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海拾貝,太原非遺豐富多樣

太原文化底蘊深厚,民風淳樸。晉祠廟會、徐溝背鐵棍、老陳醋、傅山傳說故事、太原蓮花落、太原鑼鼓、中路梆子、六味齋醬肉生產技藝、雙合成糕點生產技藝、太原麵食製作技藝……獨具三晉文化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極為豐富。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選介

中醫養生(藥膳八珍湯)

博海拾貝,太原非遺豐富多樣

藥膳“八珍湯”(俗稱“頭腦”),是一種對養生健體十分有功效的清真食品,自明崇禎年間由傅山先生創立以來,在太原地區已傳承了370多年,是太原地區獨具特色的地方名吃。

“八珍湯”製作時選料講究,工藝程序複雜,方法技巧要求十分嚴格。在選料備料時,要達到備料全、選料精的要求。精選成塊的肥嫩上等羊肉做原料,經過清洗、淨肉、加輔料煮燉、出鍋晾存等諸道工序將肉煮熟,並將羊湯、羊油撇出備用,同時將諸種輔料嚴格按照既定製法或煨、或醃、或煮、或蒸,做好備用。製作“八珍湯”就是將上述材料按照既定的程式、比例,上火熬煮,並加入黃酒調製而成。

2008年,中醫養生(藥膳八珍湯)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清徐徐溝背鐵棍

博海拾貝,太原非遺豐富多樣

清徐徐溝背鐵棍藝術是一種極具地方特色的民間舞蹈藝術形式,它吸納了民間手工技藝、民間美術、民間音樂、民間口頭文學、民間戲劇、民間雜技等兄弟藝術形式的藝術特色,被譽為“空中舞蹈”“無言戲劇”“活動雕塑”“流動雜技”。

博海拾貝,太原非遺豐富多樣

徐溝背鐵棍作為一項民俗活動,起源可以追溯到金大定二年(1162),由抬神求雨活動演化而來,於明嘉靖年間最終形成,至今已盛行400餘年。它內容上取材於民間傳說、戲曲故事及現實生活。一根棍反映一齣戲或一個故事,一根弓弦要站一人……上下一體,同歌共舞,魅力無限。徐溝背鐵棍是該地區歷史文化的積澱,是對其他藝術形式的巧妙借鑑和利用,有著很深的歷史研究價值、藝術價值和科研價值,同時也有很高的時代價值。

2008年,清徐徐溝背鐵棍藝術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郭杜林晉式月餅製作技藝

博海拾貝,太原非遺豐富多樣

郭杜林晉式月餅是山西特殊地域條件下產生的反映山西民間文化習俗的特產,其形制古樸,口味淳厚,酥綿爽口,甜而不膩,以“酥、綿、利口、甜香、醇和”的口感特徵著稱於世。據傳,清康熙年間,太原一家點心鋪裡有姓郭姓杜姓林的三位師傅,技藝都很高。一日,三人喝酒耽誤了幹活兒,和好的面發酵了,三人只好往發酵的面中和生面,加鹼面和油糖,做成包餡餅,沒想到此餅風味十分獨特,倍受百姓歡迎。後人為紀念這三個師傅,就叫此餅為郭杜林。

郭杜林晉式月餅純手工製作技藝和口傳身授的傳承方式,保留著300年以來制餅業的傳統技藝。而“以面為餡”的特殊工藝,具有北方制餅技藝的特徵。作為“郭杜林”晉式月餅技藝的正宗傳承,太原雙合成食品有限公司為“郭杜林”的成名、延續作出過重要的貢獻,並且為繼承、發展、保護“郭杜林”晉式月餅技藝積極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08年,郭杜林晉式月餅製作技藝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代表性傳承人為趙光晉。

晉劇

晉劇《于成龍》

晉劇是山西省四大梆子劇種之一,因產生於山西中部,故又稱中路梆子,外省稱之為山西梆子,主要流傳於山西中北部及陝西、內蒙古和河北的部分地區。

晉劇傳統劇目豐富,經常上演的有200多出,包括《渭水河》《打金枝》《臨潼山》《乾坤帶》《沙陀國》《戰宛城》《白水灘》《金水橋》《火焰駒》《梵王宮》《雙鎖山》等。在發展過程中,晉劇保留了蒲州梆子慷慨激昂的藝術特色,同時形成婉轉細膩的抒情風格。晉劇唱腔豐富,包括亂彈、腔兒、曲子幾種,板式多變,表現力強。作為山西省的代表性劇種,晉劇在山西地方戲劇、音樂、民俗、歷史等的研究中佔有重要地位。

2008年,晉劇(太原市)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名錄。代表性傳承人為郭彩萍、武忠、高翠英、李月仙、閻慧貞、謝濤。

蓮花落

博海拾貝,太原非遺豐富多樣

蓮花落由“晉中落子”發展演變而來,是一種流傳於太原的古老的民間說唱形式,起源於佛教,流行在宋代。蓮花落表演者常為一人,自說自唱,自打七件子伴奏。所謂七件子為分執於兩手的竹板,因其右手所執兩片大竹板,左手所執五片小竹板,大竹板打板,小竹板打眼,相互配合有板有眼,說唱之詞則隨著板眼節奏進行表演,又俗稱“七件子”。蓮花落的傳統曲目,多以當地人熟知的歷史故事、民間傳說為主要內容。長篇的有《五女興唐傳》《萬花樓》和《呼延慶打擂》等;短篇的有《小兩口打架》《小寡婦上新墳》和《夫妻挑水》等。

2011年,蓮花落被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代表性傳承人為曹強。

六味齋醬肉傳統制作技藝

博海拾貝,太原非遺豐富多樣

六味齋是始創於清乾隆三年(1738)的著名的中華老字號,位於太原市,其生產的醬肉是三晉名吃,曾作為皇宮貢品享譽京師。六味齋醬肉“熟而不爛、甘而不濃、鹹而不澀、辛而不烈、淡而不薄、香而不厭、肥而不膩、瘦而不柴”的特點正體現了“以和為美”的中國食文化。為保持傳統特色,六味齋至今還承襲著260多年的生產工藝,選料、分割、煮制均按照傳統制法進行生產。

2008年,六味齋醬肉製作技藝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老陳醋釀造技藝(美和居)

“山西老陳醋”為中國四大名醋之首,其工藝源於自西周以來的制醋工藝。山西老陳醋生產工藝有特定的原輔料,有經典的原材料配方,特別是有一條獨特的工藝技術路線。如採用了“低溫酒醪液體發酵”“高溫接種引火,燻淋醋醅結合制醋”“夏伏曬、冬撈冰,貯陳老熟”等工藝。這套技藝在中國釀醋技術上獨樹一幟,而且是最富科學內涵、大有發掘潛力的傳統技藝。可以說它是中國傳統技藝傳承並不斷髮展的一個典型代表。正如中國釀造業泰斗秦含章所說:“東湖(山西老陳醋)的釀造工藝是中國最好的釀造工藝。”

2008年,老陳醋釀製技藝(美和居)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名錄。代表性傳承人為郭俊陸。

太原鑼鼓

博海拾貝,太原非遺豐富多樣

太原鑼鼓是由歷史久遠的“社鼓”演變傳承而來的,流行於太原地區及晉中、呂梁部分地區。其節奏雛形可追溯到先秦時期,最早結構的形成可追溯到宋代慶元年間(1195—1200)。號稱鐃鈸之鄉的太原鑼鼓在擊鑔方面有著驚人非凡的技巧,不僅能用各種手法,還能在演奏中邊擊邊舞,矯健威武的英姿和鐃鈸上下翻飛,一片金色海洋的場景令人振奮。太原鑼鼓的演奏形式多種多樣,最能表現山西濃厚的鄉土氣息。20世紀50年代盛行的演奏“雙一二五”鼓曲給“大傢俱”聲部配以口哨聲,更是民間鑼鼓中絕無僅有的。

2008年,太原鑼鼓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代表性傳承人為劉耀文。

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選介

山西面食傳統制作技藝(刀撥面和蘸片子製作技藝)

博海拾貝,太原非遺豐富多樣

刀撥面是山西面食一絕。撥面用的刀長約50釐米,兩端有柄,刀刃平而直,不能帶“鼓肚”,與之相匹配的案板平整而光滑。撥面時,將擀好的面折疊成5至6層,然後一刀接一刀地連貫撥出,速度極快,刀與案碰撞。山西刀撥面雖然製法簡單,但它筋軟利口,風味獨特,與刀削麵、剔尖、拉麵一同被譽為山西四大面食。

蘸片子也叫蘸尖尖、拖葉子、菜疙瘩,是汾陽、平遙、介休、孝義及清徐一帶民間家常麵食。它用料廣泛,食法多樣,但做法相似,是一種以各種蔬菜蘸面煮食的麵食,就是用白菜、菠菜、莜麥菜等葉菜的菜葉部分(菜梗另作他用)切成大片,逐個在用白麵或豆麵調成的稀糊中滾裹均勻,在開水鍋裡汆熟即可。吃時,配有不同口味的調料逐片蘸食,有用豆角拖紅麵糊蘸酸菜湯豆腐汁食用的,有用茄子削皮切條或片拖豆麵糊蘸蔥油汁食用的,也有將茄子、蘿蔔等共用,拖豆麵、白麵混合糊,蘸自己喜好的滷汁食用的,無一不是居民們喜愛的麵食。如今,隨著人們對營養、健康、美味的多重追求,蘸片子也成為人們的盤中佳餚。

2009年被列入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名錄。

二鬼摔跤

二鬼摔跤是活躍於太原市小店區一帶的民間文藝表演形式,是節日、慶典、祈雨、豐收等民間喜慶、祈禱、祭祀活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深受群眾喜愛。二鬼摔跤是一種單人表演藝術,表演者在打擊樂的伴奏下,背上揹著兩個竹綁的青臉紅髯和青面獠牙的假人,假人雙手相互把持。表演者腳手落地,呈“ㄇ”形,運用身上所繫道具(假人)及雙手掌握的假腳,按照打擊樂節奏運動自身各個部位,自控內力,進行誇張的人物塑造,表演出兩個假人扭打、推搡、對峙、競摔、翻滾等激烈精彩的逼真打鬥的形象動作,反映出二鬼貪婪自私、無知野蠻的本性。二鬼摔跤表演伴奏沒有固定的曲目,主要靠表演者臨場發揮。由於表演強度大,要求表演者有強健的體魄,具備一定的表演能力,以及舞蹈、雜技、啞劇、木偶劇等表演功底和技巧,表演難度非常大,所以表演者一般為男性,很少有女性參與這一活動。

2009年,二鬼摔跤被列入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傅山傳說故事

博海拾貝,太原非遺豐富多樣

傅山傳說故事是敘述傅山生平、經歷、社會事蹟、治病救人的民間口頭文學。由於傅山一生不朽的學術成就、高超的醫術及不平凡的經歷、剛直不阿的性格,有關他的傳說故事具有十分神秘的傳奇色彩,在民間代代相傳,膾炙人口。後世對傅山還有“奇人行奇事”的評價。因他生性豪爽、俠肝義膽,創立了傅家拳傳之於世,許多俠義武打小說把傅山作為“武術宗師”和“俠客”予以描繪;又因他為醫樂善好施,以其精湛的醫術、高尚的醫德普救四方百姓,當地人稱傅山為“醫聖”,民眾崇奉其為“神”,至今仍有得了病拜“傅山神”求藥醫治的信仰活動。

2006年,傅山傳說故事被列入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面花(太原麵塑)

博海拾貝,太原非遺豐富多樣

麵塑是遠古人類飲食文化、民俗文化和民間美術的綜合遺存,所塑造的形象簡練概括、粗獷豪放、樸實豐厚、形態誇張、神韻突出,富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反映的內容飛禽走獸、花鳥魚蟲、民間故事、戲劇人物、十二生肖無所不包。這種極具地方特色的文化形式倍受世人青睞。

2011年,面花(太原麵塑)被列入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皮影戲

博海拾貝,太原非遺豐富多樣

皮影戲是集民間美術、民間剪紙、民間戲曲、民間音樂為一體的綜合藝術。清徐皮影藝術活動可追溯到清代,清光緒十六年(1890)當地縣誌已有記載。當時,清徐有四五個團體開展皮影藝術活動。隨著時代的發展,目前仍在堅持演出活動的皮影藝術團只剩下常豐村一家了。

常豐村皮影人物形象是靠民間老藝人對人物形象的意念化和誇張化,用牛皮做原料,經過選皮、制皮、畫稿、過稿、鏤刻、敷彩、發汗熨平、綴結合成等八道工序,手工雕刻3000餘刀製作而成。一般皮影戲演出都是採用的碗碗腔調,而清徐常豐皮影在演出中還融入了祁太秧歌、山西民歌等民間小曲小調,受到了更多觀眾的讚賞和歡迎。

2011年,皮影戲被列入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泥塑(不倒翁)

泥塑(不倒翁)俗稱扳不倒,源於宋代。清徐不倒翁起初是用紅膠土和成泥再靠雙手捏成的。後來為了使這種玩具經久耐用,在和泥時又用上了頭髮和麻頭,在彩畫上又增加了底色。而後,藝人們為了減輕不倒翁的重量,又從全泥改成用紅膠泥底座,上半部用紙漿做成空心的不倒翁,為了增加光潔度增加了打磨工序,在彩繪上由原來的用鍋底黑改用石顏料並增加了色彩。

2011年,泥塑(不倒翁)被列入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選介

晉祠大米種植技藝

晉祠大米的種植歷史悠久。據史料記載,晉祠水稻早在西漢時期已大面積種植。晉祠水稻種植技藝包括浸種消毒、育苗、烤田、有機肥腐熟、秧田管理、插秧、病蟲草害防治、水稻收割、脫粒、分級包裝等多個環節。晉祠大米的特點是顆粒大而飽滿,質色稍褐而透明,性軟而韌,味香而甜,吃起來清香爽口有嚼頭。古人描述晉祠大米“米潔白纖長,味殊精美”,從而贏得“晉祠大米香噴噴、肉筋筋”的千古美譽。即使連蒸數次仍然粒粒分明,互不粘連,香氣撲鼻,鮮亮如初,素有“七蒸不爛”之說,堪稱米中珍品。

晉祠稻田

2010年,晉祠大米種植技藝被列入第三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晉商誠信文化

晉商之所以從明代開始在長達五個世紀的經商過程中能取得輝煌的成就,其在從事商業活動中恪守誠信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從而形成了“晉商誠信文化”,誠信也逐漸成為晉商的商貿習俗。

在市場經濟和全球一體化不斷深入的今天,誠信作為現代信用經濟的基礎,現代市場交易活動的基本精神和重要原則,越來越顯示出重要意義。保護、弘揚、發展“晉商誠信文化和精神”,成為晉商後人的一項重要歷史使命。

2010年,晉商誠信文化被列入第三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青龍古鎮民間文化

博海拾貝,太原非遺豐富多樣

陽曲縣青龍鎮歷史上是北方聞名的重鎮。隨著時代的變遷,圍繞著青龍古鎮流傳有眾多具有傳奇色彩的民間故事。這些以口頭傳播的民間傳說,印證了中國社會歷史發展在鄉村的步履,是鄉村歷史文化的精神感悟。其主要傳說故事有:烽火臺紀事、青龍的傳說、青蒿嘴故事、龍門會、海眼、龍滾珠的傳說、鳳凰單展翅、鳳頭寨、闖王避難坡、闖王床、闖王鼓、闖王題詩、慈禧夜宿青龍花園、神秘的駱駝隊、七進院、王善人、武解元、泰山廟故事、養和堂、王孫娶親、日本妾、龍池、蛤蟆坡傳說、上花園、嘉慶御製金磚、柏木棺、千年槐、神道碑、三府溝、糧換石的故事等。

2010年,青龍古鎮民間文化被列入第三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