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入三国——三国英雄传之董卓

乱入三国——三国英雄传之董卓篇诸葛亮《隆中对》说:“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可见三国之分是实是从董卓开始的。民族是个现代概念,古时是不讲究的,比如董卓,他是陇西临洮人,从小在凉州长大,与羌族人混在一起,这样长大的人其实更像一个羌族人,而不是典型的汉族人。董卓武艺高强,力大无穷,在马上能够左右开工射箭。他具备不拘小节的特点,有一股豪侠气质,所以在那民族混杂的地方很吃的开,即便与当地的羌族首领也有着很深的私人关系。东汉政府对少数民族的管理方针之一就是利用这些在少数民族中比较有威望的汉族人来管辖,经过大小百余战,董卓渐渐脱颖而出,大约在公元184年黄巾大起义的时候董卓已经升任并州刺史、河东郡太守。平叛黄巾农民军的主要将领有三个:皇甫嵩、朱雋和卢植。前两个好说,按照近现代的说法就叫“丘八”,但是卢植却不一样,他是大学问家,代表着士族的利益,是当时东汉知识界的核心人物。当时主政的宦官集团不愿意像卢植这样的人立有大功,加上董卓在西北威望越来越高。所以东汉政府就来了个“一箭双雕”之计,罢免了北中郎将卢植,改派董卓为东中郎将,统领卢植余部,接管冀州战区事务。董卓大败。原因很简单,董卓率领卢植手下调动不灵呀,战败的董卓被判“减死罪一等”。幸运的是当年十二月二十九日遇到朝廷大赦天下,董卓获得赦免。同时凉州发生叛乱,北宫伯玉、李文侯、韩遂、边章等人以“讨伐宦官”为名,进犯三辅。为平叛乱,朝廷派出大将,董卓也被重新启用为中郎将。在平叛过程中董卓显示了自己对凉州的熟悉、了解以及比较卓越的军事才能,再次累积军功升至前将军并且在征伐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军队。为了安定地方局势,汉灵帝采纳了刘焉的建议,改刺史为州牧,董卓被任命并州牧,董卓原统帅军队转由皇甫嵩管理,这是当时全国的第四个州牧,足见董卓在当时汉政府的名望已经很高。但在董卓看来这是又一次的明升暗降,与当年任命自己接替卢植的职务有的一拼。因为董卓是凉州人,他的根在凉州,所以对于这么高的任命董卓并不乐意接受。。在平黄巾的过程中董卓深深的体会到有一支自己军队的重要性,对于朝廷的秉性他又有深深的体会,不愿再次面对类如“减死罪一等”这样的不利局面。董卓就推脱说:“这支军队已经跟了我十年,上上下下关系都很好,我乞求带着他们一起去并州,效力边陲。”朝廷当然不会同意,结果就士兵哗然,开始闹兵变,这招是以后所有军阀不愿意交出军队时比较通行的做法。两者正在胶着呢,汉灵帝驾崩了,大将军何进掌了权。何进不过是个杀猪的,因为妹妹当了皇后,现在又是太后这才混上个大将军,他原本就没有什么见识的。他深恨宦官,想一举歼灭宦官,但是妹妹何太后又与宦官关系颇好,她取得今日的地位多赖宦官之力,就不同意哥哥何进杀宦官的想法。莽汉何进就采取了一个愚蠢的做法,召边塞大将进京,给何太后施加压力。这不,正好董卓不愿意到并州上任正在磨磨蹭蹭吗,于是董卓就被何进招进京师。董卓突然接到了何进代皇帝颁布的领兵进京的诏令,不仅大喜过望,三步并做一步,立刻率兵进京。杀几个小宦官需要外兵勤王吗?当然不需要,一个狱吏就足够了,召外兵勤王是杀鸡用牛刀而且后患无穷。不久何进就后悔了,连忙派人阻止董卓进京。然而,请神容易送神难,董卓说什么也不走了,率军驻扎在洛阳城二十里外的夕阳亭。此时如果大汉朝廷稳定,董卓也只能再灰溜溜的回去,然而变故发生了。何进要诛杀宦官本来应该快刀斩乱麻,现在他自己犹犹豫豫又搞出外兵勤王那么大的动静,宦官可受不了了,不管三七二十一,假传何太后的命令把何进骗进皇宫给杀了。其实宦官本来不难除,只是我们这个杀猪的大将军不下命令而已。如今何进死了,手下人再也没有人拦着了,所以以袁绍人为首,大家拿起刀,带着兵,一阵稀里哗啦,就把宦官们给砍了。这样其实也不好,因为宦官虽然坏的多,但也有好人,而且你如何区分宦官还是非宦官?况且一旦乱杀起来,难道不会走火?当然会走火,于是洛阳就乱了起来,趁机放火抢劫的,趁机报私仇的比比皆是。宦官为了活命,部分聪明的人就挟持着皇帝、嫔妃等逃出洛阳。且说董卓正在犹豫走还是留呢,猛然见到洛阳上空浓烟滚滚,知道朝廷发生了变故,立刻带兵逼近洛阳城,在洛阳城外的北邙山遇到了逃难的皇帝。据说在北邙山下,汉朝皇帝刘辩见了董卓是吓得瑟瑟发抖、哇哇大哭。董卓就有点轻视朝廷。大臣们以皇帝的威仪恐吓董卓,让董卓退兵。董卓反而怒斥众大臣:“你们身为国家大臣不能匡正王室,让天子流落在外,而我日夜兼程三百多里前来救驾,反而让我退兵,这是什么道理?”就当日情况来看,董卓似乎更有道理,这样皇帝众大臣就被董卓裹挟着返回帝都洛阳。董卓进入迎驾队伍,看到了陈留王刘协,问刘协洛阳兵变的经过,刘协竟然对答如流。董卓很高兴,因为他知道刘协是董太后养大。既然何太后的儿子当了皇帝,杀猪的何进可以当大将军管理天下,董太后的儿子如果当了皇帝,同姓的董卓自然也可以名正言顺的管理天下了。董卓大小历经百余战,其智慧自然不是京城那些酒囊饭袋可比,他深知军事实力的重要性,而董卓入京带的兵仅仅三千人,这些军队显然太少,所以董卓就耍了个花枪,白天让军队进城,晚上再让军队偷偷出城,然后白天再进,就这样大家也不知道董卓到底带了多少人马,一个个吓得战战兢兢,只是感觉董卓带了好多好多的人马,几天都进不完。一入京都,董卓第一件事情就收编了何进留下的兵马,接着又引诱吕布杀了丁原,收编了丁原的部队,这样董卓才真正在军事实力上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名和实,董卓有了实力他就要名。首先他也天不下雨为理由罢免了司空刘弘,任命自己担任司空。接着董卓就玩起了废立的游戏,可这是大事,董卓虽然有兵权,并非人人都服。例如袁绍。二人对话很有意思:袁绍:“废立的事情恐怕大多数人不会同意。”董卓:“王八蛋。天下的事情不是决定与我吗?我要干,谁敢不同意?难道我的刀不锋利吗?”袁绍:“天下人,难道只有你有刀吗?”。说完袁绍横刀长揖而去。其他类似人多多,例如大学问家卢植同样反对。废立之路并不顺利。九月份,董卓终于找到了充足的废立的理由:何太后曾经毒杀董太后。这样董卓终于废刘辩而立刘协,刘协就是汉献帝。于是董卓也就名正言顺的做了相国,封郿侯,“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屁股决定脑袋,董卓做了帝国首领也想着做点正确的事情。九月末,董卓为陈蕃、窦武以及次年(169年)在“第二次党锢”中被捕遇害的众多党人平反。党锢是东汉末年的大事件,众多的知识份子因为党锢被宦官迫害。这是董卓在向士族阶级或者说知识界抛橄榄枝。然而知识分子总是清高的,他们是瞧不起丘八出生的董卓的。董卓选拔大量名士(如:韩馥、刘岱、孔伷、张咨、孔融、应劭、张邈)担任地方太守等要职,甚至不计前嫌,对厌恶自己而弃官而走的袁绍、王匡、鲍信等人授以太守,以示和解。这些人成了反董卓的主力军。但董卓更多的是来自于本性的恶,说来自于本性是说董卓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多么的恶。说来董卓主要有四大恶:第一恶:盗墓。例如汉灵帝,董卓趁给何太后下葬的机会把汉灵帝的陵墓给盗空,金银财宝洗劫一尽。焚烧洛阳宫室,挖掘陵墓,盗窃财物。第二恶:抢劫。董卓不知约束军队,纵容军队到处抢劫富户,搜刮财物,奸淫妇女。对于汉朝宫室董卓自然也不放过,该搜刮的搜刮,该强奸的强奸,公主、宫女类的自然不能幸免。除了这些明抢,还有暗抢,例如董卓让司隶校尉刘嚣抓捕所谓的“为子不孝,为臣不忠,为吏不清,为弟不顺”之人,统统以死刑加没收全部财产的方式惩办。第三恶:滥杀。杀何太后、杀少帝刘辩,侍御史扰龙宗在拜见董卓时忘记解除佩剑就被活活打死。老百姓正在社祭呢,董卓军队过去一顿杀,男的杀死,把人头拎回去冒领军功,女人和财务抢回去作为家产。第四恶:乱货董卓毁掉当时市场上通行的五铢钱,收集长安洛阳两地的各种铜制品制成小钱来用。这种小钱非常粗糙,甚至没有轮廓和文字。小钱换大钱,劣质钱换优质钱的结果就是对老百姓的另一种掠夺,结果就是市场紊乱,物价飞涨。 老百姓对董卓是恨之入骨,儿歌说: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犹不生。意思是说董卓你这个王八蛋怎么还不死呀? 首先关东各州郡政府官员推举袁绍为盟主,共十一路兵马讨伐董卓。这十一路兵马大多心思各异,没有真正与董卓作战的决心,不过是一群争权夺利之人罢了。其中对董卓作战比较坚决的是曹操和孙坚两路。曹操当时实力还比较弱小,你别看后来曹操很厉害,是著名的军事家,可任何人都有个成长期,曹操也是,在当时的军事能力还没有那么强的,所以曹操很容易的被董卓部将徐荣击败。孙坚可以,他出身很低,做到今天的地位全靠打出来的,具有过硬的军事实力和军事能力,所以他一路披坚执锐,杀华雄,败吕布,搞的董卓很狼狈,就想贿赂孙坚,可孙坚不吃这一套,董卓只得焚烧掉洛阳,带兵逃到长安。本来这是联军乘胜追击的好机会,可是就连孙坚依附的对象袁术都不支持孙坚,背后给孙坚掣肘,联军的攻势也只能到此为止,剩下的就是内斗了。到了长安,董卓一方面自立为太师,一方面修建了郿坞。郿坞是个城墙宽厚各七仗的城堡,里面存放了董卓各处搜刮来的金银财宝和粮食,按照董太师的说法:“够享用一辈子的了。”这使我想起了小时候怕黑,会找个仅仅容身的小地方藏起来,董卓建郿坞显示了他内心的卑弱。这样朝廷的反抗力量就开始蠢蠢欲动。董卓没有好的方法,只有他自己最擅长的一个方法就是乱杀。例如:某日,董卓去郿坞,公卿大臣为其送行,董卓设宴款待众人,在宴席上将数百名诱降来的叛军士兵虐杀,场面极其血腥,挖眼、断足、割舌、锅煮等等不一而足,宴会上的大臣一个个吓得簌簌发抖。其实这只能坚定大家团结一致立刻诛灭董卓的决心。以王允为代表的大臣施展了连环计(这个细节我们在吕布篇里细说)诱降了吕布,在192年董卓参加前往未央殿参加庆祝皇帝有病痊愈的宴会的路上刺杀了董卓。董卓的死讯传出后,长安百姓纷纷“歌舞于道”,传说老百姓用董卓的肚脐当油灯,油灯好几天都不灭。我之所以把董卓拿出来做传,实在是因为董卓有着特殊的含义。董卓的所作所为与后面的五胡乱华的所作所为几乎是完全一样的:崇拜于中原文化和英雄之下及对一般民众如猪狗般的对待。朱元璋曾经说过:“自古帝王临御天下,皆中国居内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国,未闻以夷狄居中国而制天下也!”确实如此,周边少数民族对中原的文化和英雄有着特殊的敬畏,董卓之残暴不仁前面叙述的很多,但是大家想到没有,作为中原文化的代表士族董卓为党锢平反,任用名士,例如蔡邕,一日一升官,三日三声;例如他对皇莆嵩和张温不同的待遇,这两人都曾经是他的上级,皇甫嵩是真真实实打出来的,董卓对他就尊重,而张温的官是买了的,董卓就一刀给喀嚓了。如果纯粹从政治上考虑董卓应该杀皇甫嵩留张温,毕竟留个弱者对自己威胁小些,他不这样做体现了他内心的英雄情节。还比如有个司隶校尉赵谦,赵谦为人正直,把董卓非常喜欢的车师王侍子给杀了,这位侍子多次犯法,董卓非常生气,但是一直很敬畏赵谦,而是把都官从事抓来杀害报复。这是董卓的一个特点也是少数民族都中原文化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


另外一个就是不把人当人。其实孔孟文化的一个很重要的基因就是把人当人,所以孔子才主张有教无类,孟子才说民为贵。但是当时的少数民族却不一样,他们的文化很落后,很多还处于原始社会,杀人对他们来说与杀猪狗没有多大的区别,这是董卓军队暴虐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后来的五胡也是这样,中国北方大量的人被乱杀,千里白骨,到处荒芜人烟。
所以董卓开启的不仅仅是三国乱世,他还开启了南北朝这前后四百年的乱世(189-589),直到隋文帝杨坚重新统一中国。只不过我们幸亏有了曹操、刘备、孙权这样的英雄,使得五胡乱华这样的乱世推迟了100年,但这终究要来的,因为中国传统政治及传统文化的弱点必然导致这种万马齐喑的局面,没有这种外在的强有力的冲击,这种文化就很难以自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