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嘗君:從門庭若市到門可羅雀

公元前294年(齊湣王七年)齊國貴族田甲劫持齊湣王。齊湣王認定這件事背後的主謀一定是孟嘗君。於是,剝奪了孟嘗君的宰相權力。

命運與孟嘗君開了一個大玩笑。曾幾何時,他的府上車如流水馬如龍,高朋滿座,養了三千食客。可是危難臨頭時,卻可看出這群食客中絕大多數者趨炎附勢的心態。在得知主人失勢之後,樹倒猢猻散,紛紛離去,偌大的府院變然間變得冷冷清清。

孟嘗君:從門庭若市到門可羅雀


可是我們必須說,時窮節乃現,有少數幾個人在關鍵時刻仍忠心不貳。他們挺身而出,為洗脫孟嘗君的“劫君”罪名而奔走。在這些人中,魏子與馮諼出力最多,功勞最大。

魏子,用今天的話說,就是魏先生,因為史不載其名,故以魏子稱呼。孟嘗君當時有很多私人田產,擔任宰相後,就委託一些家臣、門客代為徵收租稅。當時魏子曾三次前往某地徵稅,可是三次都空手而歸。孟嘗君心裡很不痛快,責問魏子這是怎麼回事。魏子不慌不忙地說:“有一個賢人窮固潦倒,我私下把所收的租稅用您的名義贈送給他,所以只能空手而歸了。”孟嘗君聽了後很生氣,就斥退了魏子。

孟嘗君:從門庭若市到門可羅雀


田甲劫持齊王后,孟嘗君被免相。魏子挺身而出,為洗脫孟嘗君的冤名而四處奔走,他相信孟嘗君並沒有參與這場政變。當時受其饋贈的那個賢人(史不載其名)上書齊湣王,為孟嘗君辯護,可是齊湣王無動於衷。為了打動齊湣王,該賢士採取一種極端的方式:“尸諫。”他跑到王宮前,自剄而死,以自己的生命來證明孟嘗君絕無逆反之心。這種極端的行動終於震動了齊湣王,他下令徹查田甲謀逆案,最終也沒能調查出孟嘗君與此案有任何關聯。

儘管孟嘗君參與謀反一事被推翻了,但真正令孟嘗君東山再起的人,卻是馮諼。

孟嘗君被罷相後,手底下一幫食客見風使舵,認為他大勢去矣,於是走的走,散的散。這時馮諼沒有走,他對孟嘗君說:“請您借我一輛馬車,讓我前往秦國,一定會讓您恢復權勢的。”孟嘗君聽了後將信將疑,只是如今他已失勢,只能試一試了。就這樣,馮諼乘著馬車入秦,遊說秦昭王。秦昭王對孟嘗君再熟悉不過了。當年孟嘗君出使秦國時,他本想任用這位名滿天下的齊國公子為秦相,後來又聽信讒言,想綁架孟嘗君。孟嘗君逃回國後,率齊、魏、韓聯軍兩度攻打秦國,秦昭王還被迫割地求和。可以說,孟嘗君是天下為數不多能讓秦昭王畏懼的人物。馮諼入秦後,見到秦昭王,便遊說道:“天下至強,莫過於秦國與齊國了。這兩個國家難分雌雄,倘若秦國能壓倒齊國,那就可以稱雄於天下了。”秦昭王便問道:“那先生您有什麼辦法能讓秦國壓倒齊國,稱雄於天下呢?”馮諼答道:“大王也聽說孟嘗君被免相的事情吧。”

孟嘗君:從門庭若市到門可羅雀

秦昭王答說:“聽說了。”馮諼接著說:“大家都心知肚明,齊國之所以受天下人重視,那是因為有孟嘗君的緣故。如今齊王聽信讒言,罷免了他,他心有怨言,必定會背叛齊國。大王您想想,如果孟嘗君能投奔秦國,那麼他必然會把齊國的政治、經濟、軍事等內情一一洩露出來。到時候,不要說秦國稱雄天下了,恐怕都可以吞併齊國呢。大王您當務之急是趕急派人入齊,帶上厚禮偷偷去迎接孟嘗君。機不可失,失不再得,這件事得快才行。不然哪天齊王突然明白過來,又要任用孟嘗君,那就沒機會了。”


這一番話,說得十分有道理。秦昭王心想,孟嘗君終究是秦國的大患,不管能不能從他身上獲得有價值的情報,只要把他迎到秦國,那對秦國來說,都是大大有益的。於是便派了十輛車,裝有百鎰黃金,前往齊國迎孟嘗君。

孟嘗君:從門庭若市到門可羅雀

馮諼遊說秦昭王后,火速啟程,趕在秦使之前返回齊國。回國後,馮諼前往見齊湣王,說道:“齊國與秦國,難分雌雄,秦強則齊弱,齊強則秦弱,這就叫勢不兩立。臣下聽說秦王已經派出十輛馬車,裝有百鎰黃金,打算恭迎孟嘗君入秦。大王您想想,孟嘗君名滿天下,倘若他到了秦國並擔任秦國宰相,那恐怕到時天下人都要歸附秦國了。秦國要是壓倒齊國,那麼齊國就危險了。大王何不趁秦使尚未抵達之時,重新起用孟嘗君為相,並且擴大他的封邑,那麼孟嘗君必定會高興地接受。秦雖然是強國,也不能把別國的宰相給請到秦國吧。這可是挫敗秦國陰謀、斷絕秦國稱霸的策略呀。”

聽了馮諼一席話後,齊湣王趕緊派人去打探消息,果然不錯,秦國的使臣正攜厚禮來聘孟嘗君入秦為相哩。看來馮諼所說的是事實,要是孟嘗君真的入秦,那對齊國的危害是可想而知的。正所謂兩害相權取其輕者,雖然齊湣王不喜歡孟嘗君,可是當務之急,是要絕秦之陰謀,還是先穩住孟嘗君再說吧。於是他下令,恢復孟嘗君的相位,同時又多賞賜一千戶作為孟嘗君的采邑。

孟嘗君:從門庭若市到門可羅雀

這時秦國的馬車剛到齊國邊境,聽說孟嘗君又當上宰相了,便調轉車頭回去了。可是他們沒有想到,這一切都是馮諼所精心策劃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