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菜名才是“硬道理”

现如今餐厅菜名五花八门,有的只有配合图片顾客才知道是什么菜,而有的则需要去理解菜名里面所蕴含的意思。那么到底如何能够让菜名为自己的餐厅增添光彩而不失风雅呢?

所谓的创意菜名,顾名思义就是所起的菜名带有一定的创新性,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具体有以下三种方式。

讨彩头。比如将烤翅命名为“比翼双飞”,给牛油冠上“富得流油”的名头,该形式常见于商务宴请等追求寓意的场合,其中以年夜饭最为典型。每到这天,餐厅里的白炽基围虾就变成了“招财进宝”,狮子头就变成了“鸿运当肉”,清蒸多宝鱼则变成了“年年有余”想方设法根据主要食材或者摆盘形象跟一些带有吉祥色彩的词语沾边。 不过,由于当下的顾客对食材本身的重视日益提升,传统菜名的形式感成分也在削弱。比如,大董烤鸭年夜饭菜单里面出现了诸如“没包完的饺子”“花开咯吱”“摸金饭”等全新菜名,这类名字反倒让顾客觉得体面又不俗气,餐厅经营者可以适当借鉴。套热词。这种菜品的命名方法使用于一些针对年轻人的餐厅,利用网络热词为菜品命名,无疑是餐厅与90后顾客最畅通的交流方式之一。这种类型的菜名往往具备较强的社交功能,在朋友聚会或者男女约会时,都可以成为表达顾客情绪的好帮手。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套热词的命名方法往往伴有一定的“风险”。热词太多容易让顾客觉得餐厅品位太差,“备注”的工作如果不到位就会变成考量顾客智商的门槛。让顾客觉得自己不被餐厅欢迎。

轻松逗趣。运用轻松诙谐的方式,恰当的在菜名中间融入时间,温度,烹饪手法,可以更加强调食品本味。如果融入电影,电视剧,音乐,童话故事,人物名称等元素,则能凸显食物的文化和意境。比如“三分钟热度(三文鱼)",“蒂芙尼的早餐(牛奶布丁)”“戛纳遇上北海道(法式焦糖布蕾+茉莉花茶香)”这种名字,能让顾客在看到菜名时会心一笑,比单纯描述食物本身更加有趣。

同样的菜品,不同的名称,会给顾客带来截然不同的感官体验。有趣的菜名会让顾客吃完后产生强烈的满足感,他甚至能成为有力的品牌加分项目,让顾客心甘情愿的为其买单。

这种菜品的描述的形式,如今也被一些大型连锁餐企运用到品牌供应商的描述上,它们直观地标注出了品牌供应商的名称,这种方式让顾客很自然的将健康,安全,美味和菜品联系到一起,获得了顾客的信赖。

需要强调的是,纵使起菜名的方法有千种万种,“调性,场景,节奏”也应是贯穿始终的元素。同时,餐厅还应再决定菜名之前考虑传播途径是否流畅,该猜的时候,花点心思出谋划策让顾客慢慢猜,不该猜的时候,千万别自作聪明让顾客摸不着头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