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名人杀掉了自己的妻子?

不婚不恋不生

吴起张灵甫等人其它答案说的差不多了,给大家介绍另外一位著名的杀妻之人:清宫戏的常客,皇太极的儿子,多尔衮的死对头豪格。

豪格是皇太极的长子,皇太子死后豪格和多尔衮争夺皇位,双方相持不下,最终达成一个由皇太极幼子福临继位多尔衮摄政的妥协方案。之后多尔衮掌握大权,找借口杀掉了豪格,豪格的福晋也被多尔衮强占为妾室。

(豪格)

豪格在皇太极活着的时候,曾经亲手杀了自己的福晋讨好父亲皇太极。

豪格的妻子是姑姑莽古济的女儿,和豪格是表兄妹。

莽古济是努尔哈赤的三女儿,和莽古尔泰同母。皇太极刚刚继承努尔哈赤位置时,代善、阿敏、莽古尔泰三人同皇太极并称四大贝勒,议事之时,三人和皇太极一起面南就坐。三人和皇太极某种程度地位相当的合作关系而不是君臣关系。

皇太极先后找机会将阿敏和莽古尔泰幽禁至死,狡猾的代善放弃了与皇太极共坐的地位,皇太极开始南面独坐,建立了至高无上的地位。

(皇太极)

在莽古尔泰死后三年的1635年,莽古济的家奴冷僧机告发主子莽古济,皇太极乘机进行了残酷的大清洗。莽古济被凌迟处死,莽古尔泰和其弟弟德格类被掘坟抛尸,受牵连被处死之人高达一千多人。

豪格则亲手杀一刀杀了自己的妻子兼表妹莽古济的女儿,讨得父亲皇太极欢心,在瓜分莽古尔泰系统的遗产中分得了不少好处。

明末清初时爱新觉罗一族的内部斗争也无比残酷,相互之间找到机会可谓毫不留情毫无人性。


仁勇校尉

“糟糠之妻不可弃”,历代名人抛妻者不在少数,但杀妻者极为罕见,我总结了3个曾杀害发妻的大人物,他们是战国吴起、明朝徐渭、近代张灵甫。

吴起——顶级军事家、改革家,武庙十哲,为求功名,不择手段杀妻表忠心

吴起活跃于战国时期,他在楚国主持变法,让楚国日益强大,与商鞅齐名;带兵百战,从无败绩,吴氏兵法和孙子兵法流传于世,与孙武齐名,名列武庙,是中国古代惟一一个双料顶级军事家、改革家,但如此牛人的发迹之路竟是靠杀了自己的妻子!

吴起少年即有壮志,发誓“游学他方,不为卿相,拥节旄,乘高车,不入卫城,与母相见!”后来,吴起游荡到鲁国,适逢强齐国来犯,鲁穆公素知吴起之能,欲立吴起为大将军。不巧的是,吴起的妻子正是齐国大夫田居的女儿,让他打起了退堂鼓。

吴起得到梦寐以求的机会,回到家后做起了妻子的工作。

吴起道:“娘子,大丈夫位居卿相,食禄万钟,功垂史册,名留千古,娘子所盼乎?”

妻子说:“夫君如此,吾之所愿!”

吴起道:“求娘子成全,助我成名!”

妻子道:“妇道人家,何用之有?”

吴起道:“借汝项上人头!”

说完,拔剑一挥,妻子人头落地。

这就是所谓“杀妻求将”,虽然此事尚有争议,但仍有人写诗批判:“一夜夫妻百夜恩,无辜忍使作冤魂?母丧不顾人伦绝,妻子区区何足论。”

杀妻求将的吴起为求功名,不择手段,结局十分凄惨,他因厉行改革变法,得罪了楚国贵族,被刀砍箭射后,又被加以车裂之刑。

徐渭——明朝三大才子,天才+全才,晚年罹患妄想症,精神失常,失手杀妻

徐渭是明代天才的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军事家。文化上,与解缙、杨慎并称“明代三才子”,郑板桥曾刻一印,自称“青藤(徐渭)门下走狗”;军事上,曾担任胡宗宪幕僚,助其擒徐海、诱汪直,为东南抗倭做出杰出贡献,然而如此天才,却在晚年患上妄想症,无法自控,最终失手杀妻,遭牢狱之灾。

徐渭早年经历十分坎坷,他10岁被逐出家门,21岁入赘人家,父亲、生母、嫡母频遭不幸,个人虽有过“坐断东南,运筹帷幄”的高光时刻,但大多数时间却屡遭不幸,先后遭遇3次婚姻挫折、8次乡试失败,逐渐形成了抑郁、执拗、多疑、易怒、偏激的性格,后来历经9次自杀折磨,心灵受到严重创伤,患上了妄想症,甚至精神失常,被人称为疯子。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冬,徐渭再次发病,与继室张氏发生激烈吵架,一怒之下,他跑出家门,到处狂走,一直到晚上才返回家中。

徐渭到家后,却发现张氏竟与一男子同睡床上,这个贼婆娘居然公开偷人!

徐渭无法忍受如此奇耻大辱,怒不可遏,用尖刀将张氏刺死!当鲜血流满,徐渭恢复清醒,才发现和张氏睡在一起的竟是自己的棉袄!他惊恐万状,但悔之已晚,就此遭到七年牢狱之灾,后逢大赦才在53岁时出狱。

此后的徐渭彻底陷入癫狂,常常狂放不羁,衣衫不整,贫困潦倒,终于在73岁那年结束了自己悲剧凄惨的一生,死前只有一条狗相伴,屋内连一张裹身的草席都没有。

曾有人用10个数字概括徐渭的生平:“一生坎坷,二兄早亡,三次结婚,四处帮闲,五车学富,六亲皆散、七年冤狱,八次不第,九番自杀”,难道天才注定都是疯子和悲剧吗?

张灵甫——最具争议的抗日名将,误信谣言,怀疑妻子不忠,愤而杀妻

张灵甫毕业于黄埔军校,近代最具争议的抗日名将,两党官方都认可他的抗日贡献,近年来更是成了“网红”,被各种褒扬甚至是吹捧,但很多人不知道,这位抗日名将曾经因为怀疑妻子不忠,枪杀了结婚仅3年的妻子吴海兰。

1933年,年仅30岁的张灵甫担任第一师独立旅第1团上校团长,可谓春风得意,恰在此时,经部队朋友介绍,张灵甫与吴海兰相识,同年冬天结婚,次年生下女儿张云芳。

1935年,张灵甫率军到西北作战,随军家属都住在西安,吴海兰也带着不满3岁的女儿和其他家眷住在一起,但张灵甫在前线得知妻子有外遇,就请假期来到西安,带着老婆孩子回老家探亲,然后在除夕之夜枪杀了自己的妻子!

人命关天,无法隐瞒,张灵甫因此事遭到全国妇女协会一致讨伐,闹得全国上下,人尽皆知,蒋介石也不好袒护,只得下令将张灵甫送交南京军事法庭查办。

但张灵甫的上级胡宗南怜才,提出让张灵甫主动去南京投案自首,以减轻罪责,后来张灵甫被法外开恩,只判了10年监禁,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张灵甫被特赦释放,投入抗战。

关于张灵甫杀妻的原因,有人说是他被戴了绿帽子吃醋,有人说吴海兰是卧底偷了张灵甫的文件,但杀妻一事是铁板钉钉的真实,以致到了现代,还有人公然在西安的张灵甫陵园碑上用红漆书写“民族罪人,杀妻恶棍”八个大字。

亲爱的朋友们,你们还知道哪些杀害妻子的名人?欢迎留言补充。


狄飞惊

看到这个问题,我的脑海中猛然闪现出一个人的名字,那就是抗日名将张灵甫,张灵甫在抗日战争期间,一直待在王耀武的手下从一个团长慢慢升到了副军长,在内战爆发的时候,接替了王耀武的位置,成为了74师的师长,并最终在孟良崮因为大意和队友的不救援而导致74师全军覆没。


但是与此同时,张灵甫还有一件事情被大家所熟知,那就是他枪杀了自己的妻子。

张灵甫曾经是北大的历史高材生,因为报效国家的理想,所以他最终决定了弃文从戎,报考了黄埔军校,成为了黄埔军校的第三期学生,在毕业之后,张灵甫进入了胡宗南的部队,凭借着出色的军事才能建立下了很多功业,没过几年就当上了胡宗南手下的一名团长,深受胡宗南的信任。

张林普有着1米89的身高,相貌俊朗又年轻有为,因此受到了很多女子的敬仰,后来在熟人的介绍下,他认识到了他的第二任妻子吴海兰,两个人结婚之后恩爱无比,生下了一个女儿,但是在1935年的时候,一件事情发生,这件事情改变了一个原本很美满的家庭。


那就是在某一天张灵甫从军队中回乡省亲的时候,用手枪把他的妻子吴海兰打死了,在打死妻子之后张灵甫回到了军队中躲避风头,张灵甫躲在军队中,吴海兰的家人拿他没有办法,于是通过当地的妇联联系到了当时路过此地的张学良妻子于凤至。

于凤至又和蒋介石的妻子宋美龄相熟,当时的宋美龄深受西方教育的影响,对于这样的事情,自然是非常的气愤,所以在她的鼓动下,蒋介石令人拿下了张灵甫,判了十年的徒刑。


关于张灵甫杀妻的原因现在的说法有两个,一个是他军中的好友所说,也就是我们现在所指的出轨论。

另一个说法则是他的第三任妻子所说的,那就是间谍论。

出轨论

我们先来讲一下第一个说法,这个说法是张灵甫的一位军中下属跟外人透露的,他说张灵甫曾经在胡宗南手下就任团长的时候,突然看到一个住在他家附近不远的士兵回家省亲归来,就跟他问了自己妻子吴海兰的情况。


那个士兵也是无意,所以跟张灵甫开了个玩笑说他看见吴海兰正穿着紧致的旗袍跟一个西装革履的年轻人在电影院的门口,正准备看电影呢。

当时张灵甫正在带军打仗,正是血气方刚的时候,突然听到了这个消息当即震怒无比,在后来回乡省亲的时候,他让吴海兰去地里为自己割些韭菜包点韭菜饺子给他吃,并在吴海兰收割韭菜的时候,一枪了结了她的生命。

间谍论

这是第一种说法,第二种说法则是张灵甫的最后一任妻子王玉龄向外人所述的,她在18岁的时候嫁给了张灵甫做妻子,但是她在嫁给张玉甫之前没有听说过张灵甫的事情。

所以听到这个传闻之后还曾傻傻的跑过去问张灵甫如果自己以后和别的男子好,他也会不会杀自己?张灵甫听了王玉龄的话摸了摸她的头,温柔的把她抱紧,这才轻声跟她解释了事情的原委。



1935年的时候,张灵甫正在跟随胡宗南的部队在川陕一带围剿红军,当时正经历的血战,致使了沉迷在血山火海当中的张灵甫整个人的心情都变得暴躁了起来,在后来回家省亲的时候张灵甫无意中发现自己的妻子拿走了自己的东西。

虽然张灵甫没跟王玉龄说吴海兰偷了自己什么东西,但是据后来者推测应该是偷走了张灵甫剿红军的机密文件,当发现自己的东西被妻子偷偷拿走之后,张灵甫找到了妻子和她争执了起来。

张灵甫想让妻子把文件还给自己,但是吴海兰坐在房间里,扭过头不理他,接下来,张灵甫又和吴海兰撕扯了一番,吴海兰说什么也不开口,这下子张灵甫更加在心里肯定了吴海兰间谍的身份,因为在战争中他已经杀红了眼,此刻联系到妻子的背叛以及坚决的不妥协,他瞬间怒火上涌,掏起了随身携带的手枪直接把妻子打死在了房间中。

这就是张灵甫杀妻的第二个说法,相比于第一个说法,我更相信第二个说法,因为据张灵甫的侄子介绍,张灵甫杀妻的那天是在冬天,因为天气的严寒地里是肯定不可能长得出韭菜的,而且他们当时听到的枪声传来,是在张灵甫的房间里面,而不是在韭菜地里。

而且据很多张灵甫的战友们介绍,张灵甫平时的生活极为的自律,从不沾任何的酒色,平常除了行军打仗之外就是写点书法画点山水画,俨然一副儒将的风范。

甚至在打仗的过程中张灵甫因为自己的手下抢夺了一户人家的妻子,从而生气的将自己的手下捆绑了起来,在众人的围观下砍下了他的头,要知道当时违犯军法,都是普通的枪决,而张灵甫却用砍头这样残忍的刑法来处置,可见他对这种夺人妻子行为的厌恶以及痛恨了,由此可见他还是有着一定的道德水平的。


所以说我比较偏向于相信张灵甫是因为自己的妻子是间谍而杀死妻子的,一位如此自律又曾经受过高等教育的军人将领,不可能因为听信别人的一两句谣言就无端的把自己的妻子杀死的,我觉得这种可能性很小,不过虽然可能性小但并不代表这不存在,所以第一种可能也是有可能发生的,不过在我看来我比较偏向于第二种说法。


孤客生

天才诗人顾城在家门口的一棵树上吊死了


“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
我们不走了,我们需要土地,需要永不毁灭的土地,我们要乘着它,度过一生。”

这是诗人顾城在《门前》写下诗句。

在一次偶然的旅行中,他找到了他一直希望的这片土地——那是新西兰一座美丽的小岛,他给它取名为“激流岛”

在这里,他和心爱的妻子谢烨,筑房垒院,读书写诗,养鸡卖春卷,过起了他梦寐以求的桃花源生活;

在这里,他构筑了自己的“女儿王国”,和谢烨、英儿过着“三人世界”的美好生活;

在这里,他杀妻自杀,发生了震惊文坛内外的“激流岛事件”。

“在声名鹊起的时候选择隐居在激流岛,他找到了他的乌托邦,可乌托邦随即崩塌。”


曾经沧海难为水

顾城是爱谢烨的。顾城有才,谢烨惜才,他们的爱情在最开始就达到了最好。

1979年7月的一天,在一列上海开往北京的火车上,顾城与谢烨相遇,一见钟情。目光炯炯的顾城在下车之前,快速将写有自己地址的纸条塞给了谢烨。

-“我们在火车上相识,你妈妈会说我是坏人吗?”
-“火车上开来开去,上边装满了人,有好有坏,你都不是,你是一种个别的人。”

两个人正式恋爱了。谢烨叫顾城“可汗”,顾城称谢烨“雷”。

谢烨知书达理又吃苦耐劳,她深深爱着顾城;顾城也多次提到,他的心在谢烨那里,他感到很安全。两人就跟连体婴儿一样,去哪儿都在一起。

“我多么希望,有一个门口/早晨,阳光照在草上/我们站着/扶着自己的门扇/门很低,但太阳是明亮的”

顾城从童年时期就梦想能拥有属于自己的一块地。在新西兰教书时,他看到报纸上有块面积不小的小岛房屋在拍卖的消息,贷款两万后毫不犹豫地买了下来。

然后,顾城追随着浪漫诗性,谢烨追随着顾城,他们在激流岛定居了下来。


生活没有一千朵太阳

在激流岛定居的日子,顾城不许谢烨烫染头发,因为他不喜欢,所以谢烨一直把黑色长发编成麻花辫盘在头顶;

他也不许谢烨穿时装或泳衣,所以她终日穿着粗布衣裳或朋友赠送的旧衣服。

本是小家碧玉的上海女子,过着精致的深闺生活,与顾城在一起后却被要求回归乡野,返璞归真。

当年过三十的谢烨怀上孩子时,顾城不停地向她抱怨,这个孩子会把他逼疯;当谢烨以各种借口拖延打胎、产下男婴时,顾城说,妻子是个狡猾的骗子,儿子是他童话城堡里的毒菌。

“木耳(顾城儿子名)长得不像我,也不像你。这样好些,我不觉得和他有什么关系。他不会是我的儿子,我也不会是他的父亲。”

谢烨想给儿子买个1.99元的小玩具,顾城竟然一屁股滑坐地上,生气耍赖不起。

在顾城的一再要求下,谢烨不得不将孩子寄养在激流岛土著毛利人家中,每天早晨,思子心切的谢烨只能跑到阳台上用旗语和儿子对话。


女儿王国的王

“一夫一妻制是天主教闹出来的,把中国害苦了。”

顾城信笃多妻制,在和妻子谢烨情深意切的同时,他还与另外一个女子英儿保持着透明的情人关系。他甚至还在《英儿》一书中骄傲地表示,他有两个妻子,两个女人他都爱。

1988年,在顾城谢烨即将前往激流岛的前一天,爱慕顾城已久的李英当着谢烨的面唐突地向他告白。而那时的顾城沉浸在被表白的激动中,完全忽略了谢烨就在身边,他说,

“你和我天生是一模一样的,我们太像了。”“而谢烨不一样,谢烨是我造就的。”

于是,“一家三口”在岛上过起了“三人世界”的美好生活。

可她们与他总归是不同的,三个人的生活对两个女人都是折磨。英儿一面享受着这样的爱情,一面又感到痛苦不已,身份的尴尬,未来的渺茫并没有因为顾城的热切和谢烨的大度而减轻分毫。

趁着顾城和谢烨在德国交流的日子,李英同在岛上教她英语的英国移民约翰结了婚,并在婚后逃离了激流岛。

而谢烨呢?她也曾当着面色灰暗的顾城表示,她要离婚。这给了顾城巨大的打击,他的女儿王国永远的破灭了,他多次尝试自杀,还想让妻子随他一起自杀。

“我知道永逝降临,并不悲伤/松林中安放着我的愿望/下边有海,远看像水池/一点点跟我的是下午的阳光/人时已尽,人世很长/我在中间应当休息/走过的人说树枝低了/走过的人说树枝在长”

1993年10月,当谢烨收拾好行李准备离开激流岛时,顾城举起斧头砍伤了她,抢救无效死亡,几小时后,顾城留下遗书一封,跑到家门口的一棵树上,吊死了。

新西兰的激流岛,成了顾城沉睡不起的墓床。


博库图书馆

“待你长发及腰,把你宰了可好”。

在古代一刀把自己的结发之妻宰了的事儿常有之,搞不好还烹煮一下,做个料理啥的。名人也如此,杀妻这种事在这些人眼里不叫回事,若问有哪些名人干过这缺德事儿,你且往下看。

为充饥而杀妻(妾)

这位杀妻者名叫张巡,唐朝人士,安史之乱之时,张巡奉命守睢阳,但很快叛军将城池包围。城中粮草皆无,士兵以树皮充饥,但很快树皮也没了。张巡为了鼓舞士气,顺便给弟兄们弄点吃的,回到家中,一剑将妾室刺死,(幸亏他正妻死的早 ,要不然这一剑可能先刺死正室)然后剁成肉块,亲自下厨烹煮,分给士卒分食。请注意,这可不是野史记载,而是实实在在的《旧唐书》中的记载,张巡杀妾之事,被后人所诟病,很多学者认为这样做没有人性,但百姓是善良的,他们更愿意赞扬这个英雄式的张巡。

为事业而杀妻

这事是吴起干的,吴起为了能当上鲁国的将军,竟然杀掉了妻子,原因是妻子是齐国人。齐国即敌国,为了表忠心,或者事业位,杀掉一个妻子等于杀掉一个敌国人。这件事,只能说,吴起是个大混蛋!

为了敬仰之人而杀妻

干这缺德事的人叫刘安,东汉末年人士,一次刘安家中来了一个落魄的过路人,这人既天天把汉室宗亲中山靖王挂在嘴边的刘备。刘备此时被吕布给算计了,沛城也丢了,慌不择路,又饥又饿,刘安一见,这不是我的偶像刘备吗?赶紧请进屋中。可惜刘安家了不富裕,但又想好好款待刘备。于是让刘备稍等自己去买酒肉,过了挺长一一段时间,刘安端着热气腾腾的一小盆肉回来,说是狼肉。刘备狼吞虎咽,感觉十分美味。睡了一觉,转天拂晓,刘备没惊动刘安,偷偷到后院牵马要走,却发现一个女人死在厨房中,腿部臀部的肉被割去,刘备恍然大悟,才知道刘安杀了老婆给自己吃。这事真假不好说,记载于一些杂家之中,不过真的挺恶心。

为了满足变态心理而杀妻

赵国太子石邃跟他老子石虎一样,都是杀人的魔头,而且老石家的男丁几乎心理都多少有点问题,他老爹喜欢杀女人,石邃也喜欢。而且不管是妻是妾,只要心血来潮,一剑杀死算了。石邃自己研发出一道私房菜,叫做“烹美人头”,他会事先让想杀的妾打扮的漂漂亮亮,然后趁其不备,一剑刺死,割下头颅之后,放在大盘子中,又是亲又是对着头颅说话,然后让人给烹熟,自己吃掉。这如果是真的,石邃这小子不是个人,而是个杀人的魔王啊。

另外近代还有张灵普杀妻等等,不用细说,大家自行去搜即可。看来古人的生活也充满凶烈啊。


大狮

一、吴起

当年吴起还未成名,在鲁国为了能当上将军领兵打仗,杀掉了自己的妻子,因为当时鲁国的敌人是齐国,而他的妻子是齐国人。

这就是著名的吴起杀妻求将的故事,不过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是值得考量的,吴起杀妻的最权威史料来自司马迁。但对于吴起商鞅这样的改革派,评价一直很低,司马迁用一些经不起考证的野史是很有可能的。而中的记载却是“吴起之出爱妻,文公之斩颠颉,皆违其情者也。”也就是说,吴起没杀老婆,只是休了。

二、张巡

吴起杀妻天下皆知,张巡杀妾却鲜有人知,这张巡不但杀了,还把小妾的肉分给了士兵吃,安史之乱,叛军围睢阳,全城粮草树皮皆尽,为了守城,张巡将小妾杀了,分食士兵,这不是野史乱闻,而是旧唐书上的记载,而被视拯救大唐命运的超级大英雄张巡也因此事而屡被后世拷问,是守城而救天下之功大,还是杀妾食肉之罪大,明代学者王夫之就认为张巡不应该杀妾食肉,在当时的情况更应自杀殉国。

大罪和大义之间,张巡有选择吗?

只能叹张巡做的这道题太难,里面没有正确答案。而中国的百姓是善良的,他们更愿意记做英雄式的张巡。

三、张灵甫

张灵甫是国民党在抗战和内战中的王牌战将,天下第一师整编第74师师长,但当初张却因为杀妻一事,差点毁掉了自己的军事生涯。

张灵甫杀妻是在1935年,当时其任国军第1军第1师独立旅1团团长,和其妻吴海兰结婚不到两年,突然从部队跑回家,让妻子去菜院子摘韭菜,自己站到妻子背后,掏枪射杀。

张灵甫杀妻的原因至今成迷,有两种说法,一说吴海兰实为我军地下谍报人员,拿走张的机密文件被张发现,张于是痛下杀手,二说同事谣传吴有外遇张灵甫戴了绿帽,张得知后激情杀人。

此事当时国民党高层原本准备大事化小,不料吴的家人把事情捅把宋美龄那里,宋美龄逼蒋介石严惩凶手,委员长依然舍不得杀帐下爱将,抓张灵甫坐了两年牢,直到抗战爆发又放出来戴罪立功。

答疑人:今日头条年度历史自媒主编夜狼啸西风


夜狼文史工作室

从古至今,为了功名和利益抛妻弃子的人不在少数,但为了自己的仕途发展谋杀妻子实在是惨无人道,历史上记录在册的就有一个典型人物——吴起“杀妻求将”。

吴起是孔子的徒孙,虽然师出名门,但在仕途上也不是一帆风顺的,虽然一直在为鲁王效力,但一直未见起色。吴起事业的转折点发生在他残忍地杀害了自己的妻子之后。“一将功成万骨枯”,吴起的妻子就是这千万枯骨中的一个。吴起起初在鲁国只能算是小有名气,擅长领兵打仗而已,算不得出众,所以一直没有得到重用。直到齐国开始发兵攻打鲁国,鲁国在水生火热之际想起了吴起,希望吴起能率兵对抗齐国,可不好办的是鲁王介意吴起的身份,吴起的夫人是齐国大夫田居的女儿,也就是吴起是齐国的女婿、半个齐国人。吴起见鲁王如此重用自己很是激动,觉得自己功成名就的机会来了,于是决定向鲁王表现自己的决心和忠心。如何表现呢?想必大家也猜到了,他亲手杀害了自己的妻子,还提着妻子的人头来到鲁王面前献殷勤、表忠心,最后如愿当上了将军。对于阻碍自己仕途发展的绊脚石,吴起绝不手软,哪怕是自己最亲密的人!可见其心肠之狠毒。只是可怜吴起这类人的妻子,原以为自己嫁了个好丈夫,虽不说荣华富贵,但也生活安逸、不愁吃穿,可到最后却落得被枕边人亲手杀害的下场,实在是可怜!


老照片

说到历史名人杀妻总是老百姓,特别是历史迷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接下来肥鹅作为一枚研究俄罗斯历史研究者给大家讲讲我所了解的俄罗斯名人杀妻的事情。

1.谢苗.米哈伊尔洛维奇.布琼尼(1883年4月25日——1973年10月26日),苏联第一批获得苏联元帅军衔的将官之一,他还是三次苏联英雄称号获得者,骑兵战专家。

身穿1935年制元帅常服的布琼尼元帅

布琼尼一生有过三任妻子。第一任妻子名叫娜杰日达·伊万诺夫娜,是他邻村的哥萨克妇女,他们于1903年结婚。俄国内战期间,她曾在布琼尼的部队的医疗单位中工作。苏联官方公布的信息是1924年娜杰日达·伊万诺夫娜死于疾病。但也有这样一种普遍流传的传闻:布琼尼在妻子争吵时枪杀了她(或砍死),因为妻子对她公开带情妇回家而十分愤怒。

2.米哈伊尔·格里戈里耶维奇·叶夫列莫夫(1897年3月11日—1942年4月19日),苏联中将,伟大的卫国战争期间曾担任第33集团军司令员。1942年4月,他指挥的第33集团军在维亚济马战役期间被敌人重重包围。

叶夫列莫夫中将的戎装照

4月19日,他在突围的战斗中身负重伤(身上有3处伤口),为了避免自己在接下来敌人的进攻中被俘,叫来了担任医护人员的妻子伊丽莎白·瓦西里耶夫娜,他拔出手枪杀死了妻子随后自己饮弹自杀。第33集团军司令部的全体军官也追随他集体自杀,其中就包括集团军炮兵司令员彼得·奥夫罗西莫夫少将。

叶夫列莫夫中将早年与妻儿的合影


彼得堡的肥天鹅

德川家康呀,不光杀了妻子,还杀了儿子。



德川家康早年在今川家做家臣的时候,今川义元就想将他扶持为三河国众的统率,并将养女筑山殿嫁给他,二人也生下了嫡长子,后来的德川信康。

不过没多久,桶狭间之战暴发,今川义元在桶狭间之战中战死,德川家康趁机从今川家独立,“德川”苗字也是在这之后改的。

然而,德川家康的妻子筑山殿与嫡长子德川信康更加倾向于与今川家结盟对付织田家,而德川家康却同织田家结盟,进攻今川家,这就导致了德川家康与老婆孩子的矛盾。

在占领了今川家的领地远江国以后,德川家康将主城迁到了远江国的浜松城,三河国的旧主城冈崎城就交给了德川信康。



不过,德川家康手下的家臣团有着许多原本是国人的新参众,而德川信康手下的家臣大多数是原松平家旧臣(德川家原本的苗字是松平)。德川家康的亲信家臣被称为浜松众,而冈崎城的则被称为“安祥众”。

安祥众与浜松众矛盾重重,浜松众团结在家主德川家康身边,而安祥众则团结在德川家康的夫人筑山殿以及世子德川信康身边。最终在武田胜赖侵攻三河国时发生了安祥众企图拥立德川信康流放德川家康的“大冈弥四郎事件”。


在该事件之后,德川家康愈加不信任德川信康,按《家忠日记》记载,父子的矛盾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最终德川家康下令禁止三河国的德川家臣与德川信康往来,并从浜松城派出了军队接管了冈崎城。

原本战国大名为了防止家臣在地方做大,都要求各地家臣集中居住在一个地点,如三河国的这个集聚地就是冈崎城,但是德川家康在这时为了防止家臣与德川信康、筑山殿勾结,下令暂时取消这个制度。随后德川信康与筑山殿母子被德川家康控制,没多久就分别遇害。


到了江户时代,为了塑造德川家康的“东照大神君”的光辉形象,很多军记物就将逼死长子、杀害妻子的锅甩给了织田信长,说是织田信长畏惧德川信康的才能胜过织田信忠,找借口逼家康杀死老婆孩子。这其实就是在冤枉信长了,在《安土日记》里记载,织田信长是在事后才知道这件事的,并且也从没有证据表明织田信忠的才能不如德川信康。

至于德川家康为何先斩后奏,则是担心织田信长不支持自己杀死信康母子,因为对织田信长来说,德川家康是亲家,德川信康才是联系两家的女婿。早在长筱合战前对奥平氏的处置上,织田信长就曾支持过和父亲针锋相对的德川信康。


伊势早苗

举案齐眉琴瑟和鸣多存于书本中,不争不吵的夫妻少有,古人说百年修得共枕眠,一夜夫妻百日恩,但也有人说妻子如衣服,衣服破了可以补,既是衣服,喜新厌旧也是人之常情,历史上也有一些为达目的而杀妻的人。


古代杀妻最有名的当属吴起杀妻求将,卫国人吴起投奔鲁国,适逢齐国起兵攻鲁,鲁穆公打算用吴起为大将御敌,顾虑吴起妻子是齐国人,吴起为表忠心,回家把妻子杀了,带鲁兵抗敌,取得大胜,后来季孙氏谗言,吴起出走奔魏,得到重用,魏武卒名闻海内,可惜白送妻子性命。(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民间还流传一则吴汉杀妻故事,多见于戏剧小说,大意说王莽时潼关总兵吴汉,娶了王莽的女儿为妻,守关时抓住了后来的光武帝刘秀,他的母亲告诉他说,王莽是他的杀父仇人,要求他杀死王莽的女儿,相助刘秀反王莽。吴汉持剑四处寻找,在经堂找到正在念佛的妻子,吴汉就将实情告诉她,王莽的女儿为帮吴起摆脱困境,自刎而死。


但据《后汉书吴汉传》载:“吴汉……以贩马自业。往来燕蓟间,所至皆交结豪杰。”可知吴汉并未在新莽朝担任潼关守将,又有记载,吴汉在外征战,妻子喜欢购置田宅。吴汉闻知后责备妻子不该过份追求财物,便将多得的田宅尽数分给兄弟们和外家,夫妻关系正常,不至于杀妻。如《三国演义》中刘安杀妻款待刘备,《水浒传》中的宋江杀惜,也只是小说家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