兄弟俩每天各给孔府送一块豆腐。有一年三伏连阴天,韩家老二做的豆腐没卖完,怕坏了,就把豆腐打成许多小块,放在秫秸帘子上分开晾着,谁知天阴柴湿烧火冒烟大,不小心把帘子烧着了,帘子上的豆腐块连烧带烟熏,有的糊糊包包,有的熏黄了。韩老二小本生意舍不得扔,把豆腐放在盐水里煮了煮,一吃味道挺不寻常,于是他送了些豆腐到孔府让衍圣公品尝,衍圣公也觉得味道不错,于是又让厨师在煮豆腐时放了桂皮、花椒、辣椒粉等,味道就更好了。从此,韩老二就专门给孔府送熏豆腐。

据说有一年乾隆来曲阜,孔府摆了个豆腐宴招待皇上,其中就上了一道熏豆腐,皇上很感兴趣,吃得十分可口,对熏豆腐大加赞赏,还给了做熏豆腐的韩老二一些奖赏,从此熏豆腐便成了曲阜特色风味名吃。熏豆腐经孔府内厨加入鸡汤炖制,取名孔门豆腐。这里选用的豆腐是曲阜特有的熏豆腐,用鸡汤将熏豆腐小火炖制30分钟,放入娃娃菜的菜心再炖20分钟即可出锅。

鲁璧藏书

最早根据史书记载,秦始皇焚书时,孔子第九代孙孔鲋,将《论语》《孝经》《尚书》等儒家经典简册砌藏于墙壁中得以保存,后来汉代因扩建宫室范围拆毁孔子故宅时发现了这批儒家经典,即为后世“鲁璧藏书”之由来。制作十分精巧的“鲁璧藏书”,是将虾肉斩碎,加入蟹黄、马蹄、料酒调味。取千张包起用香菜梗捆扎好,放入鸡汤内用小火炖5分钟,装盘浇原汤即可。

尼山踏青

孔子七十七代孙孔德成年幼时经常随其奶妈于春季回尼山踏青游玩。“尼山踏青”是其奶妈为其用青豆作为原料烹制的一道菜,现在还有“此菜烧三遍给肉都不换”的说法。此菜精选青豆、花生、瑶柱制作而成,口味鲜咸、肉质细嫩、味道鲜美。

麒麟御书

麒麟御书选用淡水鲈鱼将其宰杀洗净切成段,加葱、姜、蒜等调料腌制后,放入八成热的油锅中炸熟,因其形似麒麟,而得名麒麟御书。据传,在孔子诞生之前曾有麒麟现世。

赛螃蟹

赛螃蟹是一道特色名菜,外酥里嫩、鲜香可口,选用黄花鱼为主料,因其本身脂肪含量较高,挂脆皮糊后炸制成熟,蘸姜醋汁食之,鲜嫩无比,能吃出螃蟹的味道,故名之。

四喜烤馍

四喜烤馍是一道创新家常孔府菜,烤馍配四种佐菜,味道多样、酥软可口、色泽金黄,也象征福禄寿喜的寓意。制作时将鸡蛋虾酱放在一起炒碎备用,小干虾炒好备用,雪里蕻加肉末炒好备用,将葱、姜、蒜捣碎调味,将以上原料分别装入小缸内,小馒头烤好摆上即可。

诗礼银杏

诗礼银杏是一道传统孔府菜,色如琥珀,清鲜淡雅,酥烂香甜,将雪梨去核去皮,加入冰糖、蜂蜜、银杏、红枣一起炖制2小时,然后把红枣、银杏放入雪梨内,原汤勾薄芡浇上即可。蜜汁法烹制,甜香适口,营养大补。孔子教子孔鲤学诗曰:“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主。”五十三代“衍圣公”孔治建“诗礼堂”以资纪念,堂前植两株银杏树,此菜主料银杏即取之于此树,故名。此菜是孔府名馔中的上品。

富贵鱼圆

富贵鱼圆是一道传统孔府菜,选用胖头鱼制作而成,将鱼肉冲水打成鱼蓉,朝一个方向搅打上劲后,做成鱼圆放入调好味的清汤内,再放入竹笙即可。鱼肉雪白细嫩,口感滑爽柔韧,选用配料竹笙,有富贵之意

纸包鸡

纸包鸡是一道传统风味的孔府菜,是由侉炖鸡改良而成,选用上等的散养小雏鸡制作而成,汤鲜微酸辣,开胃爽口。相传清朝光绪年间一名御厨祖籍曲阜,告老还乡后被聘到孔府。因其制作了一道纸包鸡受到了当时衍圣公的赞赏,纸包鸡从此得名。将鸡腿肉切条加料酒、葱、姜腌制后挂全蛋糊炸至金黄色待用,雪菜用花生油煸炒烹入鸡汤调味,放入炸好的鸡腿炖制,然后将鸡腿放入玻璃纸内包起,放入盛有烤热的鹅卵石的小砂锅内即可。

孔府传统面点

孔府传统面点是源远流长、世代相传的一种独具风味点心。由专门的厨师制作,讲究现吃现烤,求其色、香、味、形、器俱佳,在明、清时期曾超过北京名点。孔府面点分外用、内用。 外用面点主要用于进贡、馈赠。

孔府煎包

孔府煎包是孔府的传统面点,在曲阜当地的民间流传至今,现在仍是宴席上不可缺少的孔府名点之一。在制作的时候是将五花肉切成丁炒熟,加入韭菜段、泡好的粉条用面皮包好备用,将煎包放入电饼铛中煎制成熟,淋上淀粉水,煎至呈金黄色取出即可。

黄金菜煎饼

黄金菜煎饼是根据传统孔府点心“煎饼卷”改良而成,先将韭菜、粉条、鸡蛋调好口味放在杂粮煎饼上卷起备用。在平锅内放入豆油烧热,放入卷好的煎饼煎至两面金黄取出,改刀即可。其口感酥脆,馅料美味。

孔府火烧

孔府火烧是孔府传统点心之一,选用上等黄牛肉,将其切成丁,把大葱切成丁加上炒熟的甜面酱、酱油调味拌匀,包上面皮放入烤箱中烤25分钟取出,刷上蛋液再烤5分钟取出即可。

孔门贡馓

孔门贡馓是一道孔府传统点心之一,在造型上进行了改观,造型美观、酥脆可口。制作方法是用盐、水和面,和好后拉成丝泡在油里,缠在铝管上,用六成热油温炸制起泡,并呈金黄色取出即可。

四喜凉面

四喜凉面的制作是将面粉分别加入菠菜汁、玉米面和原色的做成三种颜色的手擀面,分别下锅煮熟,煮熟后放入冰水中冰凉捞出,控干水分用筷子卷好摆入碗中撒上黄瓜丝、胡萝卜丝跟四种小料(咸香椿、咸黄豆、蒜泥、小葱末)上桌即可。此面食适合夏季食用,营养丰富,口味多样,造型美观。

鸳鸯菜合

鸳鸯菜合根据孔府传统点心“鸳鸯酥合”改良而成,改变以往用莲蓉等一些甜的馅心,并且改炸为煎,更加符合现代人的饮食理念,营养荤素搭配合理。鸳鸯菜合是将五花肉馅调好味,放入面皮中包成月牙形。将韭菜、粉条切碎,鸡蛋炒散调味,用面皮包好。将包好的菜合放入平锅内煎至两面金黄,将两种菜合分别取出用刀一切为二摆好装盘即可。

@所有曲阜人

让我们共同祝愿孔府菜

美好的明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