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秦汉之后,前朝的历史为何是后人写?后人为何写前朝史?

今朝人不写今朝事,后世才可撰写古人。其实这是一种相沿成风的做法,类似的中国古代还有谥号,就是有身份的人死了,根据其生前予以一个或两个字乃至更多字的评价。这种评价产生是为了防止前人不实的描绘某事,也是为防止见不得光的事透露出去,落得难堪。这也带来了某人可利用这一做法做些利于自己的事情,进行落井下石,栽赃陷害等事。史书的编写也有这种道理在。

中国秦汉之后,前朝的历史为何是后人写?后人为何写前朝史?

后世写前朝事,大致起于司马迁的史记。因为后来的史书多是沿用史记的体例所写。在史记之前,出名的有部著名的编年体史书春秋。

后世之人写前朝之事可以让后世之后世或后世之现世人看到之前人的种种得失,防微杜渐,这是中国古代史官的一大职责。

后世史书的编成,不能全靠后世为之。还有前人的功劳,若无前人记录,哪来的翔实史料呢?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讲”古之人君,左史记事,右史记言,所以防过失,而示后王”。这是说,当朝的事情有人会一一记下。这也导致了董狐笔和太史简的事故发生,所以这类史书,后来多是秘藏,外不示人。

中国秦汉之后,前朝的历史为何是后人写?后人为何写前朝史?

后世写史传承前人的精神风貌,供人瞻仰。利于一国一民族的精气神的继承与发扬。

写前朝事代表着一个朝代的落幕,新朝代的兴起。所谓朝代二字,就是如此。一朝一代,过去现在,亡兴之间,天命所归。后世写前朝的事,有意表明过去(或言伪朝)不在,自己才是天选的正统,让天下之人来附,共沐圣朝的光辉。

还有就是做好最后一点事的想法。人死之后埋葬立碑,可以让后人有思念之所,结庐三载,是报养育之恩。当一个朝代亡后,遗老遗少们为了更能让世人知道前世,便尽力所能及的责任,开始编写前代史书,著名的有《清史稿》。北洋政府设馆,任用旧清之人(赵尔巽等),编写一代史书。

中国秦汉之后,前朝的历史为何是后人写?后人为何写前朝史?

最后一点迷信的说,史书编写,多系亡国之后所为。今朝人都希望国祚长久,当然不会触霉头。所以一般不会写本朝事。喜用《某祖/某宗实录》,某祖/某宗一般是帝王庙号。这是继位之君命臣子以皇帝为主角,臣民为辅,采用编年体的形式记录的前代事迹的书。比较出名的实录是明清两代的实录。

综上,后世为何得以编写前朝之事,有这种风气相沿,大致是这么几种原因。但后世编写前朝史,不免的故意添上恶语,或美化自己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