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我当皇帝,一定先弄死他!不料他不仅没当皇帝,还被弄死了

太子:我当皇帝,一定先弄死他!不料他不仅没当皇帝,还被弄死了

皇帝是我国封建王朝里边最高的一个统治者,能做上皇帝自然也是有着非凡的才能和智慧。在皇帝在位的时候他就会选好自己的接班人,也就是下一任帝王。一般皇帝会立自己的嫡长子为太子,从小就对他进行各个方面的培养。然而我们从历史当中也知道并不是所有的皇帝心思都是高深莫测的,也并不是所有的准帝王都是才智过人的。比如说赵竑太子就是其中一个。赵竑原本以为继承皇位的就是他了,结果在磕完头之后才发现皇帝并不是自己,而是别人,这个玩笑就开得有点大了。

在历史上随着各个朝代的更换,涌现了许多的机智的太子和皇帝,但是也有很多天真的太子们夹杂在里边。在成为太子之后,很多人都需要在皇上面前表现自己,只有充分的展现出自己的才能得到皇帝和百姓们的赏识,才能更加稳妥的继承皇位。然而也不乏性子比较急的太子,他们巴不得皇帝去世自己好赶紧继承皇位,于是连自己太子身份都丢了。还有一些是一点都不着急的,没有一点计谋。

赵竑就是自己的思想太天真了,这才导致自己错过帝位。当年的宋宁帝,也就是赵扩,他自己没有孩子,于是便收养了赵询做自己的儿子,然而不幸的两个人命不好,赵询在不久之后就去世了,赵扩也紧随着赵询离世了。但是皇位不能没有人继承,于是宋宁帝就重新开始找他的接班人,这才找到了赵竑,并且封他为太子。当时朝廷的丞相是史弥远,在赵竑成为太子之后就在他的身边安排了眼线,就是为了监视他,不让他轻举妄动。赵竑也早就清楚了丞相的这个做法,而且他很不满意这个丞相,嫌丞相的权力太过大了。

作为一个朝廷的太子,将来的皇帝。肯定是要处处注意自己的行为和语言的,然而他却不不是,他性格就是太急躁了,大大咧咧的,完全没有做太子应该很谨慎的这个概念。有一天他对身边服侍他的人说了一句话,说他以后要是当上了皇帝,一定不会对丞相客气,会将他流放到边疆,结果他没有想到的是服侍他的这个人就是史弥远的眼线。于是这个人就将他说的这句话告诉了丞相。史弥远本来就对这个未来的皇帝不满意,听到这句话后肯定更加不会让他上位了。

史弥远看中了另外一个人员,就是赵昀。于是丞相就想辅佐这个人上位。后来宋宁宗去世了之后,赵竑以为自己肯定稳坐皇位了,他只需要安心的等着诏书就行,然而没有想到的是早在下诏书之前赵昀就给宋宁宗磕了头继承王位了。赵竑在接到诏书并且赶到皇宫磕了头之后才发现继承皇位的人并不是他。直到最后他也不知道其实皇位是断送在自己手上的。而且自己后来也是被丞相传了假圣旨才赐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