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三差五的检查不应该成为教师和学生的负累

今天连着上了三节课,第四节写了一则信息。

九点五十八分,数学老师翩然从教室的窗口走过,看见她的身影感觉可能又是学校分配任务,又该干些偏差了,哎,果不其然,数学老师走进教室,在第一排的位子前站定,发话了:十点十分,进行防震演练,听警报器响声,先钻到桌子底下,稍停,在有序的从教室跑到操场,注意安全。ok,好了,这接下来的作文指导又得成泡沫了,没时间了,二十分钟报废!这演练那演练隔三差五的进行,讲着新课被通知演练,讲着练习被通知演练,拍图片,整理材料,咋感觉这工作就是做给领导看的,这也太频繁了。领导来学校督导,教师要加班加点地将作业、批改,各种记录跟上去,卫生工作要清理干净,时常因为这样隔三差五的检查,学校的哪个班级不得不派出几名学生在上课期间在进行一次巡察工作或候补工作。同学们也是精神上与老师高度配合,打扫,打扫,再打扫。老师呢,除了上课剩下一点点的时间在徘徊,在彷徨,是备课,是批改作业,是进行网络学习,是看哪项材料需要整理,还是检查自己的班主任手册没写完,一时间不知怎么选择,于是思考着选择着五六分钟又过去了,一位教师一星期十五节以上,除了上课的时间没忘记自己是教学的,是教孩子知识的,是教给给他们人生哲理的,剩下的时间几乎都不知自己是为什么在学校里工作了,总之,写呀,忙呀,晕头转向。

隔三差五的检查不应该成为教师和学生的负累,虽然督导学校工作,落实教师的教育性是关心教育,关爱下一代成长的重要大事,但频率过高就会成为教室和学生的精神和体力负担,所以,减轻这方面的重压,必将有益于教师和孩子们的健康和成长,孩子们不至于每天拿着永不停息的挥着的扫帚清理卫生死角迎接检查,教师们不必为细小而繁多的工作忙得焦头烂额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关心教育要掌握住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