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嘗君名滿天下,門下食客三千,死後蓋棺定論,卻為何風評不佳?

孟嘗君,媯姓,田氏,名文,號孟嘗君。田文出身齊國貴族,是個超級二代,爺爺是齊威王,伯父是齊宣王,在位的齊閔王和他是堂兄弟,父親靖郭君田嬰曾是齊國的相國,封地在薛,所以孟嘗君又被稱為薛公。齊國的孟嘗君田文、魏國的信陵君魏無忌、趙國的平原君趙勝、楚國的春申君黃歇,他們四人都是禮賢下士、結交賓客之人,後人稱之為“戰國四公子”。

孟嘗君名滿天下,門下食客三千,死後蓋棺定論,卻為何風評不佳?

奉養門客為哪般

戰國時期養士之風很是流行,這當中也以戰國四公子最為出名。所謂的養士,就是養門客,因為貴族們錢多、地多、事多,需要很多辦事人員,要人辦事就得管飯吃,有本事的人又不願意當臨時工,你總不能有事了再去招聘人才,那就只能先把人養起來,以備不時之需。

門客來源龐雜,三教九流無所不包,雖然大多數門客是社會閒散人員,但基本都還有一技之長的,就算是啥也不會的,也能充個人數。們平時在貴族家好吃好喝好伺候,兼職保鏢和看家護院,有事的的時候給主公出謀劃策甚至獻出生命,去封地收個租,剷除下主公的競爭對手,手段無所不用其極。

孟嘗君名滿天下,門下食客三千,死後蓋棺定論,卻為何風評不佳?

孟嘗君之所以熱衷養士,因為他很早就嚐到了養士的甜頭。孟嘗君的父親田嬰,也是一個超級二代,高官得坐,駿馬得騎,老婆自然也多,老婆多孩子就多,光兒子就有四十幾個,孟嘗君是小妾所生的庶出,而且出生日期不好,被自己的父親嫌棄,是母親託人偷偷養大的,長達後回了家,勸父親散財養士,門客們對於捨得花錢的人,肯定是讚賞有加,孟嘗君的父親也因此選擇了他做接班人。

孟嘗君繼承了父親的封地爵位和家產後,有感於養士帶來的巨大好處,他更加捨得花錢招攬門客。人生在世不過名利二字,錢是不缺的,那就只有追求名聲了,聽說有這麼大方的主公,越來越多的人投到他的門下,,就連犯罪在逃的他都來者不拒。一時間孟嘗君名揚天下,門客上千。

孟嘗君名滿天下,門下食客三千,死後蓋棺定論,卻為何風評不佳?

三國為相奔波忙

正所謂人的名樹的影,有了名聲就有人關注,孟嘗君的名聲傳到秦國,秦王嬴稷請他去做相國,孟嘗君喜出望外,這麼多年追求名聲,不正是為此嗎?孟嘗君到了秦國,卻水土不服,秦國大臣看他不順眼,天天在秦王面前打小報告,說他是秦國細作。孟嘗君被罷免職務,人也被軟禁起來。

孟嘗君名滿天下,門下食客三千,死後蓋棺定論,卻為何風評不佳?

本來意氣風發準備大幹一場,不想時差都沒倒過來就下崗了,這可如何是好?孟嘗君和門客們商議之後,決定走家屬路線,借秦王寵姬的枕頭風脫困。可是,平白無故誰願意幫忙啊,人家要求送件皮草。關鍵這件衣服,孟嘗君已經當做見面禮獻給了秦王。抓耳撓腮之際,一個門客越眾而出,說到:主公勿憂,在下人稱“樑上君子三隻手”,些許小事又有何難。

孟嘗君的門客身披狗皮,夜如秦國府庫,順利偷回白狐裘,秦王愛姬收了禮,自然要給人家辦事,孟嘗君順利被釋放。孟嘗君僥倖得脫,立刻溜之大吉,走到函谷關的時候,人家還沒開城門,孟嘗君心急如焚。可是區區幾個人要想闖關,無異於自殺,正在此時,又一門客開口道:“主公休慌,在下人稱。。。”孟嘗君打斷他道:“有屁就放,有本事就使,瞎白話啥。”只聽門客學得三聲雞叫,順利騙開城門,一行人逃回齊國。

孟嘗君名滿天下,門下食客三千,死後蓋棺定論,卻為何風評不佳?

卻說孟嘗君回到齊國後,他的堂兄齊閔王派人來請,齊閔王覺得孟嘗君是出國深造國的海歸,如此人才失而復得定要珍惜,要孟嘗君出任相國,統領國政。孟嘗君自秦國逃回,一心要報仇雪恨,能出任相國,自然是求之不得。要說孟嘗君也還算有兩把刷子,當了相國之後,垂沙之戰打的楚國一蹶不振,又聯合韓、魏攻破秦國函谷關,打的強秦割地求和,算是出了一口惡氣。

孟嘗君名滿天下,門下食客三千,死後蓋棺定論,卻為何風評不佳?

本來日子要是這樣過下去,也算是皆大歡喜,可是歡樂的時光總是特別快,該來的總是要來。孟嘗君日漸驕橫專權,引起了齊閔王的不滿,不巧齊國貴族田甲叛亂,齊閔王懷疑孟嘗君參與叛亂,孟嘗君也害怕被齊王幹掉,就出逃到魏國。

孟嘗君到了魏國,魏王如獲至寶,任命他為相國。按說這也相當不錯了,到哪都是總經理,好好幹活就是了。可是孟嘗君是個念舊的人,他總是想起自己為齊國做出了巨大貢獻,卻被無情辭退。慢慢的抱怨變成了仇恨,他決定報復。他先是給秦國宰相寫信,要秦國出兵攻打自己的祖國。後又配合蘇秦,積極推動五國伐齊。後來樂毅率五國聯軍攻齊,臨淄城破齊閔王被殺,齊國差點被滅了國。

孟嘗君名滿天下,門下食客三千,死後蓋棺定論,卻為何風評不佳?

身死國滅夢一場

孟嘗君身為齊國宗室,卻如此對待自己的祖國,他的行為遭到了天下人的鄙視,終於在魏國待不下去了,回到了自己的封地,齊國薛地。由於事情乾的太不地道,名聲已經臭了,不可能再有人請他做官。孟嘗君一氣之下,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這輩子是不可能在打工了,我自己當老闆了我。他的封地薛,從此實際上成了國中之國。齊王雖然不樂意,但是還有爛攤子要收拾,乾脆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快活的日子剛過了五六年,孟嘗君就駕鶴西去了,如同大多數的故事一樣,兒子們開始遺產爭奪大戰,自相殘殺起來。裡面還沒分出勝負,秋後算賬的卻以打上門來,齊、魏兩國的軍隊來到薛地,分了孟嘗君的土地財產,還送他們一家去地府團聚,算是殺了個乾乾淨淨。

孟嘗君名滿天下,門下食客三千,死後蓋棺定論,卻為何風評不佳?

雖然孟嘗君也是“戰國四公子”之一,但是他既沒有春申君的忠心,也沒用平原君的氣度,更沒有信陵君的膽識魄力,在四公子中名聲很差。荀子就曾經評價孟嘗君:“上不忠乎君,下善取譽乎民;不恤公道通義,朋黨比周,以環主圖私為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